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期待一位「照顧人民利益」的總統

楊麗君、林美姿、張元祥
user

楊麗君、林美姿、張元祥

2004-03-01

瀏覽數 13,200+

期待一位「照顧人民利益」的總統
 

本文出自 2004 / 3月號雜誌 第213期遠見雜誌

時序進入猴年,台灣經濟正從寒冬中甦醒,選情卻猶如炙熱的夏天。儘管首次公民投票掀起的風波多少遮蓋了總統大選的政見討論,本刊獨家總統大選民調卻顯示,失業和治安等民生議題才是選民最關心的,而在兩岸談判、加稅和軍購的議題上,不同政黨的支持者立場壁壘分明,社會共識仍有待凝聚。

《遠見》雜誌在2月初進行選前大調查,有高達36.8%的選民認為失業問題是下任總統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遠超過治安15.2%,政治亂象12.6%,教育問題11.1%以及兩岸問題的8.7%,而國家認同的問題只占3.2%,公投問題2%。(表一)

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對於這項調查結果不意外,他指出,國家認同無法在短時間解決,但失業和治安都是人民很切身的問題,自然希望政府能快點解決。

經濟問題以高失業率最迫切

雖然經濟景氣對策訊號已閃出綠燈,2003年的失業率也降至4.99%,但多數民眾還未明顯感受到就業機會增加。在被問到經濟方面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時,仍有36.2%受訪者認為是失業率升高(表二),其中女性不安的程度高於男性,學歷愈低的選民也愈擔心失業。二十歲到二十九歲年齡層認為失業問題最迫切的高達41.8%,比籠罩在中年失業危機下的四十歲到四十九歲人口(37%)還高。國民黨的選民對失業的憂心(46.9%)也遠比民進黨的36.2%高。

僅次於失業問題,貧富差距擴大也是選民認為最應解決的經濟問題,達19%;其次是改善投資環境13.8%,金融呆帳問題7.8%,以及擴大兩岸經貿交流6%。

國民黨和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中針鋒相對,這次調查也顯示,選民在兩岸政策上依支持的政黨不同,仍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也凸顯現階段台灣兩岸政策的困境。

兩岸應緩和對立、恢復談判

35%的選民認為在兩岸問題中,下任總統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緩和對立,恢復談判,其次是開放兩岸直航(19.7%);愈來愈多的新台灣之子誕生,也讓解決大陸新娘身分的問題以9%的比例躍居第三,開放大陸資金來台的7.2%則為第四。(頁163表三~1)

調查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強烈要求兩岸緩和對立,兩者相差達十三個百分點。進一步分析,新黨支持者73%和國民黨支持者39.4%,以及研究所學歷的選民中53.6%,都主張緩和對立是最迫切的兩岸問題。民進黨和親民黨選民的支持度均在35%左右。

對兩岸非政治性的談判,54.1%的選民贊成新總統上任後應和大陸立刻進行,不過也有高達30.1%的選民認為,不需要和大陸進行談判(頁163表三~2)。其中以國民黨選民贊成談判的支持度最高,達74.1%,其次是親民黨63.7%,民進黨則只有50.1%。

不贊成新總統赴大陸訪問

但被問到下任總統在當選後,是否應立刻赴大陸訪問,只有37.4%的選民表示贊成,不贊成的達46.6%(頁163表三~3)。不過,不同政黨傾向的選民看法有相當大的差異,國民黨和親民黨的選民都有高達五成以上表示贊成:民進黨只有35.5%的選民贊成,高達56.5%的選民不贊成新總統赴大陸。

兩岸恢復談判的前提,以贊成「一邊一國」的選民達38.8%最高,其次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28.3%,認為不需要有任何前提,只要能談就好的選民占22.8%(頁163表三~4)。其中年齡愈大的,愈贊成一個中國的前提,年齡愈輕的,愈偏向一邊一國。

各政黨的選民也是壁壘分明,親民黨的選民(44.3%)和國民黨的選民(40.6%)都主張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展開談判,民進黨只有12.4%的選民贊成一個中國,而有62.3%的選民認為該在一邊一國的前提下談判。

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副教授盛治仁解讀這項數字,認為大多數民眾還是期待,「能在維持台灣主權架構,不致讓台灣淪為地方政府」的一邊一國或一中各表的前提下,和大陸進行談判。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四成選民贊成增加政府負債

政府財政赤字嚴重,此次大選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未再打出不加稅的保證,但問到選民是希望政府增加負債,還是同意加稅來解決財政問題,40.3%的選民寧可增加政府負債,贊成加稅的占37.7%,兩者差距不大。(表四)

社會主要的勞動力,五十歲以下的人口贊成增加負債的比例高於加稅,即將退休或已經退休的五十歲至五十九歲的人口,贊成加稅的比例達41.3%,明顯高於增加負債的30.1%,顯見選民主要是依自己本身的利害關係考量。但若以學歷分析,學歷愈高的選民贊同加稅的比例愈高,研究所學歷的受訪者中,就有65.8%贊成加稅。

陳水扁總統在四年前提出不加稅的政見,如今民進黨的選民主張加稅的比例卻高達42.7%,超過增加負債的39.3%;親民黨的選民贊成加稅的比例最高,達52.5%,但國民黨的選民卻有50.3%主張負債。

在教育改革上,高達59.4%的選民希望恢復聯考,贊成繼續實施多元入學方案者只占27.9%(表五);其中主要擔負子女教育工作的女性,有高達62.5%贊成恢復聯考,年紀愈大的受訪者也愈主張聯考。國民黨和親民黨的選民各有將近七成的選民贊成聯考,這和國民黨此次提出的教育政見吻合。民進黨也有51.4%的選民贊成恢復聯考,不過支持多元入學方案的選民仍有36.9%。

社會正義是選民普遍的期待。對於政府重大弊案,有55.3%的選民認為,為了表現公平正義,應追查到底,選擇一筆勾銷的占32.2%(表六)。其中男性主張追查到底的占62.3%,遠高於女性的48.3%,民進黨的選民有高達66.4%認為應追查到底,國民黨和親民黨略低,但也都在五成五以上。

即將在3月20日和總統大選一併舉行的公民投票議題中,其中一項是增加購買反飛彈防禦武器。本刊的調查顯示,48.2%的選民贊成為添購武器而增加國防經費支出,不贊成者占41.1%(表七)。但不同政黨的選民意見卻相當分歧,民進黨有高達72%的選民贊成增加支出,不贊成者只占23.1%,國民黨和親民黨卻各有56.9%和58.6%的選民不贊成增加國防支出。

照顧人民的利益是首要之務

總統的人格問題在這次大選期間,屢屢成為攻擊話題。本次調查對於下任總統應具備的條件,採開放式的問法,結果11.6%的選民認為以「照顧一般人民利益」為最優先,其次依序是國際觀(11.2%)、有領導能力(10.7%)、具改革魄力(9.5%)、品德操守(8.8%),有能力維護國家安全或社會穩定各占6%左右,本土化僅占1.8%。(表八)

在憲法雙首長制的框架下,除了擁有最高權力的總統,行政院長也是攸關施政成敗的重要人物。

民進黨執政後,首開延攬企業家林信義入閣之例,不過此次《遠見》的調查卻顯示55.2%的受訪民眾,不贊成未來由企業家擔任行政院長,贊成者只占29.4%。

若真要從企業舉才,在開放作答的情況下,選民認為最適合擔任行政院長的企業家,以「經營之神」,高齡八十七歲的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最孚眾望,獲得11.1%的支持;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緊追在後(10.7%),其次是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九)

「企業家未必願意入閣,但從票選名單幾乎都是第一代企業家的天下,反映出人民希望閣揆是具經驗,能夠讓人民有信心的老手,」立法委員也是倫飛電腦董事長的高育仁分析指出。

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曾是「台灣的艾科卡」,他談到企業和政府的不同,感慨地說,「政府如果把人民當成客戶,就會主動跳出來幫他解決問題。」

政府要把人民當客戶對待,需要時間改變觀念,但選舉期間,口口聲聲提醒「人民是總統的頭家」的候選人,當選後,當權力在握時,希望還記得頭家的心聲和付託。

(本次民意調查於2004年2月5日至8日進行,依分層系統隨機抽樣加尾數兩碼亂數隨機抽樣,對台灣地區二十歲以上民眾,進行電話調查訪談,成功樣本為1075人,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個百分點之內,樣本分配男性49.8%,女性50.2%。問卷調查設計:楊麗君、張元祥,調查執行:觀察家行銷研究公司。經費來源: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