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劉丁己 放空自我,才能體會土地的脈動

劉丁己
user

劉丁己

2004-02-01

瀏覽數 19,700+

劉丁己 放空自我,才能體會土地的脈動
 

本文出自 2004 / 2月號雜誌 第212期遠見雜誌

人家常常問我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怎麼樣,跟大陸人相處好不好,適不適應等等問題。其實人到一個新的地方,第一件事情是要放下成見,虛心學習,試著去適應跟瞭解,這樣才學得到東西,也才會適應得比較良好。到大陸念書也是一樣,必須要先放空自己,之後才能更深刻地體會這片土地的脈動。

校園中一般的生活機能也都很齊全,所以其實比較大的問題是來自對大陸環境的觀察與適應。當然不可諱言,兩岸的一些生活習慣與環境並不相同,開始一定會有些不太適應﹔小到吃飯、洗澡、上網;大到坐車、購物、洽公,都有些不同。不論是紐約、東京、倫敦、台北、巴黎、或者是香港,世界上都沒有一個地方是絕對完美的,每個地方都會有些不太合理的缺失,或是讓人不太能接受的部分。不過如前所述,如果放下成見,細心去體會、觀察與思考,相信就會有新的看法與體會。

普遍來說,台灣民眾對大陸其實還是不太瞭解,很容易因為一些朋友的片段觀點,或者是一些自己從媒體得到的訊息就妄下斷言。

其實就一般社會發展面向來說,大陸本身的貧富差距極大,城鄉差距也極大,可以說是什麼現象與風貌都有,所以很難用簡單幾句話說清楚。有錢的大都市裡,上餐館吃一頓飯幾千塊錢一點都不算稀奇;但是山西貧困農村裡的農民可能平常連雞蛋都買不起。

又比如說城市本身的差距就很大,即使是天子腳下的北京也不例外。北京二環內寶馬、賓士到處跑,而五環之外就可以看到農民拉著驢子拉車賣水果,城區之外遠一點的農村更可見雞、豬路上走;天安門的氣勢雄偉,但走個五分鐘也可以見到老舊的胡同與等待拆遷的破房子。上海的金茂大廈與外灘風光氣派不凡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巷子邊的一碗餛飩麵只要5元人民幣;希爾頓飯店住一天要數百元美元,但是火車站附近的遊民在地上卻也睡得香甜。大陸太大,實在很難一言以蔽之。

更珍惜台灣的均富與自由

我自己在大陸生活將近一年半,去了北京、河北、上海、河南、廣東、黑龍江、遼寧、吉林,住在北京,也去了農村,真正體驗到什麼叫做「差距」。在大陸才更珍惜台灣的「均富」跟「自由」,也對於台灣的發展與大陸的未來有更深一層的期許與關懷。這種兼容並蓄的眼光與胸懷,我認為是我在大陸這段時間感受與學習最深刻的部分。其實對很多來大陸發展的台灣人來說,他們只是選擇另一種方式來愛台灣;說到這個,台灣一些無聊政客為了騙選票而亂扣帽子的荒唐說辭,實在讓人失望。

大陸學歷認證的問題也是一件讓人失望的事情,台灣教育部至今還不承認大陸學歷。確實早期有一些人是在台灣混不下去才到大陸的;但是這種情形現在已經改善許多。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我是2000年台大政治系畢業的,知道台灣的教育水準確實普遍比大陸整齊,也知道大陸的教育制度有很多問題,而大陸有很多大學真的很差也是實情;但是每年從大陸頂尖大學(如北大、清華)申請到歐美他國深造的學子愈來愈多,而世界頂尖企業也對大陸的教育與學歷普遍認同,我想,國外大學跟大企業應該不是傻子吧?台灣教育改革本身也碰到難題,開放大陸學歷一定會造成衝擊,但是不開放難道就沒問題嗎?這部分確實是大陸台生普遍關注的議題。

學校比社會單純許多,同學之間相處一般都可以很融洽。有些台灣學生只跟台灣人打交道,但也有人可以跟許多大陸同學成為很好的朋友。說穿了沒有祕訣,就是要真誠相對、多相處且增加彼此間的認識。不論是吃飯圍爐、唱歌聊天都是很好的方式,一起溫馨小酌或者豪邁大醉都是增進情感的一種方法。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多認識一些好朋友實在很重要,對於來大陸念書的台灣同學也一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