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即滿百日,仍看不到結束的可能,但已捲起四大海嘯襲擊全球。
糧食短缺。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全球重要的糧食生產國,分別輸出全世界第二和第一的葵花油,第二和第六位的大麥,第十和第六位的玉米,以及30%的小麥。俄烏戰爭重挫兩國的農業生產和輸出,導致全球糧價高漲。
圖/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糧價高漲,圖為玉米田,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價格指數(FAO Food Price Index),以2014~2016年平均價格為基準(100%)計算,2022年3月衝到158.5%歷史高峰,足足比一年前同期上漲了29.8%全球,其中作為主食的穀物價格更飆至169.5%。
世界銀行預估,2022年全球糧食價格將上漲37%以上,嚴重威脅所有人的生活甚至許多國家人民的生存。
能源危機。俄羅斯是能源大國,在天然氣和原油輸出中,分列全世界第一及第二,每日出口全球14%的天然氣以及近500萬桶原油。烏克蘭則是俄羅斯天然氣出口歐洲的重要管道。西方的制裁,俄羅斯的報復,烏克蘭的殘破,嚴重影響俄羅斯天然氣出口,致使全球天然氣價格大漲。
2022年4月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衝上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7.56美元,幾乎是烏俄戰爭爆發前的一倍。尤其,在全球2050淨零的壓力下,不少國家開始降低或關閉石化煤礦發電,但新能源緩不濟急,又憚於反核壓力,於是加大進口天然氣支撐發電,天然氣價格遂持續看漲。
糧食、能源、通膨,恐嚴重衝擊第三世界國家
通膨壓力。在疫情肆虐、海運大亂、港口癱瘓以及工廠產能減少的情況下,全球正經歷近十年以來未見的通貨膨脹,現在更因烏俄戰爭引發的糧食和能源價格上揚而更形惡化。
美國2022年3~4月年通膨率達到8.5%以及8.3%,是1980年中以來最高峰。同期,歐元區年通膨率也上升到7.8%。台灣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亦由2021年2月的0.09%一路飆升到2022年1月的11.30%、4月的15.07%。依據世界銀行的估計,因為糧食、能源危機,疫情沒有止息,年底之前通膨可能將更加劇。
最後,政治動盪。糧食、能源、通膨危機接踵而至,直接衝擊政經社會韌性較脆弱的第三世界國家,引發大規模抗議、示威甚至暴動,進一步動搖當地政權。
印尼人抗議買不到椰子油,斯里蘭卡司機加不到汽油,中東北非民眾不滿日常主食烤餅漲價,一個個憤怒的父親、家庭主婦、孩童老人,正集結成一波波的反抗力量,衝撞政權,進而引發區域地緣的不安。
在忙於防疫的同時,台灣更應深思如何面對同時來襲的四大海嘯。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