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魏少軍:掌握了標準,就掌握了發言權

裴凡強
user

裴凡強

2003-12-01

瀏覽數 14,000+

魏少軍:掌握了標準,就掌握了發言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12月號雜誌 第210期遠見雜誌

中國大陸的電信業者,過去一年遇到很多困難。很多人以為,是因為自上世紀末起,歐洲各國對電信業的許可證,採取「搜刮」的方式,導致全球電信業出現很大的起伏。在大陸則還沒有碰到這樣的麻煩,但也確實到了一個關鍵期。

我感覺最困難的一點,還是現在電子技術進步得太快。我們懂這方面的人才卻寥寥無幾。而供應系統,尤其軟件與晶片的介入,使得早期後段的風險轉移到前面。有趣的現象是,一方面我們的產業分工愈來愈細;另一方面所涉及的技術卻也愈來愈多。而在台灣,張忠謀先生的代工經營方式,可以說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但是這樣的發明,也有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就是一直存在創意上的制約,已經成為箝制東亞地區包括日本、韓國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只能賺點蠅頭小利。

舉個例子,手機成本當中,晶片的成本占30%~40%,而晶片本身的成本大約應可降50%,而我們因為沒有晶片的製造專利,所以變得非常困難。因此,我們首先一定要有自己的標準、自己的專利。第二,要能自給自產,我們的市場已經大到可以建立自己的標準,我們有十三億人,我們訂的標準你不接受也不行。第三,是產業的完整性,在SOC(系統單晶片)上面,全世界大概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誰掌握基礎標準,誰掌握SOC,誰就掌握了發言權。

台灣及大陸,其實是非常好的互補,台灣缺少市場,而大陸有市場,所以大陸能大力引導產業技術的發展,但台灣的人才正好補大陸的不足。

我們公司與台灣合作,基本上規格定義來自大陸,高級的IT可能來自歐美,而外圍的電路則來自台灣。兩岸互補的態勢是非常有效的,像通訊規格的晶片,一般在國際上需要十八至二十個月才能設計完成,而我們僅僅只花了八個月。

又例如歐洲二十三家企業組成一個WCDMA聯盟,其中一家亞洲廠商(三星)希望在自己當地生產,談判結果是需支付其餘二十二家18%的專利費。若是要在中國大陸生產,要支付其餘二十二家1800億人民幣的專利費。後來,他們只要求5%,因為中國有自己的標準(TD-SCDMA),因此已為日後所有希望進入中國大陸第三代移動電話系統市場的企業省下1300億人民幣,希望我們要有共識,一定要發展自己的標準!(裴凡強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