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托育到樂齡 高雄創新校園空間活化新價值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2-05-02

瀏覽數 9,100+

圖 / 高齡人口增加,對活動、照護空間需求提升,高雄致力推動校園空活化,營造樂齡且幸福城市。
圖 / 高齡人口增加,對活動、照護空間需求提升,高雄致力推動校園空活化,營造樂齡且幸福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近年來,臺灣社會同時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衝擊,影響所及是學齡兒童減少,導致班級數驟降,教室閒置情形愈來愈多;不僅管理不易,部分荒蕪角落甚至成為治安死角,影響校園安全。另一方面則是高齡人口增加,勢必會需要更多高齡活動、照護的空間。

因應這樣的趨勢,高雄市政府早自102 年8 月即開始推動校園閒置空間活化,導入銀髮照護、公幼托育、社會企業、社會福利、樂齡學習、藝文展演等多元活動,多年來成功的將閒置校舍轉化為具公益性的社區空間,從托育到樂齡,營造友善且幸福城市。

今年4月,高雄市阿蓮區中路國小剛剛迎來百歲生日,同時再稍來,即將在校內設置阿蓮區首家公共托育機構的喜訊。嶄新設置的育兒空間,從5月起將受理2個月至2歲幼兒的托育服務,再加上附設幼兒園,也就是說,當地幼兒自出生2個月至12歲,都可在中路國小優美的校園環境中接受一條龍式的完整照顧及教育。原本空曠的教室,經過重新規劃設計、量身打造、重新裝修後,搖身一變成為明亮、溫馨的托育空間。除了托育服務,阿蓮區公所也即將在中路國小南側停車場規劃新建多功能活動中心,完成後將提供辦理弱勢家庭兒少社區照顧據點及社區活動,讓中路國小成為阿蓮區兒童照顧、成長發展與學習的資源中心,也為活化校園空間建立新典範。

校園閒置空間活化

無獨有偶,美濃區的首間社區公托家園也於去年9月份在吉洋國小正式成立,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並在該校同步進行公立幼兒園工程,讓吉洋國小成為美濃區首處實踐「幼托一條龍」政策的校園場域。

美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服務(吉洋國小)。

美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服務(吉洋國小)。

「事實上為提升兒童照顧、發展環境,高雄市府積極籌設布建公共托育機構,截至4月已建置完成30處公共托育機構;預計在今年底達到53家。」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市政府積極利用校園閒置空間成立公共托育家園,設法讓進度超前,讓育齡家庭可以『放心生、安心托』。

除了建置公共托育家園、日照中心,也提供鳳山、岡山及高雄第一等三所社區大學作為學習場域,近年來加入的學校愈來愈多,截至目前已於6所國小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以及38所公私營機構利用校園閒置空間增設非營利幼兒園,透過閒置空間的活化,同時在社福和教育上找到創新價值。

橋頭甲圍公托服務(甲圍國小)。

橋頭甲圍公托服務(甲圍國小)。

「在活化的過程中,教育局突破了許多法令限制,創造出許多全國第一。」如大同醫院利用大同國小閒置校舍,開辦日照中心「大同福樂學堂」;甲仙中興國小舊校區活化為照護高關懷學生的「九天藝能家園」;鳳西國中舊合作社活化為「實物銀行-幸福分享中心」;彭婉如基金會結合愛群國小做為「愛群育兒資源中心」;以及配合新南向政策活化大寮國中閒置校舍,成立的「大寮國際學園」,有的國中小校園閒置空間也成為社區關懷據點,均以創新思維,將閒置空間活化做最大的利用。

打造混齡學習樂園 建構友善城市

以全台首例成功運用校園閒置空間的「大同福樂學堂」為例,就是利用高雄市大同國小閒置空間,改建成老少共學模式的日照中心,105年設置初期一度引發校方人員及家長們的疑慮,在歷經近百場次的溝通後,學校終於接納日照中心與校園共融模式,甚至合力一同推動老少共學,成為後來怡親護理之家鼓山日間照顧中心、前鎮區亞望沙龍日間照顧中心與非營利幼兒園進入校園的契機。

鼓山日照中心(鼓岩國小)。

鼓山日照中心(鼓岩國小)。

校園空間釋出的活化與轉型,對於社會大眾、家長、學校來說,不僅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也是極大的挑戰。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全國首創「高雄市校園空間活化網」媒合平台,積極協助校園空間活化與再生。以「創新試驗、混齡校園」為目標,透過餘裕空間的翻轉活化,來加速推動校園的再生利用,更期盼高雄市的校園能成為老、中、青、少、幼的混齡學習樂園,打造友善城市中的特色學校。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臺南製造
數位專題

臺南製造

富饒繁榮 永續幸福 走過400 臺灣第一座城市的共融與共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