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求法無定法的活力人生

張育寧
user

張育寧

2003-10-01

瀏覽數 15,250+

求法無定法的活力人生
 

本文出自 2003 / 10月號雜誌 第208期遠見雜誌

從交大校長室窗戶望出去,是著名的迎曦大道。陽光一整天順著建築物自然形成的光之大道,映照一片翠綠蒼然。

夕照的傍晚,張俊彥站在偌大的辦公室一角,對著一架精心布置的高倍數望遠鏡,專注地看著遠方海面上一片波光粼粼的壯麗景色;個子瘦小,說話聲音平穩清楚的他,眼神流露出不輕易妥協的睿智。

每天,張俊彥在這裡和佇立在翠綠草坪上的楊英風雕塑作品「鳳凌霄漢」,一起以孤拔的姿態,望向遠方一片水藍與翠綠,也望向台灣高等教育與科技產業的未來遠景。

一般大眾對張俊彥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他曾擔任航發會董事長,並且是扁政府重量級的科技顧問。辭去航發會職務的曲折過程,曾引起媒體高度關注;正如同他目前積極結合產官學界力量,大動作地推動矽導計畫,常向上面建言、抨擊的耿介作風,同樣引人注目。

但少有人注意到,不止一次婉拒入閣、「要做事不要做官」的張俊彥,在主持交大事務上,展現出魄力與創意,將交大積極推向國際舞台。

不管是校務經營表現或學術發表成就,交大近幾年的表現都出奇亮眼。校務基金由3億元跳升到8億;教授計畫研究總經費收入從7億整整成長兩倍到14億;校內圖書館藏更從四十萬冊大幅成長到九十萬餘冊,績效都是兩倍成長。就任交大校長五年的張俊彥,因此有個外號叫做Mr. Double。

今年,交大電資電機學院更有一項國內大學前所未有的創舉︰所有進入學士班的學生,都將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當交換學生一年;除了完成前兩年的通識教育與後兩年的專業科系選修之外,同時也擁有雙修國外學士學位的機會。

能夠在短時間內有這樣的成就,主要是因為張俊彥一直有一個「讓交大成為國際一流大學」的夢想。

愛情般的深刻情感

成大電機系畢業,交大電子所博士的張俊彥,從主持台灣第一個半導體實驗室開始,與交大結了一生的緣,對交大的發展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感。

1987年在成大電機系耕耘了十年之後,張俊彥心中一直有一個聲音不斷響起,「我不能再浪費青春在成大了,我的朋友、學生都在竹科,交大在召喚我回去,」於是他回到交大擔任研發長,歷任工學院院長、電機資訊學院院長,一直到1998年擔任校長至今第六年;張俊彥對交大的經營,不是只有過去這五年,而是一輩子如同愛情般深刻的專注。

「交大不該只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就是這樣的感慨,張俊彥行程滿滿,國內外跑,交大研發處研發長張仲儒說,「校長最大的興趣是到處演講幫交大做外交,不管募款或學術交流,尋找更多發展機會。」

「夢想有多大,財務壓力就有多大。」這是張俊彥形容自己在交大這幾年為了成立校務基金與積極募款的心情寫照。

為了替交大開拓穩固而長遠的財務資源,張俊彥在國內首創推動成立校友創投基金,讓捐款基金成為能有營收利潤的自有財源。這樣的創舉,雖然國內其他大學想仿效,但沒有「交大幫」的氣勢,很難做到張俊彥的成就。在竹科園區崛起的電子業龍頭幾乎全部都與交大有深厚的關係,也幾乎都與張俊彥有同學或師生淵源。

「我每天教完書的運動就是騎腳踏車在校園裡面閒逛,遇到學生就坐下來跟他們談天說地,」張俊彥回憶三十年前剛從交大畢業的那段歲月,電子領域研究在台灣尚屬冷門,稀少的研究經費與軟硬體設施,師生之間很容易就培養出從篳路藍縷走出來的革命情感。

當時,沒有人知道這群蹲在交大校園一角的年輕人,將會主掌台灣二十年後的產業命脈;而這份革命情感也因此造就了交大人特殊的團結力,影響交大今天的發展甚巨。

在張俊彥的號召下,自1999年起由富鑫創業投資集團董事長邱羅火、當時聯電董事長宣明智、旭邦投顧合夥人池新明,及矽谷華晶創投(Crystal)創辦人曾煥哲等交大校友,協助籌募四個創投基金,預計十年後價值將達10億元,40%的利潤回饋交大,一半用來鼓勵創新與跨領域研究,另一半則用在推動軟硬體的建設。即使在基金尚未成熟的現在,交大已擁有校友自願回饋每年1000萬元的管理費收入。

「台灣的大學不應該只是在國內自己競爭,而是要提升到國際的層級去競爭,」秉持這樣的理念,張俊彥用經費補助鼓勵校內教授到國外參與學術研討會,「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台灣學術的國際視野,擁有躋身國際的條件」張俊彥強調。

交大電資學院院長吳重雨與張俊彥認識合作多年,對於張俊彥的努力體會相當深。他引用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說的一句話,「這幾年台灣的國立大學進步最快最多,最有創意的,就是交通大學,」來說明張俊彥對於交大的深遠貢獻。

帶動潮流,張俊彥最重要的理念,就是由台灣自己培養具備國際級教學水準的教授;而這個理念,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在他的心中醞釀實行。

1977年,張俊彥為照顧母親,離開北部到台南的成大電機系任教。「當時成大電機系學術聲望甚至排在大同工學院後面,」張俊彥回憶說,那時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博士都到北部的國立大學去,成大苦無人才,「沒辦法,我們只好訓練自己的博士。」雖然成大電機因此必須面對近親繁殖的風險,但張俊彥深信,「至少我們可以確定,留下來的真的都是最好的人才。」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為了提升學術聲望,張俊彥以鐵腕作風在成大建立嚴格的學術評鑑制度。除了規定教授的論文產生量之外,他在幾百篇論文之中挑出幾篇最好的,投稿到連美國都只有top 5的學校才有辦法擠進去的權威期刊裡,包括他自己的論文都在國際間受到相當的矚目,「就這樣,成大的國際名聲就出來了,」張俊彥自豪的說。

成大的經驗,讓張俊彥對台灣的留學政策有相當深刻的省思。任教成大時他就曾經跟前中山大學工學院長,當時是美國伊利諾大學傑出教授葉公節說:「台灣應該要有一個讓自己站起來的機制,擁有自己培養、能在國際立足的頂尖人才,」讓葉公節相當感動。

所以到了交大,張俊彥一樣對教授的學術研究要求相當嚴格,也安排校內教授到國外大學講學,「不只是學生的國際視野要提升,教授本身也要出去多聽多看多學。」張俊彥說:「我不要出國後就蹲在實驗室裡面等著拿學位,對美國印象只有玉米田的博士,我要真正在美國生活過、能夠體驗文化差異的教學實作教授。」

在這樣的理念之下,交大的教授被敦促著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今年被張俊彥送到美國伊利諾大學講學的吳重雨就說,「在美國帶大學部一百多個人的大班,當然是一大挑戰,但對教學視野的擴展卻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張俊彥一心想證明台灣培育的人才,不輸給國外的學者。例如:國際電機領域最權威的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中,交大占了十五名,遙遙領先台大的十名、清大的六名與中央的兩名。以權威期刊的論文發表數來比較,交大教授每人2002年平均論文發表數二‧六篇也是第一。甚至,以IEEE的論文發表數比較,交大甚至超越MIT與美國史丹佛等名校居世界之冠。

此外,交大畢業、土法煉鋼的博士人才也在國外大放異彩。在伊利諾的吳重雨就是交大自己培養出來的博士;美國名校UCLA傑出教授張懋中也是交大畢業的博士校友。

鐵腕式的充分授權

一手主導台灣的科技產業轉型計畫,另一手推動交大跳躍式成長,張俊彥自有他一套精明的領導哲學。

充分授權是交大所有一級主管對於張俊彥的領導評語,「校長只給我們一個guide,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了,」吳重雨簡略的說明張俊彥的領導模式。張俊彥認為校長唯一的責任,就是在執行上遇到問題時出面解決,或負責做好資源的整合調配,「只有充分授權,才能發揮二十倍的效果」。因此他的辦公室前總是可以見到川流不息的人潮,這些人不是來問張俊彥該怎麼做,而是來告訴張俊彥事情進行到哪裡了,有什麼困難需要運用到他的人脈出面解決問題。

「校長點子多、要求嚴,我們跟在他的身邊做事,幾乎是用跑步的速度在追他!」吳重雨形容說。

中華電信前董事長毛治國對張俊彥的評語只有簡單幾個字,「絕對的執行力。」而與交大四校聯盟之一的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則說,「台灣的校長如果都像張俊彥這樣,高等教育絕對不會只有今天這樣的規模與成就。」宣明智認為,張俊彥的個性,只要認為是對的,就一定往前衝,「為了實現理想衝勁十足。」

對其他人來說,張俊彥的衝勁有時不免顯現出鐵腕作風。

過去他在成大時,為提升成大的學術風氣,除了嚴格要求學生表現之外,幾乎每天晚上都到各研究室走一圈。走到最後,只要有一天沒去,就有學生問,「所長今天沒來,是不是放棄我了?」有一次,他早上五點起床,帶著電機系全所師生跑操場,傳言到交大,說成是他每天都帶學生跑操場。直到今天,許多他帶出來的成大學生,聽到他打來的電話,還會馬上起立,微微發抖。

任職交大校長的第一年,張俊彥也因個性急躁讓許多人承受不小壓力。「領導是一種磨練,第二任以來已經可以看出校長在表達上圓融許多了,」與張俊彥共同創立交大科技法律事務所,培養國內近九成專利法工程師的所長劉尚志,觀察到張俊彥這幾年的轉變。

與張俊彥共事只有一年多,交大公共事務執行長詹玉如對張俊彥有另一個面向觀察,「他有無窮的活力。」詹玉如指出,往往大伙東奔西跑一天,晚上已經累癱了的時候,只有校長依然可以滔滔不絕。長期近身的觀察,她認為:「那是因為對於夢想的執著,因應生出的活力跟意志力!」

未喝過洋墨水,卻成為台灣第一位美國國家工程院的海外院士,及電子研究領域最權威的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並榮獲IEEE第三千禧獎章,張俊彥的創造力與活力來源,就是簡單的「快樂就好」的人生哲學。

張俊彥強調,人生當中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拋棄的,也沒有什麼是非得到不可的,只有理想的堅持與實現,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我無所求,所以很快樂,」張俊彥淡淡的說。

這樣的心情,讓張俊彥可以拒絕入閣,把一年幾千萬元的顧問費用全數捐給交大,更把舒適的校長宿舍讓給國外禮聘回來的講座教授居住,自己窩在不到三十坪的公寓宿舍裡。

年初,張俊彥出席一項科學營,演講時引用佛家的謁語,「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抒懷心中一片海闊天空的風景。

對張俊彥來說,諸葛武侯以出奇制勝之姿協助劉備興復漢室,即使壯志未酬,出師未捷,卻令人嚮往,「我的人生,只要朝著理想實現,除了快樂,其他都不算什麼。」

如果三國時代因為諸葛武侯而能大放異彩,那麼張俊彥就是交大的臥龍先生,為交大寫下一頁燦爛奪目的歷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