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俄國正式承認烏克蘭東南方與俄國接壤兩個分離主義者,占據的頓內次克共和國及盧甘斯克共和國;24日俄國開始攻擊烏克蘭,迄今尚無法控制烏克蘭,民眾死傷成千上百,140萬人以上逃離,烏克蘭正形成一個巨大人道災難。這個戰爭值得您了解緣由。
這次俄烏大戰近因,和烏克蘭與北約愈走愈近直接相關。北約成立目的是對抗蘇聯時期成立的華沙公約,蘇聯解體後,北約繼續存在,對抗對象變成俄國,因此若北約擴張,就會增強對俄國威脅。美國柯林頓總統是第一個提出讓北約開門引進新會員的領導人。
1994年,北約宣布擴張,並接觸東邊原屬蘇聯的國家,如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後來第一個加入的是德國,2005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也陸續加入,也許是因這些國家離俄國遠,俄國未激烈反對。
喬治亞與烏克蘭接壤俄國
但是喬治亞(位俄國南方)與烏克蘭(位俄國西方)大幅與俄國接壤,他們與北約眉來眼去,俄國感受就大不相同。2004年,親西方喬治亞共和國總統薩卡什維利玫瑰革命後上任,想重新控制原屬喬治亞,在北方與俄國相鄰兩個分離主義地區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以及成為北約會員。
2008年4月2日,在北約高峰會,美國總統布希大力推銷,要讓喬治亞開始加入北約申請流程,峰會決議北約歡迎烏克蘭與喬治亞想加入北約的願景。
俄國總統普亭4月3日北約與俄國雙邊會談中表示,俄國反對北約在波蘭和捷克部署飛彈,且北約擴張被俄國視為國家安全直接威脅。
4月16日俄國迅速行動,正式承認及保護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7月15日,美國與喬治亞舉行年聯合軍事演習,也有烏克蘭部隊參與,8月,俄國即與喬治亞在外高加索打了「21世紀歐洲第一場戰爭」。經過強權間談判後停戰,喬治亞迄今未正式加入北約。
*追蹤周行一FB粉專:「知行合一周行一」
俄烏戰爭是俄喬戰爭的翻版
俄烏戰爭幾乎是俄喬戰爭的翻版。俄喬戰後,普亭維持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獨立、避免喬治亞加入北約、俄國並未受到北約制裁。
烏克蘭於1992年開始與北約有夥伴關係,97年建立烏克蘭——北約委員會,2002年烏克蘭總統庫奇馬公開表示想成為北約會員國,08年總統安德烈耶維奇訪問美國,布希高調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
10年,普亭支持的總統亞努科維奇停止進行加入北約行動;但是14年,亞努科維奇被烏克蘭示威抗議民眾趕走,俄國立即兼併克里米亞半島。
2017年,烏克蘭通過憲法修正案,決心進入北約。21年,烏克蘭以加入北約為國家安全策略。9月烏克蘭與美國及北約舉行軍事演習,同期間俄國與白俄羅斯也舉行大規模軍演。
在普亭要求北約於波蘭等國撤除對俄國造成威脅飛彈,及不將烏克蘭納入北約未果後,俄國於今年2月底開始侵入烏克蘭。
您值得思考的事情是,俄國的戰爭目標是什麼?誰是俄烏戰爭的受益者?俄烏戰爭對美國以後打擊中國策略的影響?對中國的啟示?如果您閱讀我的新書:中美滙流大未來,應該能得到不少啟發。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本文原載於聯合報,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