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仍是貫穿2022年的投資理財策略主軸。
美國時間3月16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正式宣布升息一碼,展開三年多來的首次升息周期,由於符合市場預期,最後美股四大指數皆數收紅,道瓊漲逾500點,那指和標普各漲3.8%和2.2%,費半強彈逾5%。
美國聯準會(Fed)透過升息控制通膨風險,根據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談話重點,今年(2022)可能升息7次,最快5月開始縮減近9兆美元資產負債表,這也同時衝擊全球央行政策和投資人布局。
先前《遠見雜誌》已提醒,俄烏戰爭即便造成全球動盪局勢,但大家更應注意的是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決策。
緊接著,3月17日下午台灣的央行理監事會議,市場則聚焦是否跟進美國升息、或宣布管制炒房的新措施。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指出,房價上漲是全國性問題,對特定地區第二戶的房貸成數管制是選項之一。
美國升息有望降低匯率風險
近期金控法說會期間,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指出,美國升息造成美元走強,台幣像去年一樣獨強的狀況和緩,可望降低匯率風險。
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認為,央行今年將升息3次,每次幅度均為半碼(0.125個百分點)。
綜合法人機構看法,靜待俄烏戰事舒緩,全球股市將見反彈曙光,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Fed利率會議後,又有哪些投資方面的關鍵因素必須注意?
面對台股近日面對外資大量賣超,陷入「萬七」保衛戰,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先前表示,由於美國製造業仍處於需求驅動、供應鏈受限的環境中,倘若地緣政治風險降溫,相信以目前狀況依舊健康的科技產業基本面,依舊會主導整體股市動向。
國泰投信表示,台股短期仍將震盪起伏,想在危機入市,可簡單掌握兩個方向:具業績題材,同時有長線趨勢護航的族群,隨著蘋果新品正式發表,特別是平價版iPhone SE 3搭載5G功能,預估銷量樂觀,相關5G蘋概供應鏈更值留意,有望強力支撐股價。
中國信託投信則綜合了基金經理人的觀察,新興亞洲地區股市近期幾乎都陷入盤整,由於市場情緒將持續受影響,建議短期強勢個股不宜過度追價,可多加關注中長線展望明朗的產業。
例如,今年台灣儲能系統預料需求將明顯提升,2025年台灣儲能系統容量將達590MW,進一步有助維持電網供電品質,並提升電力系統穩定運轉的效率,可留意綠能投資主題。
此外,就評價面來說,越南股市在企業獲利成長推升下,目前評價相對東協主要經濟體、中國大陸、印度等便宜,長期評價具調升空間,建議投資人可定期定額長期投資。
逢低擇優布局,拉長時間、多元配置
然而,施羅德投信也指出,局部地緣政治風險,對全球股市長期影響有限,建議不同投資屬性的投資人,在市場波動加大情況下,可照以下三大錦囊妙計來調整布局。
策略一:保守型投資人,以投資級多元債券作為核心資產。
策略二:穩健型投資人,則可採取股債資產攻守兼備的並進策略,布局全球型多元資產。
策略三:積極型股票投資人,則可逢低布局具未來前瞻性和高成長潛力的多主題趨勢創新產品,尋找此波經濟結構改變後的未來新贏家。
延伸閱讀
QE收緊、升息加快 台股險中上攻「二萬」
聯準會若溫和升息,股市仍可維持多頭
截至目前,Fed資產負債表8.8兆,接近9兆美元規模,約占美國GDP的37%,且鮑爾已表示,最快5月啟動縮表,希望長期能達到通膨2%目標。
富達投信、柏瑞投信均認為,若是習慣領息,偏好固定收益的投資人,可注意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又稱高收益債)。
富達投信表示,債信評等方面,由於1月BB評等表現落後,使其相較於B與CCC等級具估值吸引力,利差有足夠收窄空間,而不少美國高收企業違約率低且體質尚屬穩健,具有許多投資機會,建議適度增持。
柏瑞投信表示,全球非投資等級債由於具有存續期較短、票息較高、違約率低等三大優勢,使其利率敏感度較低,面對寬鬆貨幣政策退場亦相對有較佳的耐震力,近期利差擴大反倒提供中長期布局良機。
就基本面而言,受惠於疫後經濟復甦帶動需求,非投資級債企業的體質維穩,債券信評調升數大於調降數的趨勢不變,信用體質逐步改善,激勵債信升評的比率創新高,有助於違約率持續走低。
此外,非投資級債的發債企業不乏通膨受惠產業(例如能源與原物料)及熱門趨勢產業(例如電動車與科技),未來前景仍持續看俏。
由於目前美股均已面臨大幅修正,由於根據鮑爾最新談話,今年可能升息7次,專家提醒,從歷史經驗看,升息年若只升6至7碼,美股仍會處於上漲格局,下半年還是有投資機會,適逢最新一季美股13F大型機構持倉報告陸續揭曉,不少機構已調低科技電子股比重,轉為布局傳產、價值股,或許也可作為參考。
施羅德投信認為,根據過去經驗,聯準會首次升息後,不管是6個月、1年,還是2年、3年,平均皆為正報酬,甚至2年、3年後皆能達到兩位數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