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領袖面對面 與領袖面對面 最後席次!與台積電等高階代表聊企業決策

醫護染疫後補償多少才合理?指揮中心:非一律給金額上限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2-02-20

瀏覽數 15,150+

有醫護人員稱染疫後僅獲6萬5000元,莊人祥說明,針對醫護染疫補償,衛福部有設立審議小組逐案審查。池孟諭攝
有醫護人員稱染疫後僅獲6萬5000元,莊人祥說明,針對醫護染疫補償,衛福部有設立審議小組逐案審查。池孟諭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醫護染疫風險高,衛福部去年3月提高補償金上限至新台幣100萬元,但有醫護人員稱染疫後僅獲6萬5000元,補償過少。指揮中心重申,並非所有染疫醫護申請補償一律給予金額上限。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2年以上,出現不少確診醫護人員,不過近日有染疫醫護人員質疑補償金額有爭議,包含確診後停工一個月,薪資大打折,卻僅獲6萬5000元,甚至還有醫師染疫導致肺部纖維化,未來每個月藥費高達5至6萬元,卻只拿到20萬元補償金。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下午說明,針對醫護染疫補償,衛福部有設立審議小組逐案審查,主要是依當事人症狀輕重、治療過程等,決定補償金額高低,他重申,並非所有染疫醫護申請補償一律給予金額上限。

至於因為染疫造成後遺症,未來每個月得支付高額藥費的染疫醫護人員,莊人祥說,健保署及衛福部其他司署有成立「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只要康復後6個月內皆可參與此計畫,指揮中心會針對相關個案進行了解。

衛福部去年3月公告修正「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考量感染COVID-19後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肺功能異常等後遺症,未來凡是因防疫工作不幸染疫,補助金額上限提高到100萬元。

本文轉載自2022.02.20「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