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邱偲琹來說,如何在演技上不斷精進,是她一直以來在追尋的價值。
擁有精靈般的俏麗外型、甜美笑容配上一雙充滿魅力的眼神,初次看到邱偲琹,妳一定會對她那清新自然的模樣印象深刻,童星出道的她,從小就開始在演藝圈努力,拍過多部廣告、音樂錄影帶、偶像劇,更在電影《親愛的殺手》中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全裸演出,星途充滿潛力。
但妳不知道的是,年紀輕輕的邱偲琹,其實對自己的表演很有想法,不僅在自己最紅的時刻決心沉寂3年、修練演技,她還放下演員的身分,在眼鏡行、早餐店、鑽石店等基層打工,這樣的突破讓她汲取過往從來沒有的人生經驗,也成了她如今內化自我、重新惕勵的動力。
邱偲琹從2013年開始、15歲那年,就開始接拍大量的偶像劇,這樣的歷練也讓她跨足大銀幕,在《林北小舞》中擔崗第一女主角。
自覺不足 靠打工重拾更多的人生經歷
不過她說,「其實一路走來,可能是因為我年紀小,我一直被大家稱讚、說表現得很好,可是我從來沒意識到大家其實可能是在保護我,但我後來才發現,其實關於演戲,有很多是我沒學到的東西。」
回首當年,邱偲琹在電影《林北小舞》以後的工作邀約可是非常滿,不過覺得自己演技沒有任何進步的她,連續去上了3個表演課也覺得成果有限,加上那時候愈來愈多新人出現,她決定暫時淡出、透過打工從生活中獲得屬於自己的養分。
「還好有這些經歷,讓以前很怕生、不敢大方面對群眾的我,有了更多的自信。」這也惕勵了她,在電影《親愛的殺手》中有著非常震撼的突破。
累積情緒 把演戲當成宣洩方式
邱偲琹回想,她最初拍廣告的年紀是大班、拍長劇的話則是小二那年,「那時候跟媽媽在百貨公司逛街時,就被邀請去試鏡,雖然媽媽一開始還覺得是騙人的,但還是帶我去看看。」她笑說,也是這樣誤打誤撞,就進入了這個舞台。
不過她說,喜歡表演的感覺,一直是到國中那年、帶完牙套之後,才開始想走這條路,「我以前就是個情緒很多變的人,有時候會突然大哭、有時還會突然很開心,某次我發現,我可以透過表演釋放情緒,彷彿是找到一個宣洩的方式。」
邱偲琹分享,她應該是有一點點的天分,可以把情緒靈活運用在不同的地方,這在工作上面也能累積技巧,讓悲傷的情緒留在心底,直到演戲時再擷取某一部分的感傷出來展現,但這樣的缺點是很好演出壓抑的氛圍,不過要開心、大笑的戲碼,就很難呈現。
好比說,在她的全新戲劇作品《如果花知道》當中,她就要扮演一個情緒非常外顯、誇張又有點三八的直播主,如何去放大演技,卻又不浮誇、不讓人討厭,成了她在劇中學到的全新歷程。
她表示,過去的她,其實很在意別人看她的眼光,所以決定要接演這部劇時,對她來說有許多困難的挑戰,因為這好像把私底下的她放大好幾倍,但自己又不敢在鏡頭前毫無掩飾的讓大家看到,「比較悲傷一點的,我反而有安全感,但要超活潑、花癡,以前真的是有障礙、放不開。」
不過,《如果花知道》彷彿讓她打開了原本封閉的按鈕,去嘗試以後反而更令人驚豔,成了她在劇中特別亮眼的關鍵。
當年金馬沒入圍 一度打擊她的信心
回憶對獎項的期許,她自爆,沉寂了3年、復出後首部電影《親愛的殺手》卻沒有入圍2020年的金馬獎,這個真相讓她面臨了不小的打擊。
「那時知道自己沒入圍時,我把自己關在廁所、社群軟體全部都關版,因為我覺得自己很努力了,還休息了3年,這些經驗的累積應該要有一點結果,但最後卻不如我想像的,我好像也開始討厭我自己。」
不過如今回想、沉澱後再度看看自己的演出,她笑說本來就不可能入圍,不過這個沒入圍,對她是另一個重新開始的起點,邱偲琹體悟到,入圍或得獎,對自己來說本來就不是個重點,能不能被觀眾看見的關鍵是在於把戲演好,不是抱怨自己的努力怎麼沒被注意。
「現在的我,真的就更專注在自己怎麼樣把演技做好,我是一個很精益求精的人,我會鑽的更細、挖掘更多的角色心境。」
如今,持續在演員這條路上發光發熱的她,深刻體悟到做這行所會面臨的各種挑戰,「其實在《親愛的殺手》以後,我有至少2年的時間沒有長的片約,所以沒有東西拍時,我又回去打打零工、做我休息那段時期最熟悉的事,甚至還創了副業,現在也持續在做。」
她笑說,也是因為打了這麼多工,才發現原來做演員這件事情是這麼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