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世代,理應是人生正在起飛、充滿希望的一群人,但身處在台灣的他們,卻面臨進退兩難的窘境。在台北市一層45年的老舊出租公寓裡,四名室友道盡了這個世代的悲歌。
就在台北一層45年的老舊出租公寓裡,住著四位室友,都是未婚的30世代。打開他們的時光盒子,正是不少台灣年輕人的寫照。
返國尋夢,卻數著銅板過日子
三年多前,闊別故鄉七年的王逸齡(化名)返抵國門,近鄉情怯的她面帶笑容、昂首闊步,預備迎接美好的前程。
豈知,不到一年時間,現實卻將她打回原形:「收入比預期低許多,生活費又超乎想像」。35歲的她開始懷疑「是否不應該回台北?」
如同著名建築師、詩人林徽因所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暗傷,這個傷口不輕易對人顯露,而自己也不敢輕易觸碰」。
生長於台北的王逸齡也有難以啟齒的往事,離異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她從小由外婆帶大。為改變命運,獨自到澳洲打工度假六年,存了點學費,再信貸70萬元(加計利息共80萬,須於四年內還清),啟程到英國學習藝術。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