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寇世勳之弟、前海軍上校退役後,創辦大猩猩科技開發的人臉辨識軟體,曾協助抓補通緝犯,連蔡英文總統也特地拜會。那斯達克上市估值194億元,將是繼Gogoro之後下一家登板那斯達克的台灣公司,客戶遍及日本、東南亞。
台灣AI軟體公司大猩猩科技於12月22日宣布,將與美國上市的Global SPAC Partners Co.合併,若獲美國證交所審查通過,大猩猩科技將成為繼Gogoro之後的另一家在那斯達克上市的台灣公司。
但比起Gogoro的高知名度,大猩猩科技卻十分低調,但一舉一動,仍難掩其鋒芒,大猩猩科技計劃以 GRRR 股票代碼於美國那斯達克上市,估值可望超過 7 億美元 (約台幣194億元)。
2019年台鐵豐原站,靠人臉辨識抓到通緝犯(延伸閱讀:人臉辨識秒抓通緝犯!「大猩猩科技」為何讓軟銀、宏碁搶入股?),背後正是大猩猩的技術。而2016年3月,當時的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竟然親自登門拜訪這間規模不大的公司請益。這兩件事皆而引起討論,也為這家公司增添幾分神祕色彩。
不僅如此,其實地方政府的道路交通科技執法、港口的車船監管、風景區的人流管控、監獄管理,以及刑事警察局的大數據偵查,都可以看到大猩猩技術的影子。
大猩猩科技,到底是何方神聖?
大猩猩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寇世斌,是海軍上校退役,擁華盛頓大學自動化科學博士,也是藝人寇世勳的弟弟。
他於2001年創立大猩猩科技,由「媒體資產管理」起家:協助影音檔案自動化標記,方便電視台、廣播電台等客戶管理龐雜的影音資料。為更方便服務客戶,大猩猩在2008年開始發展的人臉辨識,來比對影像中的公眾人物,方便客戶歸檔。
實戰經驗豐富,技術能與外商平起平坐
不過,隨著媒體愈來愈不賺錢,大猩猩的客戶也開始緊縮支出。遇此危機,大猩猩轉型開發人臉、物件辨識技術。
創辦人寇世斌接受《遠見》專訪時提到,表示發展物件辨識的過程「非常辛苦」,儘管大猩猩科技已有自主研發的AI辨識引擎,但還需串接資料庫、影音管理等軟體,更有硬體問題要搞定,客戶才會買單。
而大猩猩過去十年磨出經驗,如今已有自己的工程、網路團隊與實驗室,還與DELL共同開發出專屬主機,讓大猩猩的軟體能有最佳表現。
曾與大猩猩合作的電信業者也透露,大猩猩由於是在台自研的軟體,比起採用開源程式碼或國外軟體的業者,能支持的客製化程度更高。另外,大猩猩也有能力整合客戶所需的各類軟體,讓整合商不必再多花錢請其他軟體業者協助整合。
這也是為何大猩猩是少數能與外商平起平坐,能拿下高難度大型案場的本土廠商的主因。同時由於具備實戰經驗,相關辨識應用已經打入日本、東南亞等地。
大猩猩的神祕業務,讓蔡英文也好奇
此外,大猩猩還有一項神祕的業務,就是資安與網路犯罪偵察,目前掛在旗下的捷睿智能。
大猩猩與警政單位的合作已久,也是此領域少有的本土廠商,因此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前也特地拜會,交換關於資安與物聯網的意見。
股東、董事會陣容華麗,助大猩猩進軍全球
由於大猩猩科技的技術、服務實力都到家,因此在上市前,就已吸引儲存設備公司EMC(現被戴爾收購成為DELL EMC)、日本軟銀旗下投資公司SBI、澳洲電信創投、宏碁等大咖入股。
這些股東幾乎皆與大猩猩優勢互補,因此積極協助大猩猩開拓日本、歐美、東南亞、澳洲等市場。
因為本次上市,也引入了國際資金與新的股東。除董事長Tomoyuki Nii是日本SBI集團執行長外,董事Ruth Kell曾任英國交通部長、國會議員,也是倫敦希斯洛機場(London Heathrow Airport)董事。大猩猩科技則表示,希望上市後能借重國際團隊,「快速進入歐美市場。」
由一間帶有神祕色彩的小新創公司起步,大猩猩善用技術、服務、股東支持的優勢,20年過去,如今成為擁有員工200餘人的AI軟體公司,並將投身那斯達克上市,為台灣公司闖蕩國際再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