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誰說「人定勝天」?

李彥甫
user

李彥甫

2003-05-01

瀏覽數 13,950+

誰說「人定勝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5月號雜誌 執行力大帥 統領鴻海──郭台銘

由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好萊塢電影「危機總動員」,描述由非洲植入美國的怪異病毒,經由空氣快速傳染,科學家為了找出致命病原及治療方式,必須與看不見的病毒搏鬥的故事。

電影的結局令人欣慰,科學家憑藉著毅力,終於很快地找到解決之道。但現實社會呢?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正在世界各處蔓延,從今年3月開始,民眾長時間處於精神緊繃的恐慌狀態,不但造成嚴重的生理及心理威脅,對全球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大家都在禱告,SARS的戰爭趕快結束。

美伊戰爭開打後,美國花了數週即攻入巴格達。但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爭,沒有人敢打包票何時可以結束,甚至沒有結束的一天。

但部分科學家似乎信心滿滿,又或者是為了安撫人心的緣故,SARS出現不到一個月,美國、香港、大陸等地的專家各自宣稱發現真正的病原,偏偏大家的說法又不一樣,包括副黏液病毒、冠狀病毒、衣原體病毒都被「確認」。當然,也有人推測,SARS是數種病毒交互作用的結果。

包括台灣在內數個主要被影響地區的政府,不斷透過專家出面,以已找到病因為由,呼籲大家放心。

這套邏輯符合人們對於現代醫學科技的信心——一切都在科學家的掌握之中。科學家發現了病原,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找到治療與預防方法。

科學家們當然都很努力,但是這套邏輯的答案,當真如此簡單嗎?SARS的元凶真找到了嗎?

愛滋病(AIDS)剛被發現的時候,人們只是注意到了一些不正常現象——病患出現感染性的疾病,但是這些感染的病原都不是真正的元凶,人們花了兩年才找到HIV病毒,再經兩年才確定HIV是導致愛滋病的病原,它破壞了免疫系統,才導致其他病毒乘虛而入,因此病患才會出現不同感染疾病。

愛滋病的案例殷鑑不遠。其他包括1976年爆發的退伍軍人症,科學家花了半年才找到病原;1977年的萊姆症,更是在四年後才找到元凶。

變種冠狀病毒真是SARS的元兇嗎?這只是目前最可能的答案,卻不能從此拍板定案。隨著時間愈來愈久,SARS疫情出現了更多科學家們先前沒有掌握的變化,連原本肯定的飛沫傳染散播途徑,也出現了歧異。

SARS的病原會不會與HIV病毒類似,它是一種變種病毒,感染本身不會造成什麼症狀,卻會破壞肺部原有的免疫功能,或是強化了其他病毒的毒性?或者它與不同地區、不同工作者之間也存在過去未曾理解的關聯?又或者它根本是另一種病原,隨著旅行者傳播到其他地區,與當地病原結合後才會發病?

潛在的可能性還有非常多,甚至不排除是人類自己造成的。

在地球生物發展史中,微生物的歷史遠比人類久遠,也比所有動物來得更久。地球上有上億種的微生物,它們也遵循著「物競天擇」的原則,為了生存尋求生命的出路,尋找最合適的宿主。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病毒是其他生物的宿敵,因為它沒有思想、沒有感覺,只負責生存與繁殖,所以變得可怕。但是千萬年來,微生物與其宿主之間,已經存在著一種「共生平衡」的環境。

人類對病毒一知半解

更重要的,我們對多數的細菌或病毒仍是一無所知,SARS的病原可能只是其中一種。在不瞭解的情況下,人類卻已經開始試圖改變這種共生的結構。

根據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追蹤,最早出現的SARS病例出現於大陸廣東的畜牧業。大陸這幾年發展密集且大量的家禽飼養產業,不但從國外引進種雞,也同時引進新的飼養方法,包括施打抗生素或是基因轉殖。這些外來的力量,或許才是破壞「共生平衡」的元凶。

近年來,由於基因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已經可以透過基因轉殖技術改變豬、牛、雞、鴨等動物的基因,讓牠可以成長得更快更好。

但由於宿主的環境已經出現變化,病毒可能無法適應,它只有改變以求生命的活路,不但可能傷害了原本的宿主,更可能出走傳染給其他新的宿主。

SARS的病原可能原本以家禽為宿主,與人類河水不犯井水,但在環境汙染或改變的情況下,SARS的病原必須變種,甚至進行基因重組,形成新的病原。人類對這些新病毒株缺乏免疫力,一場生命浩劫就此展開。

科學家當然不會在病毒的戰爭裡束手就範,不論時間長短,總會找到解決之道。例如,1938年佛萊明發明盤尼西林之後,抗生素便是人類對抗疾病的重要法寶。抗生素當然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俗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一次的打壓或許是造成下一次更大的反彈。只是除此之外,目前似乎也無法可想。

「戰爭尚未結束,」科學家約瑟夫.麥科明克在他的知名著作《第四級病毒》中明白指出,病毒世界神祕複雜,科學家才剛開始解密而已;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尚未結束,每當我們稍有斬獲,就有新的戰役在新的戰場發生,出現新的疫情、新的病毒。

當然,科學與醫學不斷地進步,像是1918年造成全球兩千萬人死亡的肺炎,即使是全球旅行如此頻繁的二十一世紀初,都不見得一定會上演。但是科學的進步似乎並沒有讓科學家們更尊重自然法則,部分科學家愈來愈相信人類的力量,最後會不會變得無法收拾呢?

在大自然的力量之前,沒有人是專家,誰說「人定勝天」?

(作者為資深科學記者;專欄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