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策會MIC的調查研判,2003年上半年全球資訊科技支出(IT Spending)並無明顯成長之跡象,而是維持在持平的狀況(表一);而就全年的資訊科技支出,若排除「美伊衝突事件」,在經濟因素逐漸好轉刺激下,估計2003年資訊科技支出成長力道逐漸提升,將出現溫和成長之現象。
但是就個別產業來看,其間仍有些許差別。2003年雖然有許多廠商會採購資訊硬體,但僅會進行微幅與必要之汰舊換新;而企業為了充分發揮先前在資訊硬體投資的經濟效益,並維持企業在惡意或意外事件下的資通訊安全,軟體支出將會是2003年企業資訊科技支出的重點,其次方為資訊科技服務(IT Service)。總體而言,資訊硬體在2003年全年展望雖然可顯現出溫和成長,但是卻偏向持平,亦即資訊硬體支出成長力道將低於資訊軟體與資訊科技服務。
廠商對營收預期樂觀
根據資策會MIC針對國內資訊各產業經理人進行「全球資通訊科技產業前瞻觀點」的問卷調查顯示(表二),不管是第一季或是第二季,有半數左右的台灣廠商認為景氣與營收皆會緩步成長,而且第二季會比第一季更好。至於營收的情形,台灣資訊科技廠商在營收的表現會高過於景氣的發展。
對2003年台灣及全球資訊科技產業的景氣預期各有60%左右的受調廠商認為會出現緩步成長現象。合計認為台灣資訊科技產業景氣會緩步成長與大幅成長的廠商比例,比2002年10月高出5%,而對全球方面的看法則無變化。另外有部分廠商對未來景氣與營收出現大幅衰退的看法,此現象是前兩次調查所未見的;合計緩步衰退與大幅衰退的廠商家數,約有8%左右的業者看壞未來,顯示出市場可能出現兩極化的現象。
總體而言,台灣業者對於2003年上半年經濟景氣看法與營收情形大都表示樂觀,而且第二季更甚於第一季;對於2003年的看法,則普遍認為產業景氣將會有更明顯的復甦跡象,但是產業與業者的發展亦可能會出現兩極化。
重點產品將帶動產業發展
總和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全球資訊科技支出,以及台灣廠商對未來景氣與營收相關資料,再根據台灣資訊科技產業九大重點產品所進行之研究與產銷調查,可以清楚看到台灣資訊科技產業在2003年將明顯地擺脫經濟不景氣的陰霾。
由於台灣目前仍以資通訊硬體製造為主,因此資訊科技產業的九大重點產品全屬於資通訊硬體,除了大尺寸LCD(液晶顯示器)與CD-RW(可複寫型光碟機)受供過於求、價格競爭,以及新應用之需求未見明朗的衝擊,而呈現持平與衰退現象之外,其他七大重點產品大都處於溫和成長或大幅成長之態勢,其中又以數位相機、PDA(個人數位助理)與行動電話是台灣資訊科技產業中成長力道最強勁的產品。(表三)
展望2003年台灣資訊科技產業發展,在去除美伊戰事因素下,受經濟景氣逐漸復甦、企業資訊科技支出逐漸增加,加上台灣廠商在品質、生產與設計能力受到更多國際大廠肯定,以及台灣廠商在大陸設點所形成的產業聚落與國際布局的效應逐漸顯現的帶動下,台灣數個重點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逐漸攀升,進而帶動我國整體資訊科技產業的發展,因此預期2003年我國資訊科技產業雖然不會有早期的大幅成長現象產生,但是各產業與重點產品的成長率至少將與全球和台灣經濟成長率相同。(作者詹文男為資策會MIC主任、葉永泰為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