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先生走了,新的領導核心隱然形成,在未來三年,中華民國政治、經濟、社會急速走向關鍵時刻,他們將和台灣一同接受歷史的考驗。領導核心份子包括:總統李登輝、行政院長俞國華、參謀總長郝柏村、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李煥、總統府秘書長沈昌煥、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蔣緯國、司法院長林洋港。其中前四人目前實際掌握黨、政、軍,是核心中真正的核心。
無論在國際媒體或我國軍方系統眼中,擁有兩道粗濃直眉的陸軍一級上將 參謀總長郝柏村,都被視為最具決策實權與實力的頭號軍事強人。
69歲的郝柏村是中華民國歷任參謀總長中任期最長的一位。近七年來,他掌兵符軍令,直接指揮42萬餘大軍。不僅將官級的人事升遷要透過他,2200多億元台幣的國防預算中,有大部份的支出也要經他簽署,凡是軍團調動,更得聽他一聲令下。
跑三千公尺的一級上將
軍中素有重資歷、講淵源的傳統,參謀總長的職權使得郝柏村提拔的將領遍布三軍各重要位置。除了職務本身的權威之外,他魁梧的身材、嚴肅的外貌、強悍勇猛的行事態度,也在在強化了他凜凜的威風。
「所有的一級上將中,他是氣色最好的一個。」觀察的人指出,郝柏村重視體能,自己長期早泳,在沒有泳池的地方就跑步;而三軍有望升上將的人選,多得跟他跑過3000公尺。年雖已屆70,他精力異常旺盛,可以馬不停蹄地飛金門、上馬祖、巡大膽、二膽島,並且一個接一個地開會。
他治軍甚嚴,實事求是。為求基本動作的精確,不惜以上將之尊,親自持槍示範臥倒、匍伏前進、射擊等動作,因此贏得「總長示範兵」的稱號。
他的嚴格固然能使命令跟動作達成一致的要求,然而,「在很高的威嚴下,他往往聽不到下屬的意見,也顯得有些不近人情,少數決定非常殘酷。」一位接近他的人批評。
儘管如此」他下決定仍一逕是果斷而有魄力。例如三年多前,他堅決禁止軍事採購續行代理制,並嚴格執行。他的理由一方面是避免人情關說的包袱;另一方面,也避免中間抽佣,節省公帑。因採購案面對廠商壓力時,他強硬如常,「不要就是不要」。
或許這正是他的軍人本色。郝柏村一生戎馬,黃埔軍校十二期炮科畢業後,他在八二三炮戰臨危受命,戍守彈如雨下的小金門建功,開始受到先總統 蔣公重視。
民國54年,他以中將官階入總統府做侍衛長,隨後又自陸軍軍團司令、陸軍副總司令、陸軍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陸軍總司令,逐步升成蔣故總統經國的最高軍事幕僚——參謀總長。
贏得領袖信任
他的資歷尚不止此。五年前,兩家報社曾先後發生爆炸案,全國警政安全工作會報改由他主持;江南案後,國防情報局改為軍事情報局,也由他直接指揮。在參謀總長任內,他並兼任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
知情人士分析,郝柏村所以能發展成為位高權重、涉事日廣的強人,因緣於領袖的信任。在擔任先總統侍衛長期間,他有機會和故總統經國先生接觸,讓經國先生留下「忠貞、戰術觀念新穎」的印象。因此,參謀總長一任雖為兩年,他卻破格兩度被延用。
事實上,他統御部屬一向強調忠貞、團結、鞏固、精鍊。一位國防部將官指證,他對一般軍事理論涉獵甚廣,領導國軍的戰場經營和武器的發展(如天弓飛彈),也很有績效。除了武德之外,他嗜讀陽明哲學,同時注重幹部的精神、哲學修養,常以「發揮良知、善盡職責」勉勵部下。
當國家面臨變局,軍人如何界定「職責」往往成為敏感話題。蔣總統經國過世後,一月中旬,八位歐洲記者來台,便針對「軍方會不會干涉政治」展開訪問。「這個問題只要問郝總長就夠了。」一位政界人士認為,郝柏村在軍系將領中最具政治影響力。
然而一般相信,大權在握的郝柏村只是一個忠誠而單純的職業軍人。他深懷傳統的軍人本色,講求儒家的君臣關係。一位部屬引述他對這個問題的訓示是:「軍人不可以有政治欲望,可是要有政治的認識、理解。」
他的國家觀念十分強烈,經常在各種會議中提醒同僚,軍人的責任在於捍衛憲法、民主政治和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除非影響國家生存、命脈根基,軍人不會出動。
「不問政治」的職業軍人
身為國防部法律總顧問的陳長文律師,在私下接觸中,格外感受到郝柏村的言行謹守軍人分寸。「事實上,他很瞭解目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層面的問題,」陳長文指出:「不過,他表示,他的責任只是扮演好總統軍事最高幕僚長的角色。」
郝柏村生活簡單,閒時喜歡聽平劇、練毛筆字、閱讀……,偶爾到金門大塊朵頤,喝高梁、吃狗肉……,社交圈子多限於軍界。雖然外界歷歷指稱,在近一、兩年的政治改革中,軍方是主要的保守阻力,他仍極少公開對改革表示意見,僅一再強調,軍人超然於黨派之外,是國家安全護衛者的原則。
對於內部將領,他卻不只一次地談到,「改革跟變」——落實民主法治、宏揚憲法——都是為了達到在民主陣線上,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不變」目的。
在當前政治權力重分配的局勢中,儘管軍事強人郝柏村已被定位為「不問政治」的職業軍人,政治觀察家預測,由於其有實際約束力量的政治強人已不復存在,今後,軍方發言的影響力將會擴大,而政治領袖對實力派將領郝柏村的意見,更將格外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