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雖然不太遙遠,但只要回想幾件日常生活產品,就覺得是上一個世代。25年前手機還不普及,很大很重一台,功能只有發話收話。25年前電視還不是平板螢幕,厚重的一台占據不小空間,如果要接錄影機,線路的複雜繁瑣,需要家中或鄰居「對電路有概念」的人才能接通操作,否則必須請專業人員到家中安裝。
25年後的手機,人手至少一台,功能無所不有,操作卻極其簡單。25年後的電視,愈來愈薄又愈來愈大,不再需要外接錄影機,若需再接高級音響或投影,線路已整合為一條電線一個插座,人人可以安裝。
介面設計細微卻關鍵,能讓產品走向國際舞台
恍如隔世的這25年,不只是電子網路通訊等「工程」有著革命性的發展,能讓這些工程產品人手一機、戶戶普及,另一個幕後功臣是人們與產品之間「介面」設計的觀念革命。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