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有人照相,就有普立爾

李翠卿
user

李翠卿

2003-01-01

瀏覽數 30,000+

有人照相,就有普立爾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1月號雜誌 第199期遠見雜誌

普立爾科技位在內湖的總部,建坪超過一萬坪,看起來巍峨壯麗。

普立爾是全球最大的傳統相機製造大廠,相機出貨量占全球17%,產品行銷一百四十幾個國家,連偏遠的中東、南亞甚至拉丁美洲都有普立爾的足跡。「我們的sales(銷售人員)甚至還跑到西伯利亞去!」普立爾總經理劉燈桂說。

1998年,普立爾開始投入數位相機研究,2000年合併普麗光電以後,跨足數位相機生產。

根據元大京華投顧的資料顯示,普立爾2001年數位相機的生產量約六十五萬台左右,和競爭對手華晶科技(委由亞光生產)的一百萬台相比,較為遜色,不過,2002年數位相機出貨量已順利提升至兩百萬台。

在2002年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所進行的「我國資訊產業智慧資本現況研究」中,普立爾被評為智慧資本最雄厚的六家公司之一。

普立爾在智慧資本的八大構面中,有四個項目遠高於產業平均水準,分別為生產力與品質、研究發展、資訊科技應用、創新與創造力。(頁146表二)

「普立爾在經營客戶關係很獨到,尤其是最難搞定的日本客戶,」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產業暨技術組專案經理葉德川強調。

光、機、電缺一不可

數位相機要做得好,光、機、電三元素缺一不可。普立爾是老字號的相機大廠,光學與機械技術絕難不倒它,在電學方面,普立爾也力圖向下扎根。三百多名研發人員中,有一百七十多位是電學工程師。

國內廠商多半只能做中低階(200萬畫素以下)的市場,但普立爾2002年推出的400萬畫素高階數位相機,是目前國內生產畫素最高的數位相機,已於年底陸續出貨,預計2002年數位相機營收「將提升20%以上,超過普立爾營收一半,」劉燈桂說。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數位相機產業素來是日本人的天下,已往在傳統相機的實力與人脈,普立爾連「難搞」的日本廠商都能搞定,包括美樂達(Minolta)、東芝(Toshiba)都是其客戶。

除了代工,普立爾也生產自有品牌的數位相機(約占營收5%)。普立爾經營自有品牌盡可能避免與客戶利益衝突,因此,自有品牌以東南亞、拉丁美洲、中東等地區為主要銷售區域。

普立爾在降低成本方面也頗為在行。劉燈桂舉例,普立爾去跟新力(SONY)採購數位相機關鍵零組件CCD(電荷藕合元件)感測器時,甚至可以談到比日本廠商更低廉的價錢。此外,普立爾是大立光電的股東,「而且別忘了,聯電是我們的董事,」劉燈桂意味深長地說。

根據亞洲證券研究部的分析,包括聯電旗下的IC(積體電路)設計廠與LCD(液晶顯示器)生產廠商都將優先供應DSP(數位訊號處理)晶片與LCD控制晶片給普立爾。

放眼大陸市場

許多廠商都將生產線移往大陸,普立爾亦不例外,但中國對普立爾來說,不只是生產基地,更是一個銷售市場。

普立爾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在大陸耕耘,基地位於廣東佛山。普立爾把衛星工廠(包括射出廠、金屬沖壓廠、鏡頭研磨廠、鏡頭組裝廠等)都帶到佛山,形成一完整聚落。對於近來日本廠商紛紛直接到大陸設廠,劉燈桂老神在在。他表示,普立爾跟客戶強調的是「台灣服務、大陸價格、世界級品質」。

中國對於普立爾來說,也是一塊行銷的腹地。

在北京、上海、廣州都設分公司,旗下並有二十幾個行銷據點,上千家經銷商,在百貨公司通路,並設有三百八十個專櫃,專門銷售普立爾的自有品牌相機。此外,普立爾也跟一些大陸電腦大廠搭售相機。

雖然現在大陸對數位相機的消費力還相當弱,但劉燈桂卻看好它的潛力。他矢志做到,「只要有人照相的地方,就有普立爾。」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