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幻象來自大腦邊緣系統

洪蘭
user

洪蘭

2003-01-01

瀏覽數 23,350+

幻象來自大腦邊緣系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1月號雜誌 第199期遠見雜誌

人的大腦有將外界事件合理化的傾向。一件事若是沒有合理的解釋,它會一直縈繞在心中,無法釋懷。許多命案得以偵破,就是因為辦案警探對某一環節覺得「不合理」,使他一直追究到水落石出為止。

這個「合理化」的需求也是許多民族的神話、宗教儀式的來源,尤其是後者。因為人類對自然界的不瞭解,所以古老的民族都有祭祀的儀式,以供品來換取上天的保祐。這些宗教儀式多半是重複性的動作,佐以有節奏的鼓聲或單調的說話式唱歌(chanting),這些重複的節奏會帶來心境的平靜與喜悅,因此宗教成為心靈的寄託。

科學進步到二十一世紀,我們已經知道外界變化如地震等天災的成因,也知道內心感受(如天人合一或靈魂出竅)的神經機制。因此,過去的迷信就只能做為民俗,不能做為信仰。

最近腦造影及大腦誘發電位的研究發現,重複的規律性動作、聲音與大腦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有關係,可以激發或壓抑大腦皮質的活化。

這個實驗的作法是先將受試者的靜脈導管插好,手指纏上釣魚用的尼龍線(線的另一端在實驗者手中)。受試者開始坐禪或祈禱,當他打坐到某個程度感到靈魂出竅,從空中俯視自己時,便拉動釣魚線,讓實驗者知道已進入某個事先約定的境界,實驗者便立刻將放射性的水打入受試者的體中,然後將受試者推去做大腦掃描。

實驗結果顯示,當打坐者進入天人合一、忘我、無我境界時,大腦頂葉後端的神經元比較不活動(underactive)。我們大腦邊緣系統中的海馬迴,專司大腦的平衡,當神經活動太頻繁時,它會控制閘門,使進入皮質各個區域的訊息量減少。在訊息量不夠時,大腦會「反求諸己」,就現有的訊息做最合理的解釋,因為頂葉是掌管自己與外界空間定位的地方。

因此,頂葉後端活化不足時,會產生靈魂出竅與身體分離的感覺。顳葉是掌管物體辨識之處,該處活化不足會看到幻象或神蹟。

很多的證據顯示,重複的規律動作會引發大腦的活動,我們看到輕拍嬰兒會使嬰兒入睡,有節奏地搖動也會使嬰兒停止哭泣,安靜下來。自閉症或一些神經上有病變的孩子常會不停地前後搖晃來維持他大腦內的平衡。很多過去所不瞭解的行為,透過腦科學的研究,現在可以藉由腦造影看到產生這些行為的原因。

科學的目的是解釋自然界的現象,使其有合理的歸依,從而將宇宙的主宰由神轉到人,讓人們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本文作者然為國立陽明大學教授,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專欄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