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新世紀中要的新人才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02-10-01

瀏覽數 13,750+

新世紀中要的新人才
 

本文出自 2002 / 10月號雜誌 第196期遠見雜誌

邁入嶄新的二十一世紀,新時代對新人才的定義與要求已有所轉變。何以新世紀需要新人才,我歸納出幾點原因:

一、全球化腳步加快

當全球化的浪潮席捲而來,世界村的形成已經不是願景,而是一個事實。某個區域的波動,極可能連帶衝擊全球,因此,當國與國的疆界不再明顯,新世紀所需要的新人才自然不同於以往。

二、科技進步快速

科技進步無疑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在過去,即使不懂科技,仍可以成為一位專業人才,現今則不然。正由於科技對新世紀的影響無遠弗屆,不論何種專業領域,都必須具備科技的基本常識、甚至知識,否則將無法在科技對當代世界的全面影響中,做出適切回應。

三、時間快速緊縮

新世紀的通訊與交通都較舊世紀更為便捷,但人們所能支應的時間卻反更緊縮。較之四、五十年前,現代領導人所擁有的決策時間相對縮短了,這就是一種時間緊縮。過去通訊不夠發達的時代,遠在地球一端的客戶打個電話給另一端的供應商已屬不易,遑論要求對方迅速回應。如今商場上,客戶隨時可以電子郵件、視訊電話等各種設備即時表達需求,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滿意答覆,這是多麼大的改變!舉例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交戰國彼此間有數月的戰略思考時間;可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思考時間已縮短成數週;而現今的美國總統,他所能擁有的決策時間可能僅剩數分鐘。新世紀的時間緊迫性,顯然加劇許多。

四、人才競爭劇烈

過去在台灣,只要擁有建中、北一女、台大等一流學府的學歷,幾乎可以保障一輩子的成功。如今一流學府依舊存在,但由於教育普及,未來十年內大學畢業人口可能超過五成以上,不僅台灣如此,全球皆然。因而,無論同一國家中人才與人才之間的競爭,或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人才的競爭,都益發劇烈,這就是新世紀需要新人才的原因之一。

五、舊問題待解決

在二十世紀末期,從美國開始,全球都飽嚐泡沫經濟的苦果,延續至今未歇。其中,人性的貪婪是最大的後遺症。此一前世紀的遺留,新世紀的人才必須能夠一肩扛起,迅速挽救,更要從中記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要成為新世紀當中最被需要的人才,可以從兩方面努力。首先,必須體會並願意重振重要的傳統價值;再者,也要針對新趨勢,培養新的特質與能力,來迎接新挑戰。

值得新世紀新人才重振的重要傳統價值,包括以下數項:

一、正直與誠信

不論東西方社會,正直與誠信長久以來皆是極受推崇的社會價值,但在過去幾十年中已快速流失。不久前相繼爆發的美國安隆與世界通訊等會計醜聞,就是企業領導人漠視此項特質所致。這些醜聞不但造成投資人信心喪失,也使得景氣復甦停頓。

其實,安隆案中該公司的高階主管及其來自安達信(Arthur Andersen)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們,何嘗不是聰明才智之士?但是安達信在查出安隆公司的不法情事後卻隱而不彰,反而與安隆公司的高層共謀一手遮天之計,最後畢竟紙包不住火,東窗事發終至不可收拾。由此得見,愈是具備聰明才智的人,如果缺乏正直、誠信的價值觀,愈是個危險人物。這類機巧之士或許能在一時間為部分人創造獲利假象,但長期著眼,他們永遠是個危險的不定期炸彈。安隆的這顆炸彈爆發後,已經造成了數以萬計的失業人口,他們後半輩子所仰賴的退休金,就與數百億美元的股東財富一同在剎那間消失。

為了避免類似安隆弊案再次發生,除了重拾誠信與正直的價值觀之外,我建議每一家機構及企業都應該針對誠信原則,提出屬於該機構、該企業的具體詮釋,並且敬謹遵守、持續推行。

在台積電公司,堅持正直與誠信的職業道德,是我們企業經營理念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這個理念代表台積電公司的品格,也是執行業務時的必遵法則。關於此點,我還特別以文字明確詮釋,以供全公司同仁遵循,「1.我們說真話;2.我們不誇張、不作秀;3.對客戶,我們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必定不計代價,全力以赴;4.對同業,我們在合法範圍內全力競爭,但絕不惡意中傷。同時,我們也尊重同業的智慧財產權;5.對供應商,我們以客觀、清廉、公正的態度進行挑選及合作。在公司內部,我們絕不容許貪污,不容許派系及小圈圈產生,也不容許『公司政治』(Company Politics)的形成。至於我們用人的首要條件是品格及才能,絕不是『關係』。」

二、大我

大我是小我的相對,小我英文即「I am number one」,也就是將自己的利益置於優先位置。大我則是在個人利益之上,優先顧及一個大於個人的利益,這可以是團隊、公司或國家的利益。

三、勤奮

我們國人的勤奮美德,是造就台灣經濟奇蹟的最重要原因。

回溯三、四十年以前,即有美國的有識之士鼓吹,「美國如要維持國家競爭力,每週工時一定要提高,不能只有甚或低於四十小時。」事實上,這些有識之士本身每週的工作絕對不只四十小時,而我自己從開始職場生活迄今,每週工作平均至少五十小時以上。

進入新世紀,勤奮美德不但值得保持,而且是一個必須保持的傳統價值。

四、長期耕耘

凡是有價值的事,就是值得長期耕耘的事。

過去二十年來,社會出現一種暴發戶心態,大家總是想著如何擁有一個好點子、好機運,用盡手段、權謀,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獲利最大,然後一輩子遊山玩水,不需工作。這種心態已然將古來中西皆倡長期耕耘的價值觀捨棄了,如果不予重拾,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將十分不利。

除了重振前述傳統價值之外,新世紀的新人才尚需具備以下幾項重要的特質與能力,以迎接新世紀的新挑戰。

一、獨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

獨立思考是每個人自行培養出來的能力。

要具備此一能力,首先不能輕易相信橫在眼前的資訊,或者權威,必須儘量參考各方資訊,幫助自己具備最佳判斷,才做出結論。

獨立思考又稱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真諦在於鼓勵人們回過頭來批判自己所做的結論,而非批判別人。

人的智慧就像金字塔一般分層遞升,最底層是未經整理的事物,比如報紙上的內容,我稱其為資料(raw data)層。資料經過整理、分析後,就可以進入第二層的資訊(information)層。資料在篩選、評判的過程中,去蕪存菁而成為有價值的資訊。有價值的資訊再加上獨立思考,才能更上一層變成智慧(intelligence)。

科技發展為我們啟動更多的學習管道,但是新增的學習管道,並無法培養個人獨立思考的能力,也無法增長智慧,網際網路的興起就是一例。網路上所提供的大多只是資訊,或是未經篩選過的原始資料,如果要內化為個人的智慧,還是要靠個人的獨立思考才能達成。

二、創新

創新不是一個新名詞,然其必要性與重要性隨著新世紀的到來與日俱增。如前所述,伴隨新世紀來臨的全球性競爭,是一種跨國界的人才競爭,在此情況下,創新自然是新人才的必要條件。事實上,不僅在科技界鼓勵創新,各行各業也都要創新。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創新是跳出框限的思考。每個人、每家公司、甚至每個國家,都有自設的框限,如果不能跨越既有的思維與行事模式,框限會愈來愈牢固,最後變成一種無法破除的積習。所以每個人都應敦促自己走出框限,創新自己。

其實,每個人常有機會創新。一個從不運動的人,開始每天運動是一種創新;一個工程師工作多年後轉換跑道,這更是一種創新。無疑地,有些創新需要具備某種條件才能成功,然而最重要的前提是,跳出框限的意願與準備,才能給自己新的人生。

一般人通常面臨壓力才開始引發創新,而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壓力其實早已迫在眉睫。目前全球性競爭所帶來的壓力,使得企業必須全員創新才能繼續生存。

三、自動自發,積極進取

新世紀的新人才絕不能只會依照指令被動行事,也不能只管做好本分之事。自動自發的精神簡言之即是,看到對團隊有利益的事,不需指令就能主動處理。

有些人雖有自動自發的精神,但是一遇挫折就退縮,進取不足,當然不易成功。積極進取是一旦開始,竭盡一切有成方休。

四、專業訓練加上商業知識 

在新世紀裡,不精任何一門專業的通才,顯然無法立足。二十一世紀已走至一個歷史的終結點,許多制度的演變已出現結論,比如,目前政治走向民主代議政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經濟則趨向自由市場制度。目前全球正朝向政治民主、經濟自由兩大方向發展,而即使政治的發展也必須兼顧經濟的考量,意即,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商業的世紀(business century),無論身處何種行業,新人才都必須具備商業知識。

五、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是雙向的,他人的溝通,自己也要有能力回應。完整的溝通能力必須兼具說、寫、聽、讀,其中多數人對「說」與「寫」的重要性已了然於心,卻忽略了「聽」這最重要的一環。許多高成就者與人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同一份訊息當中,他總是能夠比一般人聽出更多內容。聽,不只是靠耳朵,還要靠心,只有虛心,才能充分吸收他人傳達的訊息。

六、英文能力   

英文的重要性雖然已是老生常談,但我仍要強力呼籲。未來的二、三十年中,中文應該還不會成為全世界的通用語言。在地球村裡,強勢語言依舊是英文,新世紀的新人才如果不具英文能力,將遺漏許多資訊。雖然國內的出版業者近年來積極推出翻譯書籍,可以彌補部分英文能力不足的缺口,但總是不及原著直接有效,更何況各種譯作當中不乏錯誤之處,或者掌握不到重點。在美國這種情況較輕微,他們擁有優秀的翻譯人才,能夠將中文、日文、法文、德文翻譯成英文,使英文成為全球資訊媒介。

七、國際觀

國際觀與英文能力息息相關。理論上似乎可以仰賴翻譯人才,找到既懂外語、又嫻熟各專業資訊的人,事實上此種人才少之又少。新人才要有國際觀,尤其是年輕的新人才,如果英文能力不佳,很難培養出良好的國際觀。

國際觀就是能夠對世界趨勢、各國局勢了然於心;此外,對自家企業在全球如何運用資源、擴展市場也要能夠掌握。把握世界就在自己的掌心,這就是我所謂的國際觀。

新世紀的新人才,就是兼重傳統價值,並養成符合時代要求的特質與能力。只要我們培養足夠的新世紀人才,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將指日可待。

新世紀需要新人才的

五個原因:

一、全球化腳步加快

二、科技進步快速

三、時間快速緊縮

四、人才競爭劇烈

五、舊問題待解決

值得新世紀新人才

重振的四個傳統價值:

一、正直與誠信

二、大我

三、勤奮

四、長期耕耘

新世紀新人才需具備的

七個特質與能力:

一、獨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

二、創新

三、自動自發,積極進取

四、專業訓練加上商業知識

五、溝通能力

六、英文能力

七、國際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