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注意了!國家公園山域意外年增61%,登山勿忘5大項行前準備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1-02-06

瀏覽數 35,350+

僅為情境配圖。
僅為情境配圖。

近年來登山活動日趨普及,根據內政部統計,109年國家公園共發生186件山域意外事故,較前一年增加61.74%;事故型態是創傷、迷路、高山症與墜谷,原因可能跟山友經驗不足及缺乏準備有關。

內政部營建署統計,109年1至12月申請核准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共有29萬5731人,與108年同期相比多7萬1854人、增加32.1%。在國家公園發生的山域意外事故共有186件,較108年同期多71件,增加61.74%。

內政部提醒山友,從事登山活動前,應強化「風險認知」、「資訊蒐集」、「行前訓練」、「裝備整備」與「禮儀秩序」等行前準備事項。

僅為情境配圖。賴永祥攝

僅為情境配圖。賴永祥攝

在雪季期間,除了基本的頭燈、哨子外,請記得投保登山綜合保險,請醫生開立高山症藥物,攜帶具定位功能的通訊設備;若到了降雪山域,也應記得攜雪地三寶:岩盔、冰爪及冰斧或登山杖等。

內政部表示,從事登山活動記得啟動「天候三層檢核」措施,第一層是登山隊伍出發前,先妥善了解天候狀況並關注交通、氣象等網站訊息,提前了解山區情況。

第二層是登山隊伍抵達登山口時,可由領隊與登山成員一起檢查裝備,並討論遇不良天候時處置措施;第三層則是設定折返點,若在山區遇惡劣天候時切勿冒險繼續上山,適時設定折返點下撤,以避免受困山區遭致危險。

內政部指出,為避免登山活動造山林環境的衝擊,營建署提醒登山期間應落實「無痕山林」精神,包含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量其他的使用者等7大準則。

內政部表示,新的一年,將本於山林開放政策與「開放、透明、服務、教育、責任」等原則,精進各項管理服務措施,宣導登山安全與環境教育,並籲請山友強化自身登山知識與行前準備,遵守山屋禮儀,落實無痕山林,共同維護山林環境,營造優質登山文化,在新的一年,持續向山致敬。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本文轉載自2021.2.5「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數位專題

關燈一小時 點亮永續未來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07年在雪梨發起,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活動,已成為全球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 提倡在每年三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於當地時間晚上八點半一起關上「不必要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