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企業倫理是好的生意經

李誠
user

李誠

2002-09-01

瀏覽數 17,050+

企業倫理是好的生意經
 

本文出自 2002 / 9月號雜誌 第195期遠見雜誌

美式資本主義的興起

美國的經濟自1990年代以來有非常傑出的表現,當歐洲各國長期陷於低成長、高失業率的時候,美國的經濟不但維持相當程度的成長,失業率更持續下降,到1999至2000年的4%,比亞洲的日本與四小龍都要低。此外,當歐洲各國的政府財政都有赤字的時候,美國的財政一反過去的連年赤字,甚至有相當的剩餘,美國的股市在1990年代也一直維持長紅,加上生產力上升,犯罪率下降,長達十餘年歷久不衰的經濟繁榮,使美國覺得他們找到了經濟發展的妙方,而學界也開始稱此種完全自由放任的勞動市場、產品市場與社福政策為「美式資本主義」。歐洲國家也開始修改他們的社會資本主義,使他們的經濟自由化,他們也緊縮社福給與條件,提升人民工作意願。1997年亞洲國家發生金融風暴時,美國亦要求受衝擊的國家推動經濟自由化,減少政府干擾。簡言之,近年來,美式資本主義已成為各國經濟制度的楷模。

美式資本主義的迷思

美式資本主義雖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是一般人對美國式的資本主義有下列的迷思:

迷思一:誤認美國1990年代就業機會,主要是來自麥當勞型低技術,低所得工作機會的增加;穩定,高薪與有升遷機會的「好」工作則不斷減少。其實麥當勞型的「壞」工作雖然增加,但更大幅度增加的是專業與管理階層的工作,1983年美國只有23%的就業人口是專門性與管理性的工作,到1999年此比例增到30%。

迷思二:誤認就業機會雖然增加,但是真實工資一直在下降。在1970至1990年期間,美國員工真實工資的確在下降,但是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低薪與低技術的人員的薪資也有大幅度的成長,比如在1994至1999年間,美國十六至二十四歲年輕員工的真實所得有8%上升,生產工有7%、服務業有6.8%的上升,即使清潔工、體力勞動的真實工資也有3.3%的上升。造成全體員工薪資上升的原因是,在長期充份就業的情況下,即使基層員工的薪資也會被往上拉,此所謂「煙囪效果」。

迷思三:誤認就業機會的增加是因為美國政府放棄對員工各種勞動條件與權利的保障。其實美國在1990年通過殘障員工保護法,1991年通過民權法,1993年通過家庭與疾病假期法,2000年通過勞動力投資法。此外,很多州政府也通過生活水準工資法,州政府也修改法令,使勞資糾紛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訴。美國政府並沒有減少對員工權利的保障。

迷思四:誤認就業機會的增加,主要來自臨時性工作的增加。現有資料顯示,美國就業人口的年資其實在增加中,因為婦女從過去短期的勞動市場工作,轉變成長期在勞動市場工作。低技術人員年資的減少,是因為他們受經濟結構改變的影響,在不同行業間移動,而不是轉向於臨時性的工作。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美國就業人數增加的主因

美國在1990年代以來,就業增加是來自婦女勞動力與移民的大幅增加,擴充了勞動供給的來源;另一原因是創投事業的大量擴充,使任何公司只要有創新的產品都可以獲得融資。破產法的完整,使舊有不具競爭力的公司可以隨時關閉,有創意、有競爭力的公司可以隨時設立。而人力資源管理的推廣,使公司的用人向核心職能方向發展,使員工更有效率,新的薪資報酬制度更能激勵員工創新的意願。大學與企業間的緊密合作,提升了企業的創新能力。

美國假帳風波的省思

公元2002年,美國境內接二連三的安隆、世通、太科等著名跨國公司的財務弊案,嚴重地影響了人民對企業的信心,助長美國股市一落千丈,而全球股市與經濟繁榮亦受影響。近日美國二次經濟衰退的傳言,使不少人開始懷疑美式資本主義是否已開始式微?我們是否要走入後資本主義時代?

美國的假帳風波,只是少數企業的敗類,是政府監督系統有漏洞尚需修法而已。事實上,美國政府已在兩黨合作的情況下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方案,設立獨立的稽核委員會,監控上市公司的財務,修正了制度上的缺陷。因此,假帳風波不等於美式資本主義的式微,也不等於資本主義的沒落,「自利」是資本主義的基礎,自利會造成對他人的不利,但是資本主義的特色在設立各種制度,使個人從自利的發揮也使他人受益。目前有人提倡修改資本主義提倡心靈改造,希望通過這樣的修改與提倡,使資本主義更能利他。

美式資本主義對我國的啟示

健全制度的建立是美式資本主義成功的原因,我國在學習美國推行自由經濟時,不要忘記制度的建立。

此外,我國也應學習美國管理學院,把企業倫理列為管理課程主要的一部分。美國的管理學院在1980年代非常強調企業倫理的課程,尚有今日的假帳風波,我國在企業倫理的教育應比美國更強調。當年創辦中鋼的趙耀東先生說,「一個企業要永續發展,企業管理者必須有企業家的精神,不會為眼前短期的利潤成長而犧牲全體社會的福利。」台積電的張忠謀董事長近年來也一再堅持:「Business ethics is good business。」企業倫理是好的生意經。(本文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