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產業一直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也是支撐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柱,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達到25%。我國資訊科技產業在長期的耕耘與發展下,已在國際市場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因此,全球經濟景氣的消長亦與我國資訊產業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不過,目前國際的資訊對於經濟景氣的看法眾說紛紜,加上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使得產業的能見度日益降低,以下即就全球資訊科技支出、台灣廠商對未來景氣之看法,及廠商訂單和出貨之情形進行分析,展望台灣資訊科技產業未來發展的變化。
短期不會有大額投資
從企業資訊長對未來資訊科技投資的意向變化、科技未來成長指數(TFGI:Tech Future Growth Index)之變化,加上全球經濟景氣之走勢,以及國際大型企業對資訊科技相關之投資,可以看出企業在現階段經濟發展不明確的情勢下,短期內仍將不會有大幅度資訊科技投資,企業對於各項預算與採購計畫亦持觀望態度居多。因此估計在2002年的下半年,全球資訊科技支出將無明顯成長之跡象,而維持在持平的狀況(見頁298表一)。
然而隨著企業業務不斷地進行、知識經濟議題的醞釀、經濟景氣回溫,以及資訊科技相關技術與設備之演進與汰換需求下,2003年的資訊科技支出將顯現出溫和成長之現象,預計在2003年下半年將更較為明顯。而其中硬體支出成長力道將低於軟體與資訊服務(IT Service),資訊服務將成為未來資訊支出主要項目之一。
下半年景氣緩步成長
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針對國內各資訊科技產業經理人調查,可以明顯看到台灣廠商對於景氣看法不管是第三季或是第四季,有超過半數以上的廠商認為景氣會緩步成長,看壞未來的業者僅有3%左右(見頁298表二)。
對於接單的情形來看,台灣廠商對於未來之看法不管是第三季或是第四季,同樣也有超過50%以上的廠商認為接單情形會緩步成長,而認為未來會變壞的業者僅有3%~4%。
總體而言,台灣業者對下半年經濟景氣看法與接單情形大都普遍表示樂觀,而且第四季更甚於第三季﹔對於2003年的看法,則普遍認為產業景氣將會有更為明顯之復甦跡象。
2003年景氣復甦
總和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全球資訊科技支出,以及台灣廠商對未來景氣與接單相關資料,再根據針對台灣資訊科技五大產業所進行之研究與產銷調查,可以清楚看到各產業在2002年明顯地擺脫經濟不景氣之陰霾,其中又以資訊家電(IA)產業與半導體(IC)製造業是台灣科技產業中復甦力道最強勁之產業(見表三)。就下半年各產業來看,總體而言,第四季的表現又普遍較第三季亮麗。
展望2003年,台灣各產業與重點產品之成長率將大都超過全球與台灣經濟成長率的數倍以上,而主要產品之全球市場占有率也都將節節上升,使得資訊科技產業之整體表現對台灣經濟成長帶來更明顯之助益。(作者詹文男為資策會MIC主任、葉永泰為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