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現任安法診所院長王桂良和幾位企業家合作,開設國內首家預防醫學診所,也在台灣醫療市場上開闢新的疆域。
倡議保健觀念,安法診所並不是第一人,但卻是國內首見制度化的預防醫學診所。「安法診所是國內第一家制度化經營預防醫學的醫療院所,」西園醫院預防醫學科召集人梁啟超說。
安法診所訴求的對象不是「病人」,而是「非病人」,這些非病人期望能「活得健康、活得愉快」,因而接受了安法診所推動的醫療行為。
走上預防醫學之路,是王桂良在行醫過程中的一個領悟。
小兒外科、家庭醫學醫師出身的王桂良,原本可以安逸地在醫院做一輩子,但在行醫過程中,他發現自己一直在做補救的工作。「真的得了什麼病,只能被動地治療,」王桂良說。
降低人體生病的機會
他思考解決之道,決定從預防著手。「降低人體生病的機會,就達到目的了,」王桂良又說。
從「預防重於治療」的保健概念著手,定位為指導現代人經營個人的身體健康,讓非病人維持身體最佳狀況。「活得久,也要活得好,」安法診所副院長陸正鋒說。
抗衰老、更年期、動脈硬化等治療以及醫療減肥,是安法診所的四大治療重點。
安法為非病人量身訂作一套健康管理方法,制訂個人的飲食、運動、營養計畫,照表實施,讓人體維持最佳狀況,除了身強體健,活力充沛,還能提高人體自然免疫力。
預防醫療的第一步是個人身體檢測,安法診所的檢查項目包括血液基礎檢驗,以及荷爾蒙、過敏原、毒性金屬含量、器官危險因子評估等等。這種一般治療醫院無法兼顧的部分,安法做得很細膩,但是,非病人付出的代價也很高昂。
安法的營收很穩定。精密檢查評估身體的診療費為新台幣5萬元,一年的診療費為28萬元。「安法診所成立第三年,營收已經是第一年的240%。安法成立第三年,就已損益兩平,」王桂良說。
這樣的醫療經營模式,為安法診所帶來每年超過新台幣1.2億元的營業額及10~15%之間的毛利率。
即使2000年起連續兩年,安法的營收沒有突破性的成長。「保守估計獲利率超過10%,」陸正鋒說。
就是因為獲利穩定,因而引發同類型醫療院所競相投入。同屬貴族等級的善能泉、西園醫院都可以提供類似的服務。
國內預防醫學的市場究竟有多大?醫學界保守估算至少超過100億元。「每人每年平均花費1000元於健康食品,可以算出預防醫學的市場胃納,」梁啟超說。
但是,也有部分國內醫學界人士對安法診所推行的預防醫學、抗衰老的診療模式,有著不同的見解。
有人認為國內預防醫學的健檢方式像算命,信不信在人。「依血液樣本圖看人的健康狀態,就像算命師看八字解命一樣,」一位國內知名的腫瘤科醫生說。
能不能確切地掌握人體健康狀況,在醫學界仍眾說紛紜,但愈來愈多同類型診所競相投入,卻是不爭的事實。
預防醫學成為主流醫學
國內愈來愈多醫療院所投入,「表示預防醫學已經是主流醫學了,」王桂良說。
預防醫學是在民眾沒有症狀的情況下,找出危險因子,提出積極性的預防及保養措施。「這才是醫學界追求的目標,」實諾預防醫學諮詢中心洪作行院長說。
成立才兩年的實諾預防醫學諮詢中心,第二年的營業額較前一年度成長50%。「如果景氣好轉,投入預防醫學,保養自身健康的民眾會更多,」洪作行說。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愈來愈多業者投入預防醫學的領域,卻相對有利。因為,隨著市場上的競爭,價格下降,使消費者可享有更低廉的價格。
愈多同類型的診所投入預防醫學市場,但王桂良並不害怕競爭,「炒得愈熱愈好,」王桂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