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29歲的張志祺,是訂閱數高達67萬的知名youtuber,也是設計公司「簡訊設計」的共同創辦人,更是年輕世代中重要的KOL。到底張志祺如何實踐「改造社會」的理想,一邊又能賺錢?
YouTube頻道「志祺七七╳圖文不符」中,總穿著一身黑衣的張志祺,每天晚上都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帶大家了解一則時事。
除了是大眾熟悉的youtuber以外,張志祺其實是資訊設計公司「簡訊設計」、懶人包始祖品牌「圖文不符」的共同創辦人。靠著強大的資訊設計力,讓總統蔡英文、台北市長柯文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等知名人物都曾與他合作。
從一間設計公司老闆到觀看次數破億youtuber,這一切都源自於張志祺想要彌平社會上的資訊落差的理念,到底張志祺如何實踐「改造社會」的理想,一邊要又能賺錢?
天下文化最近推出新書《歡迎來到志祺七七》,透過張志祺的生命故事、創業歷程等,帶讀者了解他如何「一邊賺錢,一邊改造社會」,而張志祺也接受《遠見》專訪,暢聊四大創業心法:
心法一:要認真把新創當成事業來看
「想做新創,要認真的把它當成一個事業來看,」張志祺解釋,在開始一個新創時,創業者需要思考自己只是想要一些話題,還是一個商業模式?若只是一個話題,或許可以短時間達到,但若要變為一個事業,就要好好地鑽研商業模式是否能夠成功。
以「簡訊設計」「圖文不符」舉例,公司以雙品牌模式運行,透過簡訊設計接商案,其獲益能讓圖文不符投入社會回饋,而圖文不符品牌下的懶人包、志祺七七頻道,則會幫助建立品牌形象與聲量,進而為簡訊設計帶來更多客源。而商業模式也會依據營運狀況進行調整,達成一邊改造社會,一邊賺錢的目標。
心法二:從「我」到「我們」,團隊分工合作
張志祺認為,走上新創的人通常都較具有野心,做事能力強、效率也高。然而,就算是一個效率200%的人,在一個十人的團隊裡面,可以讓團隊像是有11人在做事,但當事業擴大時,若很多事情卡在一個人身上,只要一個禮拜其中一個工作天缺席,代表其他九個人,每個人都將減少20%的效率,整個公司其實少了1.8個人力。
張志祺過去在團隊中也身兼客戶經理、設計等斜槓角色,一肩扛下多重任務,相信自己只要熬夜努力一定做得完,但是事與願違,反而浪費了所有人的時間。張志祺表示,要相信團隊,並懂得欣賞團隊的才華,「需要有一個從『我』到『我們』的思維,要將關注的角色從自己變成我們這個群體。」
心法三:保持謙卑,結交更多朋友彼此學習
張志祺也點出保持謙卑的重要性,他說:「你要覺得自己不怎麼樣,關注的事情就會是我需要誰的幫忙,朋友才會多。」
張志祺以自己舉例,橫跨多個領域的他,在設計、行銷圈等都結交了眾多朋友,而保持謙卑的態度,能夠讓他與朋友分享彼此成就,更能互相學習。
心法四:先定義成功KPI,醞釀至少二、三年
現今,許多人做youtuber,心中會想著要爆紅,但終究只有少數人才會真正被看見。張志祺說:「爆紅是天機,是你不可預測的事情。」他認為,做事不是一蹴可幾,需要將時間納入考量。
志祺七七以自創YouTube頻道舉例,花了兩年多時間,達到67萬的訂閱數,這意味著,成功需要醞釀至少兩、三年的時間。而一開始決定創建頻道時,張志祺就設立了兩年的停損點。
張志祺更點出設立成功KPI的重要性。他引述比爾蓋茲的母親,瑪麗蓋茲的一席話:「每個人都要先定義自己的成功,才有追尋到的可能」,設立KPI重點不是在於能得到什麼,或達到什麼,而是過程中,自己成為怎樣的人。「當你願意這樣去想它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的挫折會變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