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新北工業區全面立體化,打造立體經濟學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0-10-07

瀏覽數 86,200+

圖 / 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 108年10月全國首發通過10件申請案。
圖 / 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 108年10月全國首發通過10件申請案。

擁有400萬人口、超過27萬家公司行號、逾2萬家工廠的新北市,是全國第一工商人口大城,便利的交通以及完善的產業基礎設施,成為許多廠商在臺投資的首選,加上新北市府團隊積極推動工業區立體化方案不遺餘力,不僅帶動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環境整體服務機能,更是加速落實每個新北市民安居樂業、在地就業及在地就養的想望。

新北市工業區寸土寸金,因此企業在轉型升級時,往往首先面臨缺乏足夠空間可運用的困境,然而新北市境內雖然約有80個都市計畫工業區,卻僅有土城、樹林及林口等3處,適用原中央推動的工業區更新立體化方案,因此侯友宜市長於108年1月3日參加上任後第一場行政院會時,立即向中央爭取工業區立體化方案擴大適用至一般都會工業區,並且隨即於108年2月前完成轄內工業區現況環境盤點。在經濟部在4月26日公告立體化方案後,新北市府也立即公告立體化施行細則,並進入審議階段。最後在7月2日率先全國公告「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並於7月5日開始受理申請,積極推動以多元容積獎勵措施,鼓勵廠商活化產業用地及提供公益回饋空間的新北工業區立體化方案。

結合公益與服務性設施再造,打造安居樂業生活圈

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容積獎勵措施中,亦鼓勵業者積極留設開放空間及能源利用,也期許業者能積極結合地區公共服務、公共運輸等規劃,優化周邊環境整體服務機能。如科定企業、夏姿服飾等企業更將設置或搬遷營運總部至新北,透過展示、展演空間的設置,企業達到傳遞品牌精神與美學效果,以城市行銷,強化地方整體發展競爭優勢;而像是華固建設、環通投資及中隆建設等開發單位,更分別於新莊區及土城區兩處捐贈公共托育、育成中心、活動中心等設施,以加強服務周邊地區居民公共需求;另外,針對新北未登記工廠搬遷輔導需求,立體化方案方案更可透過業者以捐贈產業空間,與市府合作提供中繼廠房,積極解決新北業者臨時用地需求。

自108年7月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實施至今,已審理通過37案,為全臺審理案件通過數最多的縣市,申請土地面積高達14.49公頃,新增加總樓地板面積12.92萬平方公尺,整體投資金額為316.36億元,預計可提供約1萬8,000個就業機會,創造1090.32億元產值,成績領先全國,然而侯友宜市長不以此為滿,他將繼續帶領市府團隊,以行動力積極協助投資廠商落實在新北的發展計畫,為市民塑造嶄新的新北都市面貌及現代化都市機能。

多管齊下,解決產業臨時用地問題

據了解,在方案推動前,新莊北側知識產業園區已開始標售土地,但不少廠商卻躊躇不前,對投資有所疑慮,經「都市計畫法新北市施行細則」及「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發展方案」公告實施,新北市府立即於108年7月赴各工業區辦理15場以上的說明會,協助企業申請並加速投資障礙排除,積極引導企業透過工業區更新帶動區域發展,有效解決產業用地需求,進而吸引廠商投資意願大幅提升。

目前新莊北側知識產業園區已有10家廠商成功申請立體化方案,包含科定企業、先鋒高分子、台通光電、夏姿服飾、茂旭等多家知名業者,投資金額總計超過50億元,預計可提供將近4,000人就業機會,創造超過240億的產值。

在此之前,新北市府與民間合作共同組成「新北市工廠安遷輔導服務團隊」,透過工業區立體化方案以容積獎勵的方式,鼓勵業者捐贈產業空間,與市府合作提供中繼廠房,同時也和私有產業園區地主、工業區立體化廠商合作,共同簽訂工廠安遷輔導合作備忘錄,以相較市面行情更優惠的價格出售土地,或是採預售、出租標準廠房的方式讓業者進駐,多管齊下解決產業臨時用地問題。

新北市經發局長何怡明指出,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不只解決產業用地不足問題,同時也讓產業多元化,增加新北招商成績。像是許多知名企業不僅在新莊北側產業圈區設置營運總部,並且開拓文創、設計產業與品牌經營等發展項目,將此地打造為高就業、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聚落及人才培育基地。

產業發展配合TOD導向模式,帶動新北產業轉型升級

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中,最大亮點為設立營運總部給予5%容積獎勵,期望企業根留台灣凝聚研發能量,且透過企業總部整合多方資源,像融程電訊公司將於三重佈建全球首座工業 5G+4.0示範工廠,導入智慧產線全自動化系統升級,打造智慧工廠;而長駐土城楷燁股份有限公司原主要作整體線材的設計及組裝加工,並規劃提升產業量能,從TFT LCD、太陽能、LED跨足到半導體產業研發與生產各種產品,以增加公司產線產能及並促進公司永續經營,最終達到產業轉型之目的。市府除了立體化方案的推動之外,還結合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也就是在交通樞紐地區配合周邊重大建設積極發展,如「捷運三環三線」、「都更三箭獎勵」、「新莊泰山塭仔圳地區市地重劃」、「新莊北側知識產業園區」、「新北科技園區」、「大汐止經貿園區」等計畫之進行,另外更結合公私部門力量,通力合作打造現代化智慧園區,像是遠東通訊園區Tpark、遠雄U-town、宏匯廣場、興建中的思源i-Tower、中華工程土城AI智慧產業園區,以及新北市政府自行打造的新店寶高智慧產業園區等,這些智慧園區的具體實踐,是新北市產業發展的「硬基礎」,再因應智慧城市而生相關的輔導政策,如帶領智慧產業出口拓銷、建立智慧產業平台等措施,則屬於「軟實力」的加值。

侯友宜市長表示,新北市未來的產業、經濟將強調打造「智慧產業園區」的前瞻城市發展願景,期望藉由提供優質的產業發展環境及居住生活環境,展現地方政府推動相關建設的決心與魄力,給予投資廠商進駐發展的信心。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

結合公益與服務性設施再造,打造安居樂業生活圈

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容積獎勵措施中,亦鼓勵業者積極留設開放空間及能源利用,也期許業者能積極結合地區公共服務、公共運輸等規劃,優化周邊環境整體服務機能。如科定企業、夏姿服飾等企業更將設置或搬遷營運總部至新北,透過展示、展演空間的設置,企業達到傳遞品牌精神與美學效果,以城市行銷,強化地方整體發展競爭優勢;而像是華固建設、環通投資及中隆建設等開發單位,更分別於新莊區及土城區兩處捐贈公共托育、育成中心、活動中心等設施,以加強服務周邊地區居民公共需求;另外,針對新北未登記工廠搬遷輔導需求,立體化方案方案更可透過業者以捐贈產業空間,與市府合作提供中繼廠房,積極解決新北業者臨時用地需求。

自108年7月新北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實施至今,已審理通過37案,為全臺審理案件通過數最多的縣市,申請土地面積高達14.49公頃,新增加總樓地板面積12.92萬平方公尺,整體投資金額為316.36億元,預計可提供約1萬8,000個就業機會,創造1090.32億元產值,成績領先全國,然而侯友宜市長不以此為滿,他將繼續帶領市府團隊,以行動力積極協助投資廠商落實在新北的發展計畫,為市民塑造嶄新的新北都市面貌及現代化都市機能。

(新北市政府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