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港、比、荷皆傳出二度染疫,陳時中:流感化可能性愈來愈高!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0-08-26

瀏覽數 31,850+

圖/衛福部長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圖/衛福部長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香港出現首例二度感染新冠肺炎個案後,荷蘭和比利時也傳出再度感染病例。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這符合新冠肺炎流感化的要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冠肺炎流感化可能性愈來愈高,但現在就將新冠肺炎定調流感化仍言之過早。

陳時中說,疫情甫爆發時,學界對疫情發展就出現「兩派論戰」,一方認為會流感化、新冠病毒與人類長期共存,另一派認為與SARS型態類似,朝高致死率情況發展,目前看起來前者可能性較高,所幸台灣流感經驗豐富,接種疫苗、衛教防疫都在可模擬範圍中。

黃立民說,判斷是否流感化須符合二大要點,一為自然感染免疫力未能持續一到二年,二是施打疫苗後保護力是否有限。新冠肺炎疫苗尚未問世,現在難以將新冠肺炎定論為流感化,但從香港出現二次染疫患者來看,確實符合流感化其中一個要點。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冠肺炎若定調流感化,就需針對診斷、藥物、疫苗好好準備,我國正朝此方面計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研究團隊24日表示,發現全球首宗人類重複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病例;一名年輕患者首次確診後四個多月再確診,兩次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

荷蘭廣播基金會24日引述病毒學家吉柏曼斯談話表示,再次感染的荷蘭人是免疫系統較弱的年長者,因經過基因檢測,兩次感染病毒略有不同,吉柏曼斯認為再度感染是預料中的事,「這不會讓我緊張,我們得看這種情況是否經常發生。」

比利時病毒學家范朗斯特則告訴公營蘭德斯廣播電視台,比利時一名女性今年3月確診新冠肺炎,6月二度感染,這顯示患者在第一次感染時產生的抗體,不足以抵抗不同的病毒變種,目前不清楚二度染疫案例是否很少,或有人在康復六至七個月再度感染。

本文轉載自2020.08.26「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