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風和日麗下的彰化農田,看著青農們樸實的臉龐、勞動的雙手,縣長王惠美很肯定:「我以媽媽的心情,播種一個好環境,歡迎孩子們能夠回到彰化來。」強打「彰化優鮮」品牌幫青農行銷優質農產品,相信未來青年返鄉勢必成為風潮。
創辦「彰農學堂」,「彰化優鮮」網購突破既有框架
縣府109年創辦「彰農學堂」,傳授專業知識及資訊,鼓勵青年投入農業,建構年輕化的活絡農村,並配合農委會推動設施型農業,提升防災與高品質蔬果生產效能。
「媽媽們總是希望孩子在身邊,在這片土地上付出,整個大家庭一起努力。」王惠美瞭解青農們用小眾方式做行銷,力有未逮,因此只要農產品符合三章一Q(有機、優良、產銷履歷、QR Code),縣府就會幫忙將產品整合在「彰化優鮮」平臺,共同在小三美日、momo、Yahoo、全聯、楓康、百貨公司等電商通路平臺進行整合行銷,「『彰化優鮮』一定能打通生鮮市場通路,前景看好。」王縣長眼瞳中閃耀著光芒,如同一心盼著孩子能發光發熱的母親,做孩子一輩子的支持者。
花農周家宏:為生活注入綠色療育感,提升價值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的周家宏,是田尾鄉瑞楓花卉農園第二代,開發出3吋小品盆栽市場,創造千萬年產值,獲頒第三屆百大青農,「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回鄉,正是實踐夢想的起點。
「在臺北時,我就對創業有興趣,但找不到文化的根。」103年回來,參加彰化縣政府辦理的青農講習後,決心要改變經營模式,增加銷售方式的多元性,這兩年更致力做到B2C,透過社團體驗、文創觀光DIY活動,跟消費者直接面對面,引導大家認識植物特性,開拓新的販售管道,並以企業經營模式進行分工生產,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多元盆栽,提升品質;不僅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同時提升了成就感,希望未來進軍國際市場,「盆栽讓生活處處充滿療癒感」,求新求變,彰化就像是能容納百川的母親,讓每件喜歡的事足以生根,永續經營。
果農許宏賓:突顯差異化優勢,專注開發躍向藍海
為了在年邁母親身邊盡孝,許宏賓從城市回到埤頭故鄉,秉持生物科技研發與食品營養的專長,將家中休耕的農田活化,開始栽種具高營養價值的桑葚,「舊濁水溪的黑土壤最肥沃,桑葚色黑、果粒碩大飽滿。」這位全國首屆百大青農得主眼裡閃爍著光芒。樂農發休閒農場種植面積擴展至今共1.1公頃,800棵桑樹,傾力替非主流水果的桑葚打通多元出路,面對縣府推動「彰化優鮮」品牌,許宏賓豎起大拇指:「真棒!」
縣府創辦「彰農學堂」,從栽培、生產技術、行銷課程、初級加工廠、安全農業認證、網路平臺等都能提供農友多方協助,認證過的三章一Q產品在市場裡突出差異化優勢,再透過「彰化優鮮」品牌成功「傳遞行銷的價值」。有了平臺協助,許宏賓不僅能專注於前線的生產、加工,更陸續開發出桑葚葉茶、桑葚果乾、桑葚醋等,將農作的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蛋鴨農吳鴻基:擴展鴨蛋市場,用心看得見
往昔在臺北擔任五金加工廠廠長的吳鴻基,幾年前返鄉照顧年老的雙親並接手養鴨家業,發現鴨蛋雖然營養價值高,但因腥味重,市場只在中秋、端午因應蛋黃需求才有較多的訂單,因此決定與中興大學產學合作,在飼料中嘗試加入益生菌,發現蛋鴨不只更健康、鴨蛋也無腥味,就此打進生鮮市場。
吳鴻基經營福華畜牧場,獨創了非開放式的架高禽舍,不僅有效減少與候鳥的接觸,也阻絕了鴨糞等汙染物殘留,降低疫病風險的同時,也讓他度過數次禽流感疫情,並因此榮獲「模範農民」的殊榮。吳鴻基由衷感謝縣府創辦「彰農學堂」提供多元的課程與訓練,幫助他順利擴展事業,今年初更一舉推出自創品牌「鴨禮山大」,與縣府合作發表、販售,並委託芳苑鄉農會行銷,同時推廣鴨蛋做的蛋塔、蛋糕,更供應知名品牌老楊方塊酥鹹蛋黃,就連出口皮蛋、鹹鴨蛋至新馬、美加等地都很受華僑喜愛,前景看好。
俯瞰彰化大地,翠綠、鮮黃、紫紅的農地一片片,宛如錦繡織毯,綻放著青春活力,看著青農朝氣蓬勃,向心力凝聚,王惠美由衷感動:「越多青農投入、注入活力,就讓城市更具創意,也讓這片以農立足的土地越發溫柔與友善,相信『彰化優鮮』打通生鮮市場通路以後,大家庭生命力也將更旺盛,路,更寬、更廣。青農返鄉、翻轉彰化,你看得見!」
彰化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