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血壓得分
✓測血糖得分
✓吃得健康得分
✓經常運動得分
當保險遇上科技,風險保障之外,也能做到健康管理。
南非一家保險公司結合穿戴式裝置,將保單客戶的日常運動、飲食、健檢等數據兌換為任務點數;他還拉上運動、零售、食品、娛樂、航空等業者一起合作,讓積分卡中的累積分數,能拿來兌換有機商品、運動設備,甚至旅遊機會。
這個「互動保單」形式推出後大受歡迎,吸引了超過150萬名客戶,還從非洲大舉擴展到歐美、亞洲地區。
這家傳奇保險公司正是Discovery,2000年才進軍壽險業,卻因結合科技、創新保險價值而顛覆整個產業。
為什麼Discovery能異軍突起?
「Discovery讓保險業從保障的角色,增加了追求長期健康的陪伴角色。」南山人壽產品發展暨精算功能副總經理陳維新觀察,保險理賠與健康程度息息相關,隨著長壽時代來臨,保險業不應只是賣完保單就結束,而是透過數據,變身「健康管理師」,做全面性健康照顧。
現在,這股「互動保單」旋風正吹向全球保險業。
美國擁有156年歷史的人壽保險公司John Hancock,推出結合穿戴式裝置的保單,只要上傳健康數據,就有機會獲得保險折扣或保額調整;日本損保向日葵生命保險(SOMPO Himawari Life)也因有血糖數據加持,推出全世界第一款線上糖尿病保單,讓已罹病的糖尿病患友有機會投保。
在臺灣,這種「互動保單」被稱為「外溢保單」,加入預防機制,透過「愈健康愈值錢」的設計概念,鼓勵被保險人以自我檢視及降低風險的方式獲得額外的保費減免或回饋,既能激勵保戶培養良好習慣,又能降低保險業者理賠率,還減少了社會醫療的支出。
因搭上保險新概念與穿戴裝置熱潮,去年外溢保單件數年增2萬6935件,保費收入更大增823%,熱賣程度為保險業注入一股創新強心針。
三大趨勢 外溢保單助攻保險業變身
在新科技推動下,全球壽險業正進行一場數位轉型後的寧靜變身。原有的保險價值鏈面臨「保險科技」變革:包括產品研發、銷售、核保、理賠、客服等皆融入科技元素,運用如穿戴式裝置、連網裝置、AI模組與數據分析等來設計新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為保戶帶來全新體驗。
其中,又以外溢保單明顯為保險業帶來價值化、分眾化、風格化三大趨勢。
趨勢一:從事後理賠走向「事前預防」
外溢保單的設計全指向一個目的:鼓勵健康。不同於過去的保單重點在風險事故發生後的理賠,以穿戴式裝置為基礎來發展的外溢保單,能即時記錄個人健康指標,還能時時監測預警,外溢重點在愈有健康意識、擁有健康數據,就能獲得額外效益,屬於防範疾病於未然的概念。
例如,南山人壽與 Garmin、法國再保險集團 SCOR Global Life合作推出「BAM活力洋溢App」,能透過五大健康指標包括步數、動態卡路里、BMI、靜止心率、睡眠時數,每週估算出生理年齡減齡成果,鼓勵民眾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培養自主健康管理能力。
「保險公司都是希望顧客健康、長壽的,」陳維新指出,從成本面來看,保戶若不注意健康,愈長壽、理賠率愈高,外溢保單能鼓勵保戶自覺性在運動與飲食的習慣上持續自我管理,一旦更健康,理賠就能往後延或是不須理賠,對雙方都有好處。
趨勢二:從大眾走向「分眾」「分群」
數據來源多元化,愈能了解不同族群間的行為與需求,促使保單設計趨向「分眾」「分群」。以糖尿病為例,過去在大數法則下,罹患糖尿病患者幾乎沒有機會買健康險保單,但隨著利用App定期監控血糖的可能性變高,糖友保單得以問市。
像是,南山人壽推出「Hold助糖定期醫療保險」,獨家創新加入行為指標,讓持續記錄血糖、運動、飲食紀錄與定期量測糖化血色素的第二型糖友能享有住院、手術醫療、門診醫療保險金及意外保障,補足糖友基本醫療保障缺口;若數值維持在一定範圍內,還能獲得最高10%保費的減免。
隨應用數據增加,陳維新觀察,未來還能更聚焦在其它健康險、失智險、長期照顧險的保單上,讓保戶依需求有更多選擇。
趨勢三:從保障為主走向「Eco System」
科技也讓跨業合作更容易,讓保險也不再只是保險。Discovery以保險公司為核心串成生態圈的模式開始在全球發酵,強化數位消費者連結,建構生態圈成了新興戰場。
「生態圈是保險業一定要走的方向,」陳維新分析,國外保險業已經發展成為醫療生態圈,涵蓋健身中心、藥局、醫美、醫院合作;Discovery更將生態圈經營成一種Life Style,吸引著重健康概念的族群,從保障一路融入健康、生活樣態的經營。
外溢保單猶如開啟全民健康照護的一扇窗,讓保險業從事前預防、微疾病照顧到事後保障都能一路滿足外界各階段人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