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來第一次,香港當局以疫情為由,禁止「六四燭光晚會」,但仍有大批香港民眾走上街頭,以遍地開花的形式悼念六四死難者亡魂。這項禁令,正值中國企圖利用美國種族騷亂來擴大國際影響力、透過港版國安法收緊國內控制之際,香港人的集會與言論自由已走入不確定階段?
即使31年過去,香港人從來沒有忘記六四。
「當其他人都忘記,香港人會記住天安門」,紐約時報特別製作的六四圖片回顧時如此形容。但隨著中國強推港版國安法、香港當局今年禁止六四紀念活動,意味著在中國強化對香港的控制之下,香港的自由已進入一個不確定階段。
每年的這一天晚上,都有成千上萬的香港人在維多利亞公園聚集,點燃蠟燭,呼籲為六四亡者和受害人伸張正義,高呼反對中國一黨專制等口號。但,今年卻是1990年以來第一次被禁止舉行。
儘管如此,香港人仍無懼警方禁制,6月4日晚間陸續進入維多利亞公園準備參加晚會,同時,更多人在屯門、觀塘、尖沙咀等多區聚集,並點起蠟燭,讓六四燭光「遍地開花」。
幾天前,香港警方以防範新冠疫情為由,禁止今年的守夜活動,任何違反規定的人都可能被處以監禁和罰款。集會召集人認為,當局這項禁令是出於政治考量。事實上,香港相當成功地抑制了新冠疫情,在這個750萬人的擁擠城市中,只有不到1100個確診病例、4例死亡。
隨著疫情趨緩,香港人的大部分作息已恢復正常,學生重返學校,街道和公共交通也恢復昔日擁擠。雖然有一些零星病例,且仍未開放外國遊客入境、禁止八人以上的聚會,但海灘、酒吧和健身房等人潮聚集的場所早已重新開放。
香港警方強硬壓制下,遊行規模變小
紐約時報指出,即使疫情中斷了反送中抗爭,但並未平息香港人的憤怒,近期的反國安法抗議活動再度吸引數千人參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參加遊行的人數遠遠低於去年反送中的規模。」
紐約時報分析,香港警方越來越強硬的做法,可能已讓許多示威者怯步。但與此同時,過去被視為激進的「香港獨立」呼聲,在近期示威活動中也變得更普遍。
過去30年的六四紀念活動,一直是香港作為民主法治城市的標誌性事件,也是中國領土上唯一可以容忍的大規模遊行示威。自1990年以來,香港每年舉辦燭光晚會,無論暴雨、酷暑等天候考驗,都無法阻擋成千上萬香港人點燃燭光、悼念亡魂。
去年,隨著反送中運動升溫,六四燭光晚會的參與者更超過10萬人,成為歷來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幾天後,一百萬人上街遊行,要求撤銷引渡條例,卻也挑動了中國當局政權維穩的敏感神經,進而透過港版國安法、國歌法等措施,加強抑制香港抗爭。
中國大外宣:強力宣傳美國暴動,還擊反送中運動
隨著中美角力持續升級,香港更成了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的棋子。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把推動港版國安法視為維護國家主權之必要,美國總統川普則將其視為對香港自治的侵犯,進而制裁香港。
為了反擊美國,中國近日透過官方媒體展開「大外宣」,強力報導美國連日來的種族暴動,發布大量美國城市火光熊熊的圖片,企圖凸顯川普對抗議者使用武力威脅,用意就是反擊美國對中國過去鎮壓香港示威活動的批評。
截至6月2日,標籤為「美國暴亂」的話題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占據熱搜榜,閱讀量達19億次,討論帖子超過37.8萬條。其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是「川普要求動用壓倒性執法力量」。
而去年,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曾將香港的示威活動描述為「美麗的風景線」;如今,美國暴力衝突的圖片,在中國網路上散播開來時,也配上了「美麗的風景線」標籤,以示反擊。
紐約時報指出,禁止燭光晚會之際,中國企圖利用目前美國發生的暴動,拓展全球性的影響力,以及強化國內對習近平政權的維繫,而香港的自由已進入一個不確定階段。
香港在東方與西方、自由主義和專制秩序之間,曾開闢出一塊中間地帶,如今,面對美國、中國都不再將香港視為自治區,曾擁有集會和言論自由的香港,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