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創業伯樂王雪紅發現第二匹千里馬卓火土

江逸之
user

江逸之

2002-01-01

瀏覽數 22,250+

創業伯樂王雪紅發現第二匹千里馬卓火土
 

本文出自 2002 / 1月號雜誌 第187期遠見雜誌

台灣科技界奇女子威盛電子董事長、宏達國際電子董事長王雪紅再度施展「以小搏大」的創業傳奇,只不過這次創造奇蹟的主角從威盛電子總經理陳文琦,變成宏達國際電子總經理卓火土,明星產品則從晶片組變成PDA(個人數位助理)。

王雪紅藉著知人善任的領導魅力,在台灣陽盛陰衰的科技界中,建立起龐大的威盛集團。九年前,王雪紅慧眼獨具地挖到陳文琦這塊寶,一手將威盛從一家資本額新台幣500萬元的小公司,跳躍式成長到目前資本額近100億元的規模,並且以小蝦米力抗大鯨魚之姿,搶占英特爾所獨占的晶片組市場。

四年前,知人善任的王雪紅挖掘到原先在迪吉多擔任電腦工程處處長的卓火土,授權卓火土領軍宏達國際電子,進軍PDA及Smart Phone(智慧型電話)市場,四年內再度上演「以小搏大」的精采戲碼。醜小鴨的宏達終於變成天鵝,躍上世界最大的PDA代工廠寶座。

2001年4月24日宏達龜山新廠落成啟用典禮是卓火土正式面對媒體的處女秀。在典禮最後的合照時,細心的媒體記者開始注意到宏達董事長王雪紅身邊這位沈靜、有點羞怯的總經理卓火土。甚至於有人悄悄地問旁人「他是誰?」他就是王雪紅四年前在迪吉多挖掘的研發奇才——卓火土,也是繼威盛總經理陳文琦之後,王雪紅的第二匹千里馬。

宏達在全球PDA市場的舉足輕重地位,由2001年4月24日的桃園龜山新廠落成啟用記者會中,全球資訊界的冠蓋雲集盛況可一窺端倪。資本額12.76億元的宏達,竟然能夠邀請到英特爾無線通訊暨資訊產品事業群副總裁Ronald J. Smith、微軟可攜式平台事業群副總裁Ben Waldman、康柏全球採購副總裁Jack Baikie,及康柏電腦台灣區董事長何薇玲、英特爾台灣區總經理吳惠瑜等重量級人士到場觀禮,顯見資訊界三大巨頭對於宏達國際電子的重視程度。

短短的四年內,卓火土所領軍的宏達,不僅轉虧為盈,從1998年每股虧損4.1元,翻紅到2001年7.5元,過去三年業績年平均成長300%,將上看營收新台幣150億元的目標(見頁128表一),更成為世界最大的PDA代工廠,並且與惠普(HP)、卡西歐(Casio)等國際大廠平起平坐,成為微軟最重要的三大Pocket PC(口袋型電腦)合作伙伴。

貌似鄰家老爹的卓火土人如其名,沒有科技人英氣勃發的外表,但卻有一顆永不停歇的企圖心,他永遠想做世界一流的產品。卓火土在離開工作二十多年的迪吉多大溪廠後,以四十七歲的高齡創立宏達,憑藉著追求卓越的熱忱,與董事長王雪紅的完全授權,卓火土帶領宏達打敗許多資訊大廠,獨家取得康柏的iPAQ訂單,打下全球Pocket PC半壁江山。

根據IDC(愛迪西市調公司)的統計,2001年全球PDA市場規模將可達到一千五百八十九萬台(見頁128表二)。微軟亞洲區嵌入式系統事業群OEM(原廠委託製造加工)事業部資深副總經理吳勝雄指出,Pocket PC已經在全球售出超過兩百萬台,「其中宏達為康柏代工就占了一半(一百萬台)。」

宏達國際電子與微軟的「親密」關係,除了為宏達國際電子打下Pocket PC第一大代工廠的江山外,也拓展微軟的WIN CE作業系統的2001年24.2%市占率,逐步拉近與Palm OS的差距,預估2005年WIN CE的全球市占率首次超過Palm OS。(見頁128表三)

卓火土的默默耕耘,成就自己事業的另一個高峰。在為康柏設計與量產口袋型電腦iPAQ打響宏達國際電子的名號後,iPAQ在短短一年之內銷售超過一百萬台的炫麗成績,也將兩個HTC推向國際舞台,一個是宏達國際電子(HTC),另一個則是總經理卓火土(H.T. CHO)。

雖然,卓火土目前已經是宏達國際電子總經理,逐漸從過去實驗室的工程領域,邁向企業經營之路,但踏實、執著與追根究柢的工作原則,卻絲毫未改變,每天還是在四面無窗的密閉辦公室裡,專注於工作到深夜,毫無知覺夜已深。

遇見研發天才卓火土

科技界創業奇女子王雪紅,不僅善於識人,更會激發創業伙伴的潛在實力,並且提供伙伴恣意揮灑的空間,讓陳文琦、卓火土等一匹匹千里馬在各自領域裡馳騁,成就不凡的事業。

篤信基督教、現年四十三歲的王雪紅,早在九年前就已經注意到這位貌似鄰家老爹的迪吉多大溪廠電腦工程處處長卓火土,王雪紅一眼看穿了卓火土深藏在靦腆、樸實外表下的雄厚技術研發實力,以及追根究柢的執著工作信念;在王雪紅心中,已經立下一定要將卓火土這位技術研發高手納入旗下的宏願。

王雪紅靠著識才愛才、榮神益人的信念,從九年前一路召募到許多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協助她在科技界創業的道路上屢屢創造奇蹟。萬能的神已經恩賜給她威盛總經理陳文琦,創造出威盛以小蝦米之姿力抗大鯨魚英特爾的傳奇故事;無私的上帝再度恩臨王雪紅,讓她挖到卓火土這一塊深藏在迪吉多大溪廠的和氏璧,並帶領宏達國際電子再度上演Pocket PC「以小搏大」的精采戲碼。

卓火土既是技術研發天才,也是創業高手。

對於卓火土而言,宏達國際電子是他四十七歲創業的第一家公司。在科技界平均三十~四十歲的創業年齡當中,宏?集團董事長施振榮三十二歲首次創業、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三十五歲時創立台達電子;四十七歲創業的卓火土算是科技界老年創業的奇葩,大概只有年近半百回國接掌台積電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可以相比擬。

事實上,在此之前,卓火土從未想過要創業,甚至於卓火土規劃在迪吉多服務滿二十五年後光榮退休,但在迪吉多大溪廠轉賣給英業達的狀況下,卓火土投靠當時大眾電腦個人電腦事業部總經理王雪紅旗下。在王雪紅的激勵之下,卓火土終於邁向創業之路,並繳出年平均成長300%、EPS7.5元的亮麗成績單。

想做世界一流產品,是宏達獨霸全球PDA市場的主因。卓火土所創立的宏達國際電子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四年多的時間內,從一家沒沒無聞的小公司,蛻變成全球最大的Pocket PC代工廠,在於宏達國際電子董事長王雪紅的識才愛才,與總經理卓火土經營團隊的腳踏實地、專注作風。

王雪紅與卓火土的結緣甚早。1992年,任職於迪吉多大溪廠電腦工程處處長的卓火土,因為負責個人電腦的專案,與主機板廠商大眾電腦(當時王雪紅的姊姊王雪齡管大眾電腦的工廠)進行合作,在雙方合作期間,卓火土發揮技術研發的長才,屢屢解決工程師無法克服的工程技術問題。

雄厚的技術根基與責任感,讓大眾電腦個人電腦部總經理王雪紅佩服不已,也預留下日後創立宏達國際電子的伏筆。

但王雪紅這一等待又過了三、四年光陰,直到卓火土離開迪吉多,王雪紅終於將卓火土、周永明等迪吉多的研發精英網羅到旗下。

為了讓技術背景出身的卓火土,能夠有充分的發揮空間,王雪紅雖然身為宏達國際電子董事長,但對於公司的營運大權卻交由卓火土規劃。談到王雪紅,卓火土對於這位老闆,一直以「非常充分授權,市場眼光獨具,」形容與王雪紅的互動關係。

陳文琦也曾提過王雪紅是最有他父親王永慶經營長才的第二代。王雪紅對於卓火土的識才愛才,可以從2001年4月底宏達國際電子龜山新廠落成啟用典禮中可一窺端倪,王雪紅在回答記者的問題時,除了將宏達的成功歸功於神的恩典外,也將榮耀歸功於卓火土的經營團隊。

而在典禮後記者會,王雪紅刻意坐在台下,而由靦腆的卓火土與英特爾、微軟、康柏的三位副總裁共同主持記者會,將記者會的焦點移到卓火土身上,「一位董事長能夠將榮耀歸於總經理,王雪紅的帶人方法很獨到,」吳勝雄說,王雪紅把迪吉多時代沈浸在實驗室的卓火土,推向企業經營的第一線,直接面對媒體與大眾。

王雪紅給與卓火土充分的開發產品空間,卓火土的研發團隊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大展身手逐步打造世界第一的PDA大廠的夢想。

宏達創立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甚至於卓火土遭遇到連續兩年的虧損,但靠著永不服輸的堅定信念,卓火土及宏達還是不斷克服困難,終致成功。

把房子拿出來做抵押

雖然卓火土是設計奇才,宏達在1998年設計出第一台比Palm PDA更薄0.1mm的Pocket PC;但宏達經歷過連續兩年的營運虧損,面對2000年訂單不確定的狀況下,老實誠懇的卓火土,擔心這樣慘澹的營運績效,會對不起賞識他的王雪紅,2000年農曆年期間,卓火土拿著自己的房屋所有權狀,親自到王雪紅家中拜年,向王雪紅報告願意把住了近二十年的房子抵押,做為公司的營運資金,冀望王雪紅能夠繼續支持宏達發展Pocket PC產品。

看見卓火土願意將自己的房子抵押,並且如此誠懇又有責任感,王雪紅當下決定力挺卓火土到底,對卓火土說,「如果2000年底,宏達能夠轉虧為盈的話,那你就每週來上教堂禮拜。」王雪紅更加認定,宏達在這樣一位願意付出自己所有的財產,以支持產品開發的總經理卓火土帶領下,將會有耀眼的表現。

卓火土這匹千里馬在遇到伯樂王雪紅的知人善任後,決定放手一搏,全力衝刺在Pocket PC的開發工作。宏達憑藉著設計的嚴謹度與多項創新的設計,打敗國內多家康柏代工廠,成為iPAQ的獨家設計代工廠。iPAQ一上市後,立即造成市場中的一股銀色炫風,甚至於消費者願意排隊等待iPAQ,宏達的單月營收也扶搖直上。

不知是否是上帝的恩賜,還是卓火土與他的團隊努力,宏達終於在2000年底達成年度損益平衡的艱鉅目標,2000年稅前盈餘新台幣1.09億元、EPS1.21元;而卓火土也實現諾言上教堂做禮拜。

iPAQ大賣

iPAQ的市場大賣,出乎康柏與宏達預料,使得剛拿下康柏訂單的宏達消化不良,宏達緊急動員公司所有的資源,只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

原先康柏預估每月出貨量約為一萬台iPAQ,但宏達OEM營運部副總經理劉慶東看好iPAQ的市場潛力,決定零組件加倍備料,但實際上,市場上對於iPAQ的需求量遠超過康柏預估的十倍。

面對暴增的訂單,宏達面臨零組件供應嚴重缺貨的窘境,「雙手滿滿的訂單,但卻無貨可出,」是當時的最佳寫照,劉慶東形容。

宏達在2000年6月緊急成立採購大隊,由採購部門的員工提著皮箱直接到國外上游廠商採購零組件,以人工的方式搭飛機回到桃園中正機場,採購人員不入境、直接在海關將貨交給久等的宏達員工,飛車送回工廠生產線,而採購人員再度登機到世界各地購料。

甚至於2001年大年初二,宏達的生產線急需一批押在中正機場海關的零組件,卓火土與多位主管緊急到桃園各地的ATM提款機提款,匆匆忙忙湊足數十多萬元,送到機場海關押稅取貨。

這種緊急採購零組件的狀況,直到2001年4月底宏達的龜山新廠落成啟用,生產線產能及時開出,與上游供應商供貨穩定後,才讓卓火土鬆了一口氣。

專精於研究

從迪吉多到宏達的二十五年期間,對於技術開發的熱忱,與趨近嚴苛的設計嚴謹度要求,一直深植卓火土的心中,也是宏達面對惠普、卡西歐等國際大廠的最大競爭優勢。

在2000年之前,宏達國際電子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但是一提到擁有炫銀外型的康柏iPAQ時,相信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會眼睛為之一亮,而這個為康柏與微軟在Palm所獨大的PDA市場中,驚艷四起的Pocket PC產品,竟由台灣的宏達國際電子所設計、量產製造。

談到宏達以iPAQ一炮而紅,並登上全球最大的Pocket PC製造設計大廠的寶座,現年五十一歲的總經理卓火土毫無疑問是宏達締造Pocket PC奇蹟的靈魂人物;而昔日迪吉多老戰友的Wireless Mobile(無線行動)電腦研發處副總經理周永明所領軍的研發團隊,則提供最堅強的技術後盾,並且協助卓火土打第一戰、立下首功。

談到宏達國際電子的競爭優勢,卓火土指出,「重視產品設計嚴謹度、嚴謹度,」他一連說了兩次嚴謹度,在卓火土的心中,產品設計的嚴謹度是凌駕於其他各方面,技術實力決定一切,唯有在產品設計初期,環環相扣的設計流程必須將設計的嚴謹精神注入其中,才有可能開發出最完美的產品。

談到卓火土,大多數與他一起在迪吉多工作過的人,都會豎起拇指,稱讚他是個「工作狂熱、設計嚴謹、技術實力最強的老闆」。

在略帶內向、安靜的外表下,待人和氣的卓火土,在面對技術相關問題時,立刻蛻變成為精神抖擻的將領,直直追問與會的主管技術問題的核心,「平時卓火土看起來是一個沈默寡言的配角,但遇到技術問題時,他的眼睛就亮了起來,就像一頭充滿鬥志的獅子,非要抓出問題,否則不會放棄,」一位宏達的協力廠商主管指出。

魔羯座、生肖屬牛的卓火土,有著事業心強、追根究柢、執著、細心、寡言的典型工程師性格。1950年次生肖屬牛的他,骨子裡更有刻苦耐勞的特質,每每在遭遇到無法解決的工程問題時,卓火土總是不厭其煩地一項項重新測試,找出問題的所在,「他總是可以找到別人無法發現的Bug(蟲),甚至於一連好幾週都會一直研究一個問題,」IA研發處協理洪煌城形容這位工作狂的老闆,卓火土一旦遇到技術問題,往往工作起來就沒有時間觀念。

卓火土從台北工專電子科畢業後,加入美商安培(Ampex)擔任維修工程師,後來因為他想接觸學習不同領域的工程技術,經歷過兩天的面試過程,卓火土終於進入迪吉多大溪廠,在迪吉多初期也是擔任維修業務,直到了VT220終端機,終讓卓火土天賦異稟的設計能力得以嶄露頭角。

早期迪吉多是以迷你電腦起家,大溪廠主要負責監視器、終端機等組裝製造。卓火土來到迪吉多兩年後,迪吉多美國總部要台灣大溪廠設計終端機,也給卓火土表現的機會。

不服輸、邊看邊學

迪吉多大溪廠的工程師憑著「不服輸、邊看邊學」的毅力,證明台灣的工程人才濟濟。卓火土回憶,當時台灣沒有人設計過終端機,設計複雜度很高,美國方面派了一組人來研究大溪廠是不是有能力設計終端機,卓火土從製造部門找了幾個比較優秀的人,參與這個計畫,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VT220終端機的設計製造,「當時迪吉多總部以兩年時間內完成設計一項產品,但我們以十四個月的時間完成,」也讓美國迪吉多總部對於大溪廠刮目相看,談到這段光榮的歷史,寡言、靦腆的卓火土不禁露出自信得意的笑容。

優異的設計概念與嚴謹度的要求,使得VT220締造了一百萬台的銷售量,漸漸地美國開始相信台灣的設計能力,並把許多的產品設計與製造移到台灣,大溪廠取代美國總部,成為終端機設計、量產中心。大溪廠在全盛期員工數達到一千六百人、產值接近200億元。

卓火土以VT200初試啼聲後,逐步在大溪廠建立起研發的團隊。從最早就只有他自己一個人開始,擴充到1995年三百多人規模,並親自帶領這個訓練嚴謹的技術團隊,從終端機、網路卡,一路設計到個人電腦,卓火土累積了豐富的個人電腦設計經驗。

卓火土在迪吉多優異的表現,很快地就升到電腦工程處處長,掌管整個迪吉多大溪廠的各項研發計畫。「在卓火土手下做事很辛苦,但是也可以學到許多事,」曾與卓火土在迪吉多共事的華茂科技副總經理蔡敏雄說,工作辛苦是因為老闆(卓火土)比你懂得多、比你努力,但可以從卓火土身上學到追根究柢與嚴謹的工作態度。

卓火土對於工作的投入,甚至於為了測試新產品的電磁波問題,還會在三更半夜裡開車到桃園復興鄉三民深山裡的測試基地,進行產品的電磁波測試,並當場解決問題,「卓火土永遠在前面跑,工程師在後面追,」蔡敏雄說,當工程師解決不了問題,到他手中後,卓火土會用盡各種方法把問題的核心「逼出來」,再逐一想解決方案。

永不停止的精神

與卓火土共同在迪吉多工作長達十三年的廣東東莞瀚誠總經理江錫龍談到這位迪吉多的拚命三郎老處長,直說「佩服HT(卓火土姓名英文縮寫)的永不停止的工作精神,他永遠保持在技術的前端,」卓火土在投入工作時,幾乎是不睡覺的,往往工程師下班後,他還是在繼續工作,到了深夜一、二點,還是可以看見他在迪吉多辦公室裡努力打拚;甚至於還有一次半夜下班後,卓火土從大溪廠開車回桃園的途中,在等紅燈時,因為工作太勞累,而在車上睡著,最後還是卓火土的夫人沿路找到他,送他回家中。

原本規劃在迪吉多服務滿二十五年退休的卓火土,卻面對迪吉多逐漸把端機機、網路卡、個人電腦部門賣掉,最後是連整個迪吉多都賣掉的狀況。

卓火土終於無奈地決定離開服務滿二十年的迪吉多。他原本以為自己會在迪吉多做到退休,然而這也為卓火土開啟日後創立宏達的另一扇窗。

離開工作二十年的大溪廠與一手建立的研發團隊,卓火土心中難掩不捨之情,但在他的「換工作,絕對不做與過去相同的工作」的堅持下,宏達、Pocket PC全新的挑戰正等著他。此刻的卓火土已經擁有完整、豐富的電腦設計開發經驗,並且有周永明等迪吉多老戰友的鼎力相助,準備在Pocket PC領域大展身手。

冒險開發Pocket PC

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除自身的努力與謀略外,在別人尚在觀望時,看準機會,迅速且專注投入新產品的研發,冒險往往也是新契機的開始。

四年前,卓火土貿然投入Pocket PC的開發,對於四十七歲才創業的卓火土而言,巴掌大小的Pocket PC竟然要他用上二十年迪吉多工作經驗所投入的最大賭注;而對剛剛成立的宏達,Pocket PC是宏達未來的命脈,宏達把全部的希望押在Pocket PC,「想做世界一流的產品,就要比別人更早開發,」卓火土說,基於世界第一流的信念,宏達跑得比別人早,但也付出很大的學習成本。

王雪紅與卓火土就是在四年多前看準微軟WIN CE的Pocket PC前景,1997年5月集中所有資源全力投入Pocket PC的產品開發,終於在三年後建立起完整手持式裝置(Handheld)的設計、研發、量產的能力,躍上國際PDA大廠的舞台,宏達這個醜小鴨變成天鵝的故事,至今尚為許多業者所津津樂道。

事實上,在宏達亮麗的成績之下,卓火土與研發團隊在公司成立初期,也曾一路跌跌撞撞、四處無援。四年多前宏達剛成立時,也曾經進行過筆記型電腦的開發工作,並憑藉著卓火土的設計專才,竟也設計出幾款最輕薄短小的筆記型電腦,但畢竟宏達在當時只是一家小公司,與面板等零組件廠商「沒有條件談供貨與採購,」一位研發主管回憶當時的困境。在當時個人電腦與筆記型電腦已經成為成熟的產業,卓火土也認為宏達這個後進者的發揮空間有限。

再加上,宏達Wireless Mobile電腦研發處副總經理周永明,這個在迪吉多同事十多年的「徒弟」堅決表示「今後與PC劃清界線,不再碰與PC有關的東西。」促使宏達在成立初期,將研發的重心分為筆記型電腦與PDA的研發團隊;周永明就帶領PDA的研發團隊,而原先的筆記型電腦的團隊後來在市場不如預期的狀況下,也全力轉往資訊家電(IA)發展,並且由卓火土親赴美國西雅圖找來原任職於微軟總部WIN CE事業部經理施永和負責。

卓火土矢志「想做世界一流的產品」的信念,雖然這個信念未在筆記型電腦領域實現,但卻在強調輕薄短小的PDA產業闖出一片天地。

執著產品開發的深化研究是卓火土二十多年來的工作態度。雖然卓火土在迪吉多時,一路從終端機、個人電腦開發到伺服器,但PDA這一類全新的掌上型資訊產品,對於身經百戰的卓火土卻也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當時PDA的主流作業系統是Palm OS,而微軟的WIN CE作業系統,僅在於PC平台上測試,「大多數硬體廠商都持觀望態度,不敢貿然投入WIN CE的Pocket PC產品開發,」吳勝雄回憶當時微軟推展WIN CE的狀況,微軟缺乏硬體廠商提供PDA的測試平台。

在另一方面,宏達卻面臨抉擇作業軟體的問題,卓火土幾經評估後,認為目前Palm OS雖然是市場主流,但Pocket PC的產品概念,在微軟的強力推廣下,「未來有機會成為市場的新勢力,」想做世界第一流的產品與世界級公司的夢想,一直在卓火土心中醞釀,決定將產品開發的主力押寶在微軟的WIN CE。

這一個重大的決定,也種下了宏達日後獨霸Pocket PC的因,並且在系統整合、機構設計方面大幅領先惠普及卡西歐等Pocket PC國際大廠。

1997年11月,美國舉行的Comdex Fall電腦展,是宏達邁向國際舞台的起點。成立不到五個月的宏達終於以手工趕出兩、三台的WIN CE的PDA原型產品,但由於宏達並非是正式參展的廠商,宏達的PDA只好委身在恩益禧(NEC)的攤位中參展。

英雄不怕出生低,傑出的產品設計是不會被埋沒的,宏達對於PDA積極投入與產品設計嚴謹度的要求,迅速地吸引了視窗巨人微軟的驚艷眼光;微軟立刻要求宏達在12月底送五十台PDA提供測試,宏達的PDA獲得微軟的注意,著實也讓卓火土嚇了一跳。

宏達的PDA就像是童話故事中的灰姑娘,終於與微軟這個王子譜出一段「親密」合作關係。微軟與宏達對於PDA產品的規劃,一軟(微軟)一硬(宏達)一拍即合,如火如荼共同擘劃Pocket PC的未來。

小公司與國際大廠,在進行技術合作時,小公司很難取得對等的合作地位,但宏達卻靠著堅強的研發能力,獲取微軟的信任與密切合作。在與微軟合作的初期,卓火土認為最困難的在於如何取得微軟的授權,剛開始宏達的規模很小,就只有幾個人,小公司如何去與微軟談授權,是很困難的,「唯有證明自己有實力,才是與微軟談合作的籌碼,」卓火土表示。

於是乎,卓火土與周永明這一對師徒兩人,全心全力投入Pocket PC產品的開發上,只因為他們相信Pocket PC終有成功的一天,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四年多前,宏達在WIN CE的前景一片不明的狀況下,投入PDA的開發,除了勇氣外,更重要的是決心與信念,」一位PDA業者指出。

宏達除面對軟硬體整合工程問題外,更遭遇找不到工程師的狀況。早期宏達因公司小、知名度不高,連帶召募人才不易,周永明甚至於還要利用洽公的路程中,到各個工業區張貼紅色徵人啟示;與目前的每週末宏達在各大報刊登的半版彩色召募人才廣告不可同日而語。

宏達成立初期,必須直接面對惠普、卡西歐、飛利浦、LG國際大廠的挑戰,宏達不畏強敵環伺,「反而投入全部的研究資源,專注做Pocket PC一種產品,」卓火土說,宏達不像其他大廠擁有許多的資源,必須破釜沈舟全力投入一項產品。

這種奮力一搏的決心,源自於宏達經營團隊挑戰世界第一的信念,敦促卓火土及周永明等人大步邁向未來。

全新的Pocket PC就像是萬丈高樓必從地基打起。在開發Pocket PC時,宏達國際電子必須在軟、硬體從頭設計開發,Pocket PC所需的各項驅動程式、軟體必須自行開發,甚至於「Pocket PC的BIOS(基本輸出輸入系統)、驅動程式也要宏達工程師撰寫,」宏達IA研發處副總經理施永和指出。

在四年多前投入Pocket PC產品的硬體開發是一項很大的冒險。當時台灣的PDA產業供應鏈也尚未建立,國內的電鍍、模具、塑料產業的技術層次,無法配合上宏達趨近嚴苛的設計標準;卓火土對於設計的嚴謹度與零組件的品質毫不苟且,宏達只好協助供應商建立起更嚴格的原物料標準。

施永和指出,原先與宏達合作的模具廠,在面對宏達要求修改模具到五條(精密度),業者直說不可能做到,在當時台灣的模具界在進行修改模具時並沒有可以修到五條的前例;但在宏達與業者的努力下,目前這家模具廠已經可以提升到二條的精密度,「宏達嚴謹的標準,也間接提升上游廠商的技術升級。」

四年多來,宏達就在這篳路藍縷的狀況下,培養自己的研發團隊,並且帶動上游協力廠逐步提升技術水準。

取得微軟最新技術

究竟小蝦米宏達是如何率先取得大巨人微軟的青睞,並且建立長久而牢不可分的關係?「實在、誠實是最好的政策,」吳勝雄指出。

令吳勝雄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初第一次與卓火土開會時,卓火土煞有其事地拿出一張宏達國際電子的組織架構圖,攤在桌上向微軟的代表解說公司的營運規劃;當時除了總經理一欄寫上卓火土之外,其餘的所有職務都是空格,「當時真是令人擔心,宏達是否能夠營運,」吳勝雄說。

但當時卓火土除了提出公司的組織架構外,也提出了完整的產品規劃,清清楚楚地規劃每一代的產品推出時程與規格,甚至於可能遭遇的問題也一併提出,「卓火土對於產品規劃藍圖的開誠佈公,是許多廠商比不上的,」吳勝雄指出。

由此可見,卓火土不只是技術長才,更對於公司的管理與經營有所見解。

之後,每隔兩、三個月與卓火土開會時,吳勝雄細心地發現到宏達的組織架構圖上的職務空格,就會逐步填上一個個的名字。

在與微軟的合作過程中,卓火土的踏實、誠懇的個性表露無遺,也拉近宏達與微軟的合作關係。吳勝雄表示,在雙方的協調溝通時,卓火土往往直言不諱地指出哪些部分是宏達無法做到的,哪些部分是宏達需要微軟改進的地方;而這一特質,就是促成雙方迅速取得共識,解決問題的關鍵。

微軟與宏達,這兩個企業規模差別懸殊的軟、硬體廠商,就在這一來一往之間,建立起深厚的合作關係。宏達協助微軟的WIN CE作業系統逐步建立起Pocket PC的硬體應用平台,而宏達也從微軟手中得到最新的Pocket PC系統整合技術,並躋身為微軟在發展Pocket PC的全球三大技術合作伙伴,與惠普、卡西歐等大廠並駕齊驅。

在與微軟合作期間,卓火土也真正發現到,「微軟這家大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彈性,」宏達在建構起雄厚的Pocket PC系統整合能力後,迅速掌握康柏這個大客戶,推出iPAQ產品,立刻在由Palm所獨大的PDA市場中,掀起一股銷售的熱潮,順勢將微軟的Pocket PC提升全球市場占有率。

「與其說是宏達左擁微軟、右抱康柏,以iPAQ一炮而紅;倒不如說,宏達國際電子、康柏與微軟組成Pocket PC鐵三角,」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產業分析師陳立昕指出,宏達在微軟發展Pocket PC扮演硬體平台整合的重要角色,與微軟攜手打下WIN CE的Pocket PC江山。

勝過迪吉多經營團隊

宏達的成功另一項主因,在於卓火土過去二十多年來所累積訓練出來的「卓家軍」研發團隊,而由周永明、劉慶東、施永和三位副總經理所組成的夢幻三劍客,更是宏達在PDA領域無往不利的關鍵人物。

尊稱卓火土為「師傅」的周永明,是宏達首號戰將,而且周永明活潑伶俐的個性,恰巧與卓火土內向、寡言的個性形成互補。

在1997年宏達草創初期,周永明即時加入宏達,全力協助卓火土解決PDA軟、硬體系統整合的障礙。

這對師徒十多年的工作默契,再加上對於發展PDA的執著與信念,兩人合作無間。在宏達營運狀況最艱辛的時候,卓火土與周永明一方面忙著投入Pocket PC新產品的硬體研發工作,另一方面又必須持續與微軟談Pocket PC系統整合,甚至於周永明還遠赴微軟位於西雅圖總部的實驗室,解說宏達的產品規劃與推出時程。

最近在無線通訊的趨勢下,周永明轉戰無線行動通訊的研發領域,肩負宏達發展GPRS(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3G(第三代行動通訊)無線通訊重責大任,為宏達另闢無線通訊戰場。

而另一位迪吉多老同事,劉慶東則是在1998年加入宏達,專責對內OEM營運業務。劉慶東是在卓火土擔任迪吉多電腦工程處處長時,所積極培養的「接班人」,劉慶東的技術研發能力深受卓火土肯定。

在卓火土成立宏達後,急需一位設計與營運高手,卓火土不假思索地想到這位迪吉多的「接班人」,於是卓火土與周永明相繼遊說劉慶東加入宏達的經營團隊,最後劉慶東終於答應,並且擔任宏達OEM營運部副總經理,肩負起宏達OEM營運業務,統合服務客戶的生產製造,配合客戶需求的彈性,適時調整產銷供應鏈。

周永明、劉慶東這兩位卓火土在迪吉多的老戰友,不只是在一起工作長達十多年,更巧的是卓火土、周永明、劉慶東都是魔羯座,對於追求成功的渴望與堅持都是相同的。

三個魔羯座的宏達高階主管,聚在一起時,就發揮了魔羯座「追根究柢、重視細節」的特質。在《遠見》雜誌攝影記者準備攝影器材時,竟利用拍攝的空檔,隨手拿起一份IDC的PDA統計資料,開始找起資料的bug,激烈地討論是否有內容衝突的地方。

施永和則是由微軟的WIN CE軟體開發,跨入宏達的軟硬體整合領域。原先任職於美國微軟總部WIN CE事業群經理的施永和,因為與宏達在開發WIN CE的PDA業務往來,逐漸與卓火土熟識。在2000年農曆年期間,卓火土親赴美國西雅圖面談的求才若渴的誠心感動下,施永和最後在2000年也帶著他豐富的軟體開發經驗,投入宏達的研發團隊,帶領宏達的IA研發處,解決軟、硬體系統整合。

三位戰將加入宏達陣營,彼此密切的分工也使卓火土的經營團隊更趨完整,強化宏達的研發能力。

技術實力決定一切

一家公司企業文化,可以從公司領導者的特質看出來。成立不到五年的宏達,無形中塑造了迪吉多大溪廠的設計嚴謹度、創新的研發氣氛,在宏達的員工中,可以明顯看見卓火土執著、愈挫愈勇的苦幹精神。而一千六百人的宏達竟然有四分之一(四百人)的員工是研發人員,龐大的研發團隊,是目前許多國內資訊大廠所難相比的。

「技術起家」的宏達,憑藉優異的技術根基,吸引英特爾、德州儀器交相拉攏宏達合作,並且與惠普、卡西歐共同成為微軟在發展WIN CE時全球三大合作廠商之一。

宏達在四年內成為炙手可熱的國際大廠合作對象的背後,卓火土「想做世界一流產品」的信念與堅強的研發團隊是幕後最重要的支柱。

宏達的高階經營團隊大都是卓火土這位「迪吉多的技術士官長」,在大溪廠所帶出來的子弟兵,「接近90%的研發主管都是從迪吉多來的,」卓火土說。來到宏達後,還有許多迪吉多的舊同事改不了口,仍然稱卓火土為「處長」,直到最近幾年才改口叫「HT」。

濃厚的研發氣息是宏達予人的第一印象,「只談技術,熱衷新技術開發與解決問題」是這群行事低調的「卓家軍」的特色;「會在一起工作,就是因為有共同的語言,」卓火土說,宏達的共同語言就是設計嚴謹度。

「待過迪吉多的員工,如果要找最像迪吉多的工作環境,唯一選擇就是宏達,因為宏達的大部分研發主管都是從迪吉多出來的,」洪煌城形容。

長達十多年合作的默契,使得這一批驍勇善戰接近四百人規模的技術研發團隊,一直是宏達在PDA戰場中攻無不克的精銳部隊,也是宏達能夠在獲得康柏訂單後,屢屢贏得SAGEM、三菱及英國電信(BT)等重量級客戶的關鍵,「宏達最強的地方在於研發團隊,而這個研發團隊最專精於技術創新,」日盛證券研究部研究員葉銘龍指出,技術創新與設計嚴謹度,是宏達面對國際大廠競爭的最大本錢。

每天工作到凌晨兩點

由於宏達有一位強調設計嚴謹度、工作狂的總經理卓火土,幾乎每天工作到凌晨兩點後才下班回家;卓火土對於工作的熱忱,也帶動整個公司高昂的戰鬥意識;在晚上七、八點,過了下班時間,龜山的宏達企業總部往往是燈火通明,各部門都可以看見有人在加班工作。

而研發部門的實驗室內每位工程師更是全心投入產品的設計與測試。宏達有一項很好的企業文化,就是「打死不退,不解決問題前決不休息」的毅力。遇到問題時,宏達的工程師不會先釐清是誰的責任,而是先找出問題的核心,尋求解決方法。

洪煌城表示,宏達的工程師在下班前必須逐一檢查記錄受測產品的測試狀況,如果發現產品測試出現問題,其他公司的工程師大都將問題留到明天再解決,但宏達的工程師都會自動留下來處理問題,直到問題克服後才安心下班,「這樣就賺了一個晚上的測試時間,明天又可以從新的進度開始。」

卓火土下班前還會到實驗室一一檢查各項產品的測試狀況,並且在紀錄簿上記載所發現的實驗缺失。

洪煌城發現到卓火土在紀錄簿上登記的時間往往都是凌晨兩點以後,甚至於卓火土還會組裝一台PDA半成品,帶回家後繼續測試各項功能,隔天再將測試結果帶回公司,提供研發部門參考,「有這樣辛苦打拚的老闆,工程師怎麼好意思鬆懈工作態度,」洪煌城表示。

這種夙夜匪懈的工作態度,尤其在強調輕薄短小的Pocket PC產品開發階段,更顯得重要;畢竟為要在長十二公分、寬八公分、厚度僅有一‧五公分的狹小空間內,塞下四百多個電子零組件,在電子工程、系統整合等方面,都是空前的挑戰,宏達的產品在眾多的Pocket PC中總是最輕薄短小。「宏達與卓火土真是令人敬佩、害怕的對手,」一位PDA業者指出,業界敬佩卓火土對於Pocket PC、Smart Phone的專注投入的決心;害怕的是宏達強大的研發能力屢建奇功,並積極加碼於無線通訊產品的開發。

宏達在設計產品的嚴謹度要求,終於獲得康柏、SAGEM、三菱及英國電信的青睞,成為最重要的Pocket PC、Smart Phone設計代工廠。

決勝於無線通訊

宏達以iPAQ打下Pocket PC的半壁江山後,卓火土不因這樣的成就而自滿,開始思索公司的未來發展主軸,如何拉大與競爭者的技術差距,選定Pocket PC、無線Pocket PC及Smart Phone為宏達未來三大主力產品,產品無線通訊化是研發主軸。

在後PC時代,強調輕薄短小的PDA持續發燒發熱,並且進入短兵相接的戰國時期。

隨著微軟在2001年12月6日舉辦Pocket PC 2002中文版發表記者會,更將戰況升到更白熱化的境界。華碩、宏?、英業達、仁寶、倚天等台灣硬體業者,相繼投入Pocket PC市場,PDA有可能成為像筆記型電腦的成熟產業,PDA產業可能陷入衝產量、拚價格的短兵相接戰況。

「Wireless(無線通訊)將是PDA產業未來的決勝主因,」陳立昕指出,宏達必須強化在無線通訊方面的產品開發,才能夠拉大在手持式裝置的競爭優勢。

宏達除了以技術掛帥外,卓火土的產品研發腳步總是比競爭對手快。宏達追隨微軟、Qualcomm、德儀等國際大廠的腳步,憑藉著在Pocket PC系統整合的優勢,規劃以資訊產品整合通訊功能,進軍無線通訊市場,以與通訊廠商的產品進行區隔。

微軟在手持式裝置的布局,除以Pocket PC搶占作業系統市場外,更看準了Pocket PC與手機結合的大趨勢,開發「Stinger」的Smart Phone作業平台;而與微軟合作關係密切的宏達也配合開發新世代的Smart Phone。

宏達再度以Smart Phone揚名世界,2001年3月20日,微軟總裁Steve Ballmer在美國無線通訊大展(CTIA Wireless Conference)中展示全球第一台由宏達所設計的Stinger Smart Phone,宏達的無線通訊研發能力立即成為業界注目的焦點。

宏達跟隨微軟研發無線通訊的腳步,同步開發Smart Phone產品,為宏達爭取到SAGEM、三菱的Smart Phone訂單,也將宏達的產品線從Pocket PC延伸到Smart Phone領域。

宏達也積極在第三代無線通訊產品布局,除了與微軟在Smart Phone領域的合作外,周永明成功地將德儀的OMAP(開放式多媒體應用平台)技術導入宏達未來無線通訊產品上;並且引進Qualcomm CDMA 3G授權,取得開發CDMA通訊功能的掌上型裝置的技術,Qualcomm並取得宏達1%股權,預留下未來擴大合作範圍的伏筆。

專注做好每件事

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其成功的祕訣除了掌握時機與幸運外,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才能夠在時機來臨時,掌握絕佳的機會,並且創造商機。

這個不變的企業經營原則,套用於宏達國際電子的成功案例更是貼切。

宏達在做事踏實的卓火土的帶領下,秉持著「只做世界一流產品」的堅定信念,一步一腳印地專心做好Pocket PC的產品開發。

雖然在許多企業家的經營哲學中,多角化經營是企業分散營運風險的方法,像卓火土的深耕Pocket PC,似乎也冒著極大的企業經營風險,但卓火土卻不怕挫折,在業界不看好的狀況下,Pocket PC開創出一番格局,也為自己再造事業的第二春。

在台灣電子產業一窩蜂地追求立即可實現的利益,急著擴廠、提升產能,卻忽略了高科技產業最重要的「技術核心」,往往造成流血低價競爭的窘境。

宏達在台灣電子產業瀰漫著me too的風氣中,卓火土專注在每一件產品的設計,趨近於嚴苛的設計嚴謹度要求,宏達與卓火土就像是一股清流,在產業紛紛外移大陸時,提升了Made in Taiwan的形象與地位,也為宏達在Pocket PC與Smart Phone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台灣真的需要更多像宏達一樣,專心做好每件事的企業,」吳勝雄說。

卓火土在寫下宏達「以小搏大」的奇蹟後,還是不改他的踏實、誠懇、苦幹精神。2001年12月6日,卓火土參加微軟Pocket PC 2002中文版發表記者會後,立刻驅車回到龜山的宏達總部,主持一連串公司內部的會議。

直到九點以後,卓火土才再回到四面無窗、毫無裝潢的總經理辦公室;陪伴卓火土度過一個個漫漫深夜的是堆著像一座山的公文與研究報告,卓火土獨自一個人細心地看著公文,並且在心中規劃起未來產品的開發計畫。

卓火土一旦工作起來就忘記時間,不知夜已深,卓火土結束當天的工作時,已是子夜眾人熟睡時。今夜,就跟過去的二十五年的每個夜晚一樣,卓火土依然是公司最後一個下班,又將踏著皎潔的月色回到家中,迎接明天更艱鉅的挑戰。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