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宏電這個新模式要如何賺錢?
A:我們獲利來自於提供客戶有效的商品和服務,避免價格競爭。我想微巨電子化營運服務(以下簡稱微巨)本質上都有這些條件,客戶不須花幾千萬元、幾百萬元,只要每個月幾千元就可以享有物超所值的服務。
Q:你提到微巨是全球IT(資訊科技)產業第一個,可不可以再進一步說明?
A:HP(惠普)、Compaq(康柏)會在台灣投資這麼多錢嗎(宏電的資訊管理中心耗資60億元)?他們看的生意是以百萬元為單位的,不會做這種收費1000元、2000元的服務,宏電採取整合性行銷,出了問題唯宏?是問,這種思考全球只有宏電做得到。我賣電腦,Windows出了問題,人家還是找我,不會去找Micorsoft(微軟)。
Q:分析師指出做硬體毛利大概有10%左右,做服務則是高達20%至80%,你估計微巨的毛利會有多少?
A:硬體在台灣的淨利2%到3%很正常,所有的錢都被Wintel(微軟和英特爾)賺走了。微巨的策略是用硬體bundle服務(買硬體送服務),希望毛利達到20%、30%,淨利5%就很不錯了,等於是硬體的兩倍。如果是單純服務業,毛利可以有八成,淨利兩、三成也不為過。
Q:微巨鎖定大中華地區,請談談微巨在大陸市場的規劃。
A:我們在大陸最大的優勢一定是台灣這邊掌握了關鍵技術,才移植到外面,目前規劃是台灣明年1月開始,大陸那邊等第二季。這種腳步其實滿快的,台灣市場太小了,我不得不加快腳步去拓展大陸。
Q:大陸競爭者非常多,微巨如何因應?
A:我們透過組織規模和形象去做整合,也會投資金額。現在要到資本市場拿錢根本拿不到,不要說大家看不懂e-business(電子化服務),根本就是沒有信心,還有誰有錢願意做這些長期投資?大陸、台灣有多少企業有這種資源?數目不多吧。
Q:全球景氣可能明年還不能完全復甦,為什麼你認為三年之內微巨就可以有相當營業額?
A:不景氣是轉型最佳的時候,對原來的衝擊最小,資源又可以為將來準備。微巨其實已經有一定基礎了,客戶是現有資訊產品的客戶,微巨還可以幫我們替資訊產品創造更多附加價值和差異性。未來三年如何把過去純硬體的銷售業務,轉為40%由微巨貢獻,這表示有40%不是靠價格跟人家競爭,我們e-business轉型就成功了,三年之內一定可以做得到。
Q:宏電投資60億元成立電子資訊管理中心(e data center ),另外三年內還要再投資300億元,預計可以替股東帶來多少股東權益(ROE)?
A:大概每年15%(表示每投資100萬元,報酬為15萬元),如果低於10%就不是很理想。
Q:微巨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客戶,通常他們比較喜歡低價解決方案,可不可以談談你們收費範圍?
A:每個服務一個月不會超過1萬元,以千元為單位,這種價格很有競爭力。
Q:整體大環境很差,宏電第三季本業虧損,第四季最好也是損益兩平,今年等於是十年來第一次虧損。你如何看這個情況?怎麼因應?
A:1991年第一次虧損,現金部位很弱,問題沒有很複雜,可是情況比現在危急很多。現在問題比以前複雜很多,但是我心裡比較篤定。現在股價這樣,我沒有太多義務讓EPS(每股盈餘)太高,我看的是長期發展,而不是現在。
Q:宏電的策略分析師蠻認同的,可是大家也想知道你如何確定有效執行?
A:大家所關切的策略方向,我們有能力也有條件做得到,但是我們能不能有世界級的執行能力,這是一個挑戰。過去我只主導方向,執行面我沒有辦法介入,現在兩者我都可以全心投入,所以我對這次執行有絕對信心。連電話進來,員工應該如何回答,我都會告訴他們,我也改變了管理風格,盯住各層主管。(洪淑珍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