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來說,今年真不是一個投入職場的好時機。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6月份失業率為4.51%,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初次尋職者平均失業週數為26.1週,著實應驗了「畢業即失業」這句話。
經濟不景氣,裁員事件頻傳,連高科技產業也不能倖免。根據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統計,今年1至6月,園區廠商裁員數已達兩千餘人,創二十年來新高。裁員風潮助長失業率攀升,企業紛紛採取人事凍結措施,對社會新鮮人來說,求職之路更顯漫長。
以往由於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在社會新鮮人的就業市場中,理工科系畢業生是最炙手可熱的求職者。但今年在高科技裁員風潮下,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光環是否依舊耀眼?而為了因應不景氣,高科技產業用人政策是否有所緊縮?
對於這些問題,《遠見》雜誌特別針對「台灣科技精銳200強」(Info Tech 200)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主管,於2001年7月27日至8月1日期間,進行「高科技產業對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接受度」問卷調查。調查以電話訪問方式進行,共計回收一百二十一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0.5%。
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企業今年仍願意雇用理工科系的新鮮人,主要職務需求以研發工作為主。「電機工程∕電子工程」和「資訊工程∕資訊科學」兩大熱門科系的畢業生仍然是科技精銳企業的最愛。
理工科系新鮮人今年雖然不必擔心找不到工作,但受到不景氣影響,工作機會不如以往多。「影響可能是求職者選擇性沒那麼多,比較是買方市場,」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誠表示。
從企業雇用社會新鮮人情形來看,有64.5%的受訪企業今年仍雇用理工科系畢業的社會新鮮人,35.5%受訪企業則否(見表一)。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長張瑞明分析,長期以來台灣科技人才一直處於短缺狀態,很多企業都願意任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往年願意雇用的企業比例應可達80%、90%以上。此次調查結果約略反應出景氣下滑跡象,但與傳統產業相比下,高科技產業受不景氣影響幅度較小。
104人力銀行副總經理陳志揚指出,今年整體就業市場呈現供過於求狀態,理工科系畢業生雖不如以往吃香,但與其他科系畢業生相較之下,「是狀況最好的。」今年平均來說,理工科系畢業生每人仍擁有一至兩個工作機會。
雇用比例未降低
在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企業中,有68%受訪企業表示,今年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雇用數量在十人以下(見一六一頁表二)。
104人力銀行年初也針對企業雇用社會新鮮人意願進行類似調查,其中資訊產業社會新鮮人平均雇用人數為8.4人,與此次調查結果相近,顯示今年多數科技企業對於社會新鮮人晉用額度多在十人以下。
從新進員工組成比例來看,在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企業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企業,其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占新進員工比例都在50%以下(見一六一頁表三)。
與去年相較,41.3%受訪企業表示雇用比例相近,25.3%受訪企業表示比例提高,顯示今年超過六成以上的受訪企業對於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雇用比例並未降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受訪企業對於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雇用比例呈現降低情形(見一六一頁表三)。
李誠認為,由此可看出高科技產業景況尚可,仍然有人力需求缺口。對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而言,工作機會選擇可能不如以往多,但還不至於找不到工作。
新鮮人學習力強
進一步探究這些高科技產業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原因,綜合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晉用新進員工時,通常強調「要會做事也要會做人」。專業能力強、可以勝任工作是做事能力;人格特質符合企業文化、具有團隊精神、能夠適應環境是做人的能力,兩者必須平衡。
可塑性高和專業知識背景是大部分受訪企業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首要考量。有75.6%受訪企業表示,新鮮人具有快速學習的能力,可塑性高;其次有59%受訪企業認為新鮮人所學符合公司需求,因此予以雇用(見一六一頁表四)。
企業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原因,除了理工科系畢業生具有相關專業知識背景外,主要基於社會新鮮人特質使然。
華碩電腦人力資源部副理余榮連表示,就華碩電腦而言,研發部門新進人員必須經過四、五個月技術訓練後才能上手,因此基於方便培訓考量,希望新進人員素質整齊。而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有同質性高優勢,「所學所見、程度差不多,比較方便訓練,」余榮連說。
企業雇用社會新鮮人的意願,也與本身的產業特性與企業文化有關。
104人力銀行求職服務部經理游偉誌指出,擁有關鍵know-how技術的企業對於社會新鮮人接受度較高。因為此類型企業技術門檻高,不論任用有工作經驗者或社會新鮮人,新進員工都必須經過訓練後才能上手。
有些企業組織文化風格強勁,傾向採取從頭培養的用人策略。台積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處長王冠軍表示,台積任用人員一向以社會新鮮人為主,「找最fresh(新鮮的)、最有potential(潛力)的,自己來培訓。」
王冠軍提到,根據以往雇用經驗,部分有工作經驗者容易存有他處不良積習,無法輕易改變,「改一件衣服不如重做一件衣服,」他強調。
除了社會新鮮人特質外,就一般求職者特質而言,過半數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企業著重「專業能力強」「人格特質符合企業文化」「具有團隊精神」三項能力。此外,也有46.2%受訪企業重視求職者的「國際化語言能力」(見一六一頁表四)。
友訊科技人力資源處處長周肅宏指出,任用員工時,除了考量專業知識背景之外,強調適用的人格特質。因此,面試社會新鮮人時,會從社團參與情形來瞭解求職者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溝通表達能力。
周肅宏表示,很多研發工程師的通病在於,無法用別人的思考模式與業務人員或客戶進行溝通協調,「明明做得很好,但是表現出來就打了七、八折。」
從調查結果的科系分布來看,受到科技精銳企業青睞的科系,仍然以「電機工程∕電子工程」和「資訊工程∕資訊科學」兩大熱門科系為主(見表五)。由於「電機工程∕電子工程」「資訊工程∕資訊科學」科系畢業生屬於通才,可以進入的領域較廣,「進可攻,退可守」,與其他科系相較下,工作機會多元化。
李誠則認為,熱門科系分布與過去無異,可看出高科技產業的產業結構並無多大改變,尚無法從科系分布中看出產業結構朝政府倡導的通訊、生技方向發展。
在社會新鮮人的學歷要求上,有92.3%受訪企業要求學士學位;76.9%受訪企業要求碩士學位。由調查結果可看出,企業對學士和碩士接受度皆高,其中學士學歷是最起碼的要求(見一六二頁表六)。
游偉誌分析,當學士與碩士兩者競爭同一工作機會時,碩士具學歷優勢,容易勝出。因此他認為「高學歷等於高失業率」並不適用於理工科系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身上。
他指出,每年學士與碩士就業人數比例約四比一,大學畢業生就業人數較多,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學士就業困難度較碩士高。
值得注意的是,有五分之一的受訪企業雇用博士。李誠指出,這代表企業研發工作量增加,可看出台灣產業正朝知識經濟方向發展,「過去都是抄抄抄,現在要研發自己的產品,就需要博士。」
軟硬體研發工作有機會
再從雇用的職務分布來看,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工作機會主要集中在「硬體研發」和「軟體研發(程式設計)」兩項工作上(見一六二頁表七)。
以明?電通為例,明?電通人力資源處管理師陳哲彥表示,由於公司產品多元加上逐年成長效應下,需要更多研發人員加入,因此新進人員以研發人員為主,而研發人員百分之百都是理工科系畢業者,因此社會新鮮人的工作機會多集中在研發部門。
從求職者重視的薪資與股份分紅待遇來看,與去年相較,今年科技精銳企業給與的福利措施並沒有太大變化。
就底薪而言,在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企業中,有八成以上受訪企業表示,給與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平均起薪,與去年差不多;就分紅福利制度而言,也有超過六成的受訪企業表示,今年給與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股份,與去年水準相當(見表八)。
游偉誌指出,受到不景氣影響,今年很多企業股票面值下降,因此即使配給的股份數量相同,甚至薪資略有調升情況下,「整個package(配套)薪資加上配股的整體利潤,與去年相較是下降的。」
儘管分紅配股利潤不如以往,但就整體福利制度而言,科技精銳給與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薪資待遇與分紅股份仍與以往相當。
儘管多數受訪企業今年對於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接受度仍高,但受到台灣經濟不景氣影響,在用人政策上,科技精銳企業是否採取其他措施加以因應?
綜合調查結果顯示,科技精銳企業傾向採取「遇缺不補」的柔性措施,以自然方式調節人力來因應不景氣。
根據調查結果,在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企業中,有46.2%受訪企業採取「遇缺不補」措施以因應不景氣; 23.1%則採取「資遣不適任者」加以因應;另外有將近三成的受訪企業,未受到不景氣影響,並無採取任何因應措施(見表九)。
排擠效應浮現
儘管有64.5%的受訪企業今年雇用理工科系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但仍有35.5%受訪企業今年不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主要原因在於失業率高漲,就業市場釋出許多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排擠社會新鮮人的工作機會。
探究企業不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原因發現,在不雇用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企業中,有69.8%受訪企業表示,職缺主要是針對有工作經驗者;34.9%受訪企業表示,由於業務縮減,人事凍結,不雇用新進人員(見表十)。
游偉誌認為,不景氣時人力需求下降,求才者籌碼較大,比較有機會挑選人才,因此當有相關工作經驗者與社會新鮮人共同角逐同一職務時,基於降低訓練成本考量,企業往往會選擇任用有工作經驗者。
在選擇有工作經驗者的原因方面,有55.9%受訪企業認為有工作經驗者對於工作可以很快上手;在職務分布上,有51.2%受訪企業傾向選擇有工作經驗者來擔任「研發工程師」職位(見表十)。
與表七相較,可知今年科技精銳企業在雇用人員時,無論是選擇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或有工作經驗者,主要職缺都集中在研發職務之上。
在不景氣時,相對於其他部門來說,科技產業的研發部門受到的衝擊較小。陳志揚指出,由於資訊產品生命周期短,因此企業研發能力強弱最為重要,「下一代新產品決定勝負,因此研發人員最少受slow down(景氣趨緩)影響。」
不景氣風潮從美國吹向台灣,從傳統產業蔓延至高科技產業。儘管高科技企業裁員、關廠事件時有耳聞,但綜觀此次調查結果,企業在用人政策上並無受到太大衝擊,多數公司仍有用人需求,只是工作機會選擇不如以往多。
在此情況下,陳志揚建議社會新鮮人,可以先選擇進入自己喜歡的產業,「第一份工作不能進好公司也不要氣餒。」他表示,社會新鮮人可以累積相關工作經驗為優先考量,對往後進入自己嚮往的企業將有所助益。
在不景氣的情況下,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的人生規劃可能無法像以往一般順遂無波。「原先規劃好的路,現在要更有彈性,要準備多種方案,」游偉誌建議社會新鮮人除了專精技術之外,跨部門的溝通、管理都是很重要的學習課程。
「劈柴要從關鍵點下手,」他也建議理工科系社會新鮮人從挑戰度高、入門門檻高的行業或職務著手,掌握技術優勢。在不景氣的年代裡,才能保有個人獨特的成功訣竅,不會被他人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