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積聯電是外資套利的最愛?

洪淑珍
user

洪淑珍

2001-09-01

瀏覽數 22,250+

台積聯電是外資套利的最愛?
 

本文出自 2001 / 9月號雜誌 第183期遠見雜誌

7月下旬,台灣股市奄奄一息,市場上瀰漫著前所未 有的悲觀氣氛,眼看著加權指數就要跌破4000點的心理關卡,外國專業投資法人(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卻逆勢操作,連續每天買進上萬張台積和聯華電子的股票,硬是把盤勢穩了下來,化解了股市崩盤的危機,也為8月份累積了700多點行情的上漲力道。

外資這波的買盤又猛又狠,常常一敲進就是上千張大單,整場買單源源不斷,令人納悶的是,一向奉基本面為最高守則的外資,反而選擇了在兩大晶圓代工龍頭業績巨幅衰退、前景仍有隱憂的時候買進股票,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跨國套利。

既然是套利,代表外資法人預期短期內有價差可圖,所以他們的手法必須迅速、俐落、快進快出,才能掌握到最大獲利。至於標的,當然以最具國際知名度、合計占加權指數權值將近兩成,以及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比較活絡的台積和聯電為首選。分析師指出,以台積為例,從4月到7月ADR(美國存託憑證)和台灣現股的溢價(premium)平均維持在55%,但是7月26日那天,加權指數重挫到4008點,連帶使得溢價衝上了65.4%,為4月底以來最大的差價;至於聯電,那天的溢價達到46.1%,是那段期間內比較高的一次(見表)。這麼大的差價看在外資基金經理人眼中,就是賺錢的好機會。

外資套利交易的方式有好幾種,其中比較常見的是一手放空ADR,同時買進台灣股市的普通股,大賺價差。舉個例子,台積ADR折成新台幣為102元,台灣現貨市場價格60元,溢價高達70%,表示ADR的價格可能高估了,所以如果外資此時先融券賣出ADR,再來台灣買進現股,他們的股票一進一出,庫存並沒有變化,可是在短短的時間內馬上賺到了七成利潤。

華寶證券總經理於貽勳對於套利的方式與發生的原因有詳細分析,「外資認為ADR價格太高,藉著做空ADR、買入現股的方式賺錢。套利通常發生在股市行情比較沈悶的時候,大家對於操作套利比較有興趣。」

外資套利快、狠、準

套利的另一個作用是規避風險,外資這次的大手筆大多來自於避險基金(hedge funds)經理人的傑作。談到避險基金,最有名的應該算是投資大師喬治.索羅斯(G. Soros)旗下的量子基金,索羅斯縱橫股市多年,累積了富可敵國的財富,原因之一是他擅用避險基金來賺取價差。

1992年英國的政治、經濟情勢不穩,索羅斯認為英鎊應該會貶值,於是借了好幾十億英鎊轉換成德國馬克。不出所料,那年9月英鎊果然大跌,使得索羅斯償還的數目比當初借的時候低了許多,根據美國《時代》雜誌(TIME)報導,光是那筆交易就讓索羅斯賺進了10億美元。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外資法人套利賺進了大把鈔票,國內的大戶與中實戶(操作資金以新台幣億元為單位計算)看了非常心動,紛紛效法。那資金規模比較小的散戶投資人是否也可以做呢?分析師表示,散戶的操作資金少,手法不如法人剽悍,相關訊息不是很完整,因此套利對於散戶而言並不容易。不過,有一種情況投資人倒是可以留意,平日仔細觀察台積、聯電的ADR與現股的溢價,如果溢價站上了60%至70%、45%至50%的高水準,而且外資又開始大幅買超這兩家的現股,意謂著外資基金經理人可能要套利了,投資人不妨趁著外資在台灣股市大買台積、聯電的時候,買進股票,搭上外資的順風車,跟著賺上一筆。

台積和聯電ADR的價格在許多國外的財經網站都可以查到(包括www.cnnfn.com、www.bloomberg.com,在搜尋股價的欄位裡填入代號TSM、UMC,再點選圖表(charts)),不但有當日的成交價,也能找到過去一星期、一個月、三個月和一年的價位。把ADR的價格乘以當天美元匯率再除以五(一單位ADR等於五股現股)減掉現貨價,就算出了溢價有多少。

既然要做套利,進出一定不能猶豫,當外資開始獲利了結時,投資人也要馬上下車,才不會落得套利不成、反而資金被套住的下場。如何判斷外資是否縮手呢?統一期貨協理黃奕銘提出一些觀察的指標,第一、外資買超現股的手筆開始縮小;第二、外資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操作方向不一致;第三、溢價逐漸減少。以8月6日收盤價格計算,台積、聯電的溢價分別只剩62%、43%,比日前溢價差一度飆到70%、50%以上少了許多,等於宣告這波套利行情的結束。

追求高利潤的另一面是必須承擔高風險,套利賺得快、賺得多,賠得也很快。索羅斯叱吒風雲多年,最後還是栽了跟斗,去年美國科技股直線下滑,他的量子基金不再無往不利,弄到最後基金資產大幅縮水、經理人離職,可見就算是多年的高手也有失敗的時候。投資人千萬要小心,見好就收。

如果從基本面來看,台積和聯電要如何操作呢?華寶證券的建議是「買進」,於貽勳認為IC產業(包括晶圓代工)明年才會復甦,投資人不須急著現在就買,而是應該未來找低點,慢慢挑進場的價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