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不懂大人對失業陰影的恐懼、不解為什麼政治人物永遠有人罵;「快樂」,似乎在目前的台灣,只在兒童的臉上找得到。
8月暑假期間,國內有多場專為兒童舉辦的音樂會,值得父母帶著孩子前去觀賞,暫時忘卻煩惱、感染孩子浪漫的天真。其中,賢志交響樂團將和國內年輕指揮家江靖波,合作一場「瘋狂音樂動物園Part III」音樂會。而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榮星合唱團和名列世界七大童聲合唱團之一的北京中央少年兒童合唱團,也將在台北、台中、新竹各有演出。此外,市民樂團和向來極受小朋友歡迎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也沒有在這個暑假缺席。
「音樂有畫面」,正是「瘋狂音樂動物園Part III」音樂會的特色。這場音樂會中所選的曲目,幾乎都是能讓小朋友產生豐富想像畫面的「標題音樂」,如「動物狂歡節」「波斯市場」等。法國作曲家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幾乎是所有兒童音樂會的標準曲目。孩子們天生就對動物有著高度興趣,這首曲子以不同樂器代表不同動物,輪番出現、演奏,更是小朋友入門古典的最佳示範曲目。
例如音樂中,以弦樂代表獅子出場,此起彼落的雞啼,則由鋼琴和豎笛搭配表現。而低音大提琴拉出大象沈重、緩慢的步伐,小鳥拍打翅膀飛來飛去的輕盈,清亮的長笛則是最佳代言。一般人最熟知的「天鵝」片段,大提琴渾圓的音響,完全讓人看到白天鵝高雅悠遊湖面的英姿。
波斯市場想像空間大
這首看似天真的曲子,其實創作之初蘊藏著大人暗喻嘲諷的城府。「動物狂歡節」是聖桑受一位朋友委託,為奧地利一個小鎮狂歡節最後一天的音樂會所寫的曲目。剛好聖桑去了維也納市立動物園,看到許多動物,因此突發奇想,寫下這首以動物為主角的音樂。然而,他創作這部作品,還有一個幽默的用意,就是藉由音樂中的動物和各種不同角色,暗自諷刺他的朋友們。例如其中有一段「鋼琴家」的樂段,就是聖桑嘲笑一群鋼琴家朋友,每天很無聊地、死板地彈奏鋼琴的模樣。有一個說法是大概聖桑在曲子中嘲諷了許多朋友,所以他生前並不允許這部作品出版。
這場音樂會中還有另一首一聽曲名就想到畫面的「波斯市場」。作曲家科特爾比(Albert William Ketelby)是英國人,但他的作品都極富東方風味;除了「波斯市場」外,還有敘述中國廟寺、埃及的作品。他所創作的標題音樂,在譜面都記載下每一段音樂的情節和大意。
因此,我們在「波斯市場」中,會聽到「駱駝商隊走過來了」「市場叫化子們」「玩蛇人」等場景,能充分帶動孩子們的想像空間。
至於同場音樂會中的「切分時鐘」,又有人稱做「怪鐘」;是作曲家安德森(Leroy Anderson)一部表現幽默的作品。他打破一板一眼的時鐘節奏,利用木魚表現音樂學中所謂的「切分音」,模仿鐘錶滴答聲。
許多愛音樂的孩子,幾乎都是從小參加合唱團長大。有四十四年歷史的榮星合唱團創團團長呂泉生教授曾指出,「要提高一個國家的音樂素養,必須從小孩著手,而唱歌是最好的啟蒙。」
暑假音樂會中,北京中央少年兒童合唱團和榮星合唱團聯合演出的純真歌聲,相信將會勾起許多成年人兒時的記憶。
北京中央少年兒童合唱團,即是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現有團員約兩百五十人,來自北京市各中小學。他們的每一個例假日,幾乎都是在緊張的排練和演出中度過。這個團成立十三年來,在創始人、也是著名指揮家楊鴻年的帶領下,已經到過美、歐、亞洲等許多國家表演。他們六年前在義大利「圭多.達雷佐」國際複調合唱比賽榮獲四個獎項,創造這個比賽史上第一次由一個國家的合唱團,同時拿下四項大獎的紀錄。因此,北京中央少年兒童合唱團,有世界七大童聲合唱團的美譽。這次,他們將和榮星合唱團共同演唱台灣、中國多首民歌,以及西方民謠、古典小品等。
當父母們苦於要為孩子安排什麼樣優質暑假活動的思考時,聽音樂會,應是最不令人擔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