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能取代香港成國際金融中心嗎?顧立雄點出5大因素:有難度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9-12-05

瀏覽數 68,600+

圖/台北市街景。
圖/台北市街景。

香港反送中抗爭,台灣能否有機會取代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坦言,國內環境確實與香港不同,其中有5大原因,包含我國是大陸法系、非英語國家、稅制不同、消費者保護與匯率穩定,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有難度。

顧立雄表示,國際金融中心的定義若是資金自由進出,國內的環境確實跟香港不同。第一,香港是英美法系、台灣是大陸法系,台灣在法律未授權的情況下,很多開放必須兼顧到法律授權明確性原則;第二,台灣非英語環境,若想吸引國際級銀行將總部放來台灣,英語環境很重要。

第三,台灣稅制與香港不同,香港是低稅率環境;第四,香港當推出風險性產品,不需要對各別消費者負責,因此有更多空間開放更多金融商品,國內金融環境上若萬一發生問題處理原則不同。正因為有上述5項本質上難以客克服的地方,台灣能著手的只有兩大動作,第一是儘量開放金融商品,第二是利用OBU環境作為資金調度運作。

台灣可作為資金調度中心或財富管理中心,沒有辦法做到國際金融中心,與香港、新加坡永遠都差那一步嗎?顧立雄說:「這點我不敢反駁!我這金管會主委太老實了一點。」

台灣能取代香港成國際金融中心嗎?顧立雄點出5大因素:有難度_img_1圖/金管會主委顧立雄。

金管會年底將公布「媲美星港財富管理新方案」。顧立雄表示,在DBU開放商品是財富管理第一步,目前盤點出16項商品,已與央行討論有初步共識。接下來就是開放國內企業可以在OBU開戶,OBU現在大部分是境外企業才能開,希望未來境內企業也可以在OBU開戶,就能跟新加坡ACU類似,讓台商有更多彈性,可運用OBU資金自由進出環境來進行資金調度,在OBU環境之下運作,也會符合政府對匯率穩定的期待。

顧立雄強調,OBU環境對國內有實體據點的台商來說,方便性不輸香港,過去香港地位穩固,當然台商會把一部分資金放在香港,但現在香港不穩定,讓台商有機會把大筆資金放到新加坡,台灣當然也希望可以把資金拿回來放在我國OBU。

顧立雄指出,目前金管會要提出一個具體說法,包括以授信為目的範圍如何控制,然後與央行討論。若以授信為目的開戶,央行認為不需修法,當然可以進行;但若央行認為一定要修法,或是開放國內企業可不以授信為目的在OBU開戶,則要朝向修法。

本文轉載自2019.12.5「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