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傳產最完美的傳承補位──上銀父子檔卓永財、卓文恒

中美貿易戰火延燒,正是企業交棒最好時機

林鳳琪
user

林鳳琪

2019-08-08

瀏覽數 29,250+

上銀科技總裁卓永財(左)、董事長卓文恒(右)。
上銀科技總裁卓永財(左)、董事長卓文恒(右)。

「目前看起來,中美貿易戰短期是不會結束,」「最近這段時間,工具機(業績)跌幅高達三、四成,也聽到很多工具機廠商排無薪假,」8月7日,上銀第二代、剛接任董事長的卓文恒,首度挑大樑主持法說會,面對投資者辛辣提問,平時寡言的他選擇「直球對決」,坦承台灣工具機產業正面臨的嚴峻挑戰。

會後,他走下台,面對媒體追問,他的父親—上銀總裁卓永財則低聲說,「去年底,就有工具機業者陸續傳出放無薪假,今年考驗更嚴峻,」「做四休三算好的,也有不少是做三休四,」「照這樣下去,我看今年底,就會有業者倒閉…..」。

今年6月28日,上銀股東會後的董事會,卓永財就無預警宣布,正式交棒,由獨子卓文恒擔任董事長。升任總裁的卓永財當時說,會與總經理蔡惠卿擔任共同執行長,從旁協助卓文恒,「扶上馬、送一程」。

中美貿易戰時刻交班,卓永財:「這是有錢也買不到的歷練。」

選在中美貿易戰火延燒,最挑戰的時刻交班,是卓永財的刻意安排,「這是上天給的最棒的一個歷練,也是最好的傳承機會。」「順境誰都會做,逆境才是困難。」「這是有錢也買不到的歷練。」

卓永財如此淡定,因為早在數年前,市況大好,同業仍悠哉大賺「easy money」時,他已為上銀佈下層層防護網,做好逆境準備。從研發自動化新產品,分散市場到中、日、韓、歐、美等地;甚至,改變傳統製造業框架,打造從製造到服務的一條龍服務。「你自己沒有升級,可是世界一直在動。」卓永財說。

傳產最完美的傳承補位──上銀父子檔卓永財、卓文恒_img_1圖/上銀科技總裁卓永財。

卓文恒解釋,從上銀產品市況分析,滾珠螺桿,工具機用得多,價格競爭高,衝擊也大;但占上銀營收比重超過五成,自動化設備關鍵零組件線性滑軌,需求卻不減反增。意即供應鏈廠商在貿易戰火下,為了求存,被迫遷徙,勢必得升級自動化,才可能存活。「貿易戰對上銀而言,短空長多。」

甚至,上銀也跨足半導體設備供應,「這次日韓貿易戰,短期不會善了,最近,韓國企業六、日都在加班,忙著認證日本以外的供應商,最快九月就能看到訂單了,」「這是上銀的機會,」卓永財說。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我們在景氣最好時添購設備,就是為了不景氣準備。不但要有新產品,成本結構、商業模式全都要改變,至少需要二年時間。最好的時候,要為了最不好時準備。」卓永財透露,最快今年第四季,上銀就能看到多角化佈局的成果。

交棒後沒閒著,卓永財還打算讓一家子公司上市


雖然交棒,卓永財卻一刻也沒閒下來,上銀擴充腳步也愈走愈快,法說會前一天,他才打著紅色領帶,出席上銀轉投資的大銀微系統股票上市前業績發表會。「我很忙,三年後,還打算讓另一家子公司上市。」77歲的他連著兩天南北趕場,仍精神抖擻,還開玩笑說,打算工作到120歲才退休。

傳產最完美的傳承補位──上銀父子檔卓永財、卓文恒_img_2圖/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文恒。

卓永財嘴上說著兒子大學畢業後,他便放手不再管教。但在獨子首度挑大樑的法說會上,從兩人的互動,看得出來,卓永財既是嚴格的「老闆」,更是「慈父」。當卓文恒面對投資者辛辣提問時,坐在一旁的他也沒閒著,不斷湊過頭去寫「小抄」,即時替兒子解圍。

卓永財說:「他喔,謹慎、專注很像我,就是不夠活潑,幽默感要再訓練一下啦……,哈哈。」台下,50歲的卓文恒恢復靜默,將舞台留給父親。上銀傳承接班後的首發法說會,父子倆默契十足,一動一靜,完美補位。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