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術後恢復新趨勢:ERAS加速術後康復療程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9-07-08

瀏覽數 51,450+

術後恢復新趨勢:ERAS加速術後康復療程
 

43歲的小美(化名)開刀治療大腸癌,肚子雖然有十幾公分長的傷口,手術當天,就能拔掉尿管,下床自行如廁,第二天還能走出醫院,去買咖啡。兩週後,她返回職場,氣色精神如常,同事都不知道她才動完大手術。

小美的經歷聽起來像是奇蹟。原來她在手術前,經由醫療人員協助,補充營養、增加免疫力、做耐力運動,強化體能,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迎接手術,而非被動等到術後,才靠補品,恢復體力。

「這樣的術前準備觀念近來開始在台灣出現,」治療小美的國泰醫院麻醉科醫師郭書麟表示,手術對病人是重大考驗,如同考試需要事先準備,手術也應該如此,才能快速復元。

其實,丹麥醫師亨利‧凱利特(Henrik Kehlet)早在1997年就提倡「加速術後康復療程」(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簡稱ERAS),他鼓勵病人術前加強營養,增加身體機能與提升免疫力,事先儲備體能,降低術後併發症、加速傷口癒合、減少住院天數。

這20多年來,國際間已陸續發表許多篇論文,英國、瑞典、荷蘭等國醫師從成千上萬名病人身上得到證實:如果術前提高免疫力,不僅術後併發症降低至少五成,再住院率、死亡率也隨之下降,恢復期也能比傳統靜養的時間縮短三成,符合實證醫學精神。

國際醫界想要宣導這項新觀念,在2010年成立ERAS學會,2012年開始發表大腸癌、胰臟癌、食道切除、膀胱切除、頭頸癌、乳癌等15項重大疾病的「加速術後康復療程準則」。

直到現在,ERAS國際學會仍持續修改療程準則,其中,今年發表的大腸癌,是第三版。目前世界上有英、法、美、加等17個國家實施,獲得國際ERAS學會認證的則有25家醫院。

台灣成立術後加速康復學會

至於亞洲地區,菲律賓、新加坡已經加入國際ERAS學會,台灣醫界不願落人之後,在今年7月7日成立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呼籲國內醫界加入,幫助病人。

同時身兼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的郭書麟表示,手術會讓身體機能變差。然而,受限於目前觀念,病人體力本來就差,術前又沒有補充營養,等到開完刀,容易發生頭暈、噁心、嘔吐,尤其是年長者,體力消耗更大,如果有素食習慣,挑戰更艱鉅。

郭書麟在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進修時,實際見識到「加速術後康復療程」對於癌症病人莫大的幫助。在心有共鳴之際,積極引進國泰醫院,便在2016年跨越不同的醫療科,整合外科、麻醉、復健及腫瘤科醫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共十多人,組成團隊,在國泰醫院推動ERAS,並取名為「怡樂適療程」。

第二年,郭書麟團隊以大腸癌、肺癌病人為實施對象,在他們手術前一~兩週,開始訓練,並觀察術後復元情形。

他進一步解釋,不同於以往病人在家等候醫院的開刀通知,物理治療師依據病人的體能,設計健走、爬樓梯的訓練課程,同時預先演練術後必須的咳痰技巧,加強肺部擴張的呼吸運動,要求病人在家就要事先練習。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蔡世瑩也說,病人術後因為傷口疼痛,不敢翻身。因此,他們會事先教導床上翻身、起身下床的方法,協助病人練習膝關節彎曲與伸直的運動,以及提起臀部,以利下床,坐在椅子上,避免長時間臥床休息。

「我們採用一對一、量身訂作的模式照顧病人,」郭書麟表示,營養師教導病人補充營養,維持血糖穩定和水分平衡,藥師也會提醒暫停服用的藥物,團隊還設計「怡樂適療程」APP,便利病人直接在手機上詢問。

別於傳統術後復元的病人,需要等到排氣,才能喝水,他說,加速術後康復療程的病人在手術後,間隔超過四小時,可以喝一小口水,隔天就可以下床,體能較好的人甚至當天就能下床!

國泰醫院實施加速術後康復療程至今已兩年多,成效如何呢?

疼痛感、噁心嘔吐比率少了一半、提前2.71天出院 

「病人的疼痛感減少五成,噁心嘔吐少了一半,還可以提早兩天進食、下床活動,住院天數還縮短了2.71天!」郭書麟露出喜悅的表情說道。

術後恢復新趨勢:ERAS加速術後康復療程_img_1

他建議,隨著國人罹癌率增加,癌症病人需手術應該接受這項療程。「台灣一年有5.6萬名癌症病人需要開刀,」他說,這群病人會擔心術後是否會復發、是否影響體力,如果能接受加速術後康復療程,實證醫學確認術後併發症是可以減少。

然而,因為每位病人都需醫療團隊投注很多時間、心力予以協助,受限於醫療人力,兩年多以來,無法接受大量病人進入療程。他認為,能夠提供如此高品質照護,是需要更多合格認證的專業人士加入。國泰醫院成功的經驗可以藉鏡,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以此為基礎,吸引更多目標一致的專業人士,讓大家可以在學會接受完整訓練,如此更多醫院將可以加入加速術後康復療程的行列,才能真正加惠廣大民眾。

「加速術後康復療程可當成醫院品質的外科手術品質標竿!」郭書麟認為,健保署要求醫院降低住院天數、再住院率及手術感染率,這項療程可以是一個全方位的解決方案。以加拿大為例,卑詩省全境推行,無論在照護品質、病人就醫滿意度或是醫療成本,都有顯著的進步,成為全球在此領域的典範。其中許多項目當成醫院運作品質的關鍵績效指標(簡稱KPI),如此成功經驗值得台灣參考。

他說,健保署正在推行「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評鑑病人每月門診醫療費、門診次數、藥品項數、可避免住院率等,不妨納入以重大手術為目標的加速術後康復療程,讓醫療變得更有效率,品質更高,病人更滿意。

術後恢復新趨勢:ERAS加速術後康復療程_img_2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