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三大議題、兩個關鍵鷹派人物 川習G20峰會交手前探虛實

李國盛
user

李國盛

2019-06-27

瀏覽數 15,550+

三大議題、兩個關鍵鷹派人物 川習G20峰會交手前探虛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一年一度的G20高峰會,6月28、29日即將在日本大阪展開。

今年,G20不免俗的仍會繼續討論全球發展不均、人口老化及全球經濟危機等議題。至於東道主日本持續向國際宣示,日本將打造「社會5.0」,當作是重點議題。

當然,在眾多議題中,美中貿易戰的進展仍將最受關注。尤其當川普和習近平會面的時刻,將是本屆峰會最受矚目的一刻。

過往的G20會議,每年大多在9月到11月間展開,今年罕見的移到6月份。2018年12月,川習兩人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舉辦的2018年G20會面,會後宣布暫緩加徵關稅談判90天,一度讓世界以為中美貿易戰可望和解,沒想到5月5日深夜川普推文,宣佈5月10起針對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課徵25%的關稅。自此,局事大變。

本周末峰會上演前,中美雙方已各自動作頻頻。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和中方談判代表副總理劉鶴率領的談判團隊,一週前已恢復電聯往來,雖然聯絡內容沒有透露,但這已經是川普五月加徵關稅後首次破冰。習近平趕在G20前,6月20日突然造訪北韓,似乎也在提醒川普,除了關稅,中方還有北韓這張牌。

《彭博社》的推論,中美雙方議題依序是貿易關係、國家安全和北韓,此外,香港反送中和新疆的人權問題也可能成為談判桌上的議題。

不過,一如美中貿易戰由美方主導議題的態勢明顯。《經濟學人》指出,中國領導人已逐漸了解,貿易戰只是兩國競合關係的一環,環繞在川普身邊的策士、國會和國務院、五角大廈和情報系統已擺明,貿易爭端不是唯一議題,美國要的是中國改弦易張。例如中國靠貼補本國企業,強制科技移轉以及不重視智慧財產權等。

《經濟學人》認為,川普五月重新開徵關稅後,中國的領導階層重新審視了美國的決策機制,相信中美關係隨著明年11月美國大選愈來愈接近,會愈趨加溫,且明年無論是誰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對中關係都不會鬆手。

中方擔心的是,美中貿易戰表面上川普站在最前線,但背後圍繞在決策核心的鷹派,可能才是中美談判無法取得進展的主因。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鷹派人物的代表,在貿易問題上首推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在國家安全問題上,代表性人物則是約翰·勞勃·波頓(John Robert Bolton),他是現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贊成對台展現更大幅度的支持,也是川普今年三月,突然結束與北韓會面的關鍵人物。

對中國而言,美方已由原本單純的貿易談判,一路上升到國安問題,現在,川普政府更要求,中國接受美國檢查,類似冷戰時期美蘇限武談判的核武檢查。

但在輿論上,過去幾個月對中國窮追猛打的國際媒體也紛紛轉向,《外交雜誌》指出,川普目前對中國的策略,長遠來看並不利於美國;《彭博社》則一再傳達,全球投資人希望美中達成協議,穩定全球經濟的呼籲。

況且,美國一再進逼,何時會碰觸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底線,也令西方社會擔心。

川普的所做所為隱隱牽動了中國人最深處的民族記憶,那就是百年前因為國勢衰弱,被列強逼迫,簽署不平等合約的過往。

G20週末登場,這場主秀怎麼演,全球都在等待。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