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季崛起的手機概念股,挾著全球手機銷量每年以五○%高幅成長,以及具有營收、獲利的安定因素,立即異軍突起,登上投資舞台的亮眼寶座。京華投信電通網基金經理人陳翠芝指出:「手機概念股著重硬體的製造,直接挹注營收與獲利,今年在營收與獲利成長幅度都會很明顯。」
華寶證券分析師曾省吾認為:「今年投資手機通訊概念股,必須注意如果是百分之百通訊題材,給他很高的本益比還算合理,如果只占五%到一○%的題材,給與過高的本益比就不合理。」
事實上,以通訊用戶成長數據來看,全球行動電話手機用戶數將由九九年的四.七億戶,成長為今年的六.○五億戶,二○○一年更可達到七.九億戶,每年成長幅度高達三○%(見二二四頁表一),的確讓許多投資人像服了定心丸般趨之若鶩。
行動電話傳輸系統技術為了增加系統容量、提高通訊品質與功能、確保通訊機密等需求,已由第一代的類比傳輸,晉升到第二代數位傳輸。
數位傳輸共有四個標準,分別為歐規GSM(泛歐數位式系統)、美規CDMA(分碼多工接進)、北美TDMA(多時分工接進)以及日系PDC(個人數位化通訊)。
GSM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行動電話系統。至一九九九年為止,已有超過一百二十個以上國家使用,預估往後每年都會有超過五○%的成長率,因此GSM將是未來幾年數位式行動電話的主流(見二二八頁表二)。
美規CDMA系統掌握第三代通訊系統關鍵技術,擁有高容載量、保密性與高速資料傳輸優勢,預計在二○○三年銷售量為二.六五億支,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二四.八%,潛力十分看好。
隨著網際網路應用頻繁,市場對影像、語音、多媒體、雙向互動的需求愈來強烈,3G(第三代行動電話)技術的出現,將結合更佳的mobility(可移動性)、更強的數據、影像傳輸,特別是無線上網的突破性功能。
手機零組件概念廠商
一支手機要靠高達三百多種以上元件組合而成,少一樣都不行。因此,往後幾年通訊周邊元件、零組件產業配合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位於上游的零組件廠商,今年普遍面臨「有訂單沒產能」的窘境,正如華寶證券總經理於貽勳指出,「大部分業者沒料到景氣衝這麼快,廠也還沒蓋,生產線也還沒拉,所以產能一下趕不上來,價格也一路往上飆。」
也就是說,零組件廠商目前處於快速成長期,「現階段十二到十八個月本益比一定特高,就像當初筆記型電腦成為台灣電子股主流時,股票好的不得了,」於貽勳指出,「當然這個產業兩、三年以內是非常的好,但是從投資的角度來講就不要拉這麼長。」
基本上,在台灣手機的自製零件包括印刷電路板、液晶顯示器、揚聲器、外殼按鍵、電源供應器等類型。
一、PCB(印刷電路板):廠商華通、楠梓電 、金像電
由於PCB(印刷電路板)製程冗長,一般多層板從投料到出貨至少需兩週以上,加上價格持續下滑,又有供需與景氣的循環,因此資訊用PCB去年流血殺價,跌價三○%,產業景氣也跌至谷底。
去年下半年通訊市場景氣暢旺,造成手機需求量大增,通訊板(通訊用印刷電路板)的市場潛力,幾乎讓苦H已久的PCB廠商看見了曙光。
因為通訊板毛利高,經過高密度連結(HDI)製程,使得線路更細,讓零件放得更密,手機體積可以縮得更小,加上使用雷射鑽孔機的資本與良率門檻高,獲利十分看好,國內PCB各廠商將於第二季相繼大舉投入。
國內PCB龍頭廠商華通,已爭取到英特爾覆晶(Flip chip)基板、諾基亞、易利信手機板訂單。在手機需求量大增下,華通大舉購進數台HDI板用的雷射鑽孔機以增加產能。
今年華通營收目標將增加為一百九十億元,預估全年毛利率可以提升為一九%。華通去年爭取到易利信、諾基亞的手機用板訂單,今年第二季機器設備將陸續進來並且裝機完畢,而通訊板出貨也將隨之增加,因此第二季的通訊板比重將可望倍數成長。
以通訊板為主力的楠梓電,去年因摩托羅拉減少訂單,使業績大幅滑落,結算去年營收五九.二一億元,稅後淨利三十四億元,每股盈餘○.八四元。
楠梓電預估今年首季應可望有兩家新客戶加入,有助於降低單一客戶的風險,樂觀估計將有二○%的成長率。
通訊板後起之秀金像電,自去年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通訊板比重明顯增加一五%到二○%。
今年金像電的通訊板主要出貨,將以三家國際通訊大廠為主,其中以諾基亞出貨量最大。每月手機出貨台數三、四百萬台,合計通訊板比重占總營收約三○%到四○%,另外金像電生產高階基地台用板,對獲利將有助益。
二、STNLCD(超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廠商:勝華、碧悠、光聯
LCD(液晶顯示器)大略可分為扭轉向列型(TN)液晶顯示器、彩色薄膜型(TFT)液晶顯示器、超扭轉向列型(STN)液晶顯示器三種,其中,中小尺寸的超扭轉向列型STNLCD,是目前供手機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顯示器。
去年下半年延燒到今年的手機狂賣,使得手機面板製造商的訂單應接不暇,STNLCD(超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需求量急速增加。國內STNLCD大廠包括勝華及碧悠,今年度通訊用面板營業額將比去年高出一倍以上。
由於TFTLCD排擠部分IC產能,使近期國內STNLCD驅動IC出現嚴重缺貨現象。勝華董事長黃顯雄指出,為增加對LCD驅動IC貨源的掌握能力,勝華已轉投資約新台幣一億八千萬元IC持有IC設計公司矽創一六%左右的股權,以解除因驅動IC缺貨時,有訂單卻因關鍵零組件缺貨,而無法生產LCD的情況。
此外,黃顯雄十分看好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LED)未來在行動通訊市場的發展潛力,並轉投資新台幣六億五千萬元成立勝園科技,專門從事OLED新興顯示器的研發,預計在明年第二季可以進入量產。
碧悠今年發展重點將會朝向通訊用LCD,並提升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易利信等通訊大廠的手機用面板出貨,使通訊類比重提升為三○%到三五%。
未來碧悠將全力發展LCD事業,除了3COM仍為最大客戶,占營收比重高達四成。碧悠今年內部概算營收目標為五十五億元,稅前盈餘目標為五億元,也較去年的三.四億元成長五○%以上。
光聯目前已掌握韓國客戶手機用液晶顯示器模組(LCM)的訂單,二○○○年開始出貨量持續成長,並談妥國內兩大手機製造廠明?、大霸訂單,二○○○全年供貨量可達四百萬片,使得今年營收及獲利大幅成長。
光聯去年營收僅十億元左右,EPS(每股盈餘)為負○.六四元,今年公司財測目標約十七億元,預估稅後每股盈餘可大幅轉虧為盈,達一.二元。元大投顧研究員鄭宗祺則預估光聯今年預期營收可達二十五億元,稅後淨利兩億五千萬元,EPS(每股盈餘)約為一.八元左右。
三、揚聲器廠商:美律
美律自從去年接獲Sagem(法商幻象)手機送受話器訂單,並在十一月開始出貨,使得單月營收創新高達○.九三億元,比十月營收成長二七.三九%,也較去年同期成長七八%。而十二月也在手機訂單持續增加情況下,營收再創新高,達一.一二億元。
元大投顧研究員魏建發觀察指出,除了手機的送受話器是美律今年成長主要來源外,國內筆記型電腦大廠揚聲器的需求,在未來市場穩定成長前提下,訂單也將隨之增加。美律與國際通訊大廠如JVC(傑偉世)、Philip(飛利浦)等合作生產的麥克風,今年也可獲取可觀的訂單。
四、外殼、按鍵廠商:毅嘉
位居全球前五大專業手機按鍵製造商毅嘉,今年一月十四日以六十二元上市以來,股價連續拉出漲停,股價幾度突破兩百元大關,漲幅超過三倍。
毅嘉在一九九九年電話按鍵產品出貨量為兩千零四十七萬片,行動電話按鍵產品出貨量約為八百七十七萬片。今年行動電話產品在諾基亞及易利信的訂單增加之下,預估出貨量將大幅增為兩千三百四十八萬片,成長一六七%。手機零組件相關產品的市占率希望達到一○%目標。
除了手機按鍵外,毅嘉董事長黃秋永表示將積極規劃朝整合元件(IDM)發展,希望未來提供國際通訊大廠一次購足的服務。
毅嘉科技在林口華亞科技園區購地三千坪,預計投入資金新台幣六億元,建構毅嘉科技未來十年的全球運籌中心,預定於今年落成。未來該中心將以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生產附加價值產品等功能定位。
五、電源供應器廠商:飛宏
身為摩托羅拉手機在台唯一電源供應器供應商,飛宏主要以生產通訊及網路使用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為主,今年第一季在中國大陸東莞設廠進行手機代工,將正式跨足行動電話組裝領域。
由於資訊電腦用的電源供應器已成為標準及量產化產品,利潤較低,所以飛宏目前生產規模較小,難與國內大廠競爭。
飛宏開發利基型產品投入非PC用電源供應器市場,市場規模較小,但因利潤相對較高,魏建發觀察指出,「預期未來飛宏仍會以非PC用產品為主攻市場。」
由於摩托羅拉占飛宏營收比率達六成以上,對過去成長的幫助甚大,但就長期而論,魏建發認為,「因為代工形態的改變,反而會變成不利因素。」
六、連接器廠商:正崴
正崴精密公司已設定以連接器、電池模組等全球資訊、通訊領域相關重要零組件供應商為長期目標,並且發展三C整合產品領域。
正崴將與鴻海與Cisco(思科)策略聯盟,發展通訊相關電源供應器、通訊連接器方面產品,預估今年將會成長二○%到三○%,明年大陸天津廠完工投入生產運轉後,將有新一波產銷業績的成長。
七、MLCC廠商:華新科、天揚
MLCC(積層陶瓷電容)的種類主要以大小區分,0805代表的是長○‧八英寸、寬○‧五英寸。0805及0603較大的尺寸,主要使用在電腦資訊產品,也是目前台灣MLCC業者的主力。
去年因MLCC生產重鎮日本轉移生產重心,國內的積層陶瓷電容也紛紛宣告缺貨。未來三年內,0402挾著規格小的優勢,搶占通訊產品領域成長率高達四五%,將成為未來市場新秀。
不過面對0402積層陶瓷電容的龐大商機,國內業者多處於試產階段,良率的突破將是搶單成功與否的重點,加上去年積層陶瓷電容重要材料鈀金價格飛漲,各廠商紛紛引進卑金屬製程,以鎳、銅來取代鈀金,因此0402積層陶瓷電容的量產成熟,可能必須等到今年下半年之後。
華新科技總經理朱有義對今年與明年景氣相當看好,他指出華新科技光在第一季營收即可達到一○.五億的規模,毛利率攀升到二七%至三○%,每股盈餘為二.二元,因此今年景氣應該會超過財測數字,往後三年每股盈餘應該可以維持在八.二元左右。
三C市場將成為天揚精密陶瓷今年極力拓展的新市場,天揚也將全力開發高層晶片的技術,進入規格產品的生產,以因應大哥大快速成長的市場需求,預計今年四月將可量產,明年對營收挹注將很可觀。
天揚預估未來每季產能將以一○%成長,今年月產能目標為二十四億顆,營收目標可達二十三億元,稅前盈餘三億九千萬元,較去年呈現大幅成長。
八、石英晶體廠商:希華
從去年底上櫃承銷價三十六元,到今年三月股價已衝破二百關卡,短短三個月希華晶體足足飆漲了五.五倍。
希華將在今年三月卅一日取得日本明電舍株式會社子公司明電通信九○%的股份及經營權,並成為國內最完整上、下游整合的高頻元件製造商。
希華今年打算在潭子地區買地,將會把現有的兩個廠合併,計畫現金增資案五月送件,順利的話七月拿到,九月就要開始蓋廠。
明電通信大概九月之後才會有Saw Filter(表面聲波濾波器)的量產,希望二○○二年底能增加六十億日幣的營收。
系統組裝概念廠商
全球手機大廠主要代工基地以亞洲為主,像中國大陸、台灣、韓國、新加坡。
韓國目前專注於CDMA的領域,台灣以ODM(設計代工)、OEM(製造代工)為主。由於手機大廠摩托羅拉已經將GSM代工量釋放出來了,因此台灣在GSM的領域會非常有機會。
華寶證券分析師曾省吾相當看好台灣手機組裝系統這一塊,因為與上游零組件比較起來,位居下游的手機組裝單價最高,比較能夠靠衝Sales(營收),帶上Profit(利潤)。
等到國內系統廠商衝上來,為了與其他國家競爭,會採取本地採購的方式,以降低成本,同時會給通信零組件相關公司帶來成長的契機。
一、明?整合WWW為發展主軸
明?預計今年第二季起,將陸續推出CDMA手機、具PDA(個人數位助理)功能的智慧型手機等新產品。目前手機單月出貨量十多萬支,但第二季起單月將逐漸提高至四十萬支以上,第三季、第四季,隨著相關零組件貨源的擴增,單月手機出貨量有機會挑戰一百萬支以上。
明?電腦今年度的營收目標,應該有機會挑戰七百億元,若加計轉投資方面,明電持股四八%的達?科技,今年度營收目標上看兩百五十億元,達方、達信營收亦預估較去年度明顯成長,則今年度明?集團的營收目標將上看一千億元以上。
明?買下皇景科技,正式跨入寬頻(Wideband)領域,結合無線手機(Wireless)和手機上網(WAP)的應用,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明?電腦將會整合WWW(網路、無線、寬頻)三個發展主軸,加上宏?集團在未來電子商務、網際網路上的發展,曾省吾認為,「身處宏?集團大傘之下,明?將會獲益良多。」
二、大霸最快看到Big Gross(大的毛利)
一九九八年搭上手機組裝列車,大霸與摩托羅拉建立密切而長期的原廠委託製造代工關係。
雖然大霸去年上半年,受到手機關鍵零組件缺貨導致虧損,但是第四季在摩托羅拉手機代工訂單暢旺下,獲利逐漸回穩上衝。
大霸今年取得大陸內地手機內銷權,再加上與摩托羅拉於匈牙利合資設廠,估計今年月產能約二十五萬台,明年月產能可超過七十萬台以上。
曾省吾分析大霸與摩托羅拉的合作關係指出,「OEM的好處是最快看到一個Big Gross(大的毛利),好像吃一個大補丸,一、兩年之內會呈現很高的成長率。」
也有分析師認為,「大霸到目前為止充其量的只是組裝,七○%原材物料是摩托羅拉採購給他們組裝,沒有任何的利基。大霸將來要面對的是假設摩托羅拉可以找到組裝成本更低,生產線鋪得更大的廠商時,合作關係就會改變。」
三、致福重新調整再出發
致福去年與光寶集團策略結盟後,致力於瘦身計畫,重新調整事業單位為網路、通訊兩大事業部。
曾省吾指出,「致福在手機部分技術是以國際通訊設備大廠朗訊(Lucent)的Total solution(全套解決方案)為主。因此,今年在研發方面會比較低調。」
因為之前資源太分散,現在把資源集中在網路事業部的伺服器上,未來發展則朝向寬頻產品及無線傳輸產品。去年手機出貨主打Hello Kitty的市場,可以明確觀察到致福在手機市場策略,將朝向與二、三級的廠商合作打低價市場。
曾省吾以明?、大霸、致福三家組裝廠商比較:明?是以發展自己的技術接ODM為目標,大霸單純做摩托羅拉的OEM,致福則是具備一點自己的技術,從事小量ODM,以瞄準低價市場。曾省吾認為,「不過比較起來,因為競爭對手一個一個進來,致福成長會比較慢,相對上財力與人力方面會比較不穩定。」
四、筆記型電腦廠急起直追
除了明?、大霸、致福,今年突然多了幾個從筆記型電腦探出頭來的新面孔,譬如廣達、仁寶 、英業達、華宇等。
魏建發認為筆記型電腦廠商此時選擇進入,因為時間點上已落後手機製造前輩大霸、明?、致福甚多,加上第二代手機的產品已經趨於成熟期,因此這五家公司的計畫皆明白朝向CDMA技術,全力發展第三代通訊手機的產品。
曾省吾分析這個現象是因為筆記型電腦市場已經趨於成熟,未來全球成長率將變成一○%或一五%,手機似乎是突破困境的出路,所以看得出來他們是不得不做,不然無法維持下一步的成長;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發展Wireless Communication(無線傳輸)。這個趨勢可以看出來筆記型電腦下一步的成長必須靠手機,可是手機一台出貨單價大約是筆記型電腦的十分之一,在利潤有限的情況下,這一、兩年他們會成長得比較辛苦。
手機通路概念廠商:震旦行、聯強、東訊
去年第二季開始,系統業者不惜血本買進大批手機,再以超低價、免費搭售門號的方式帶動手機市場買氣,但也打亂市場行情,使得系統業者本身的利潤受到波及。系統業者為了與通路商達到雙贏局面,除了給與銷售門號的佣金外,還有每月通話費的抽成,以彌補手機削價帶來的困擾,而成為通路商未來穩定獲利的來源。
通路商的競爭激烈的情形下,可發覺各通路商的利基點不同,魏建發指出,「聯強國際以物流、MIS、經銷體系三者相輔相成;神腦國際因有製造能力,故以維修技術、配件生產見長;另一家具有製造能力的東訊以拓展專職維修門市、深耕市場為主要策略;而以銷售、門市體系為專長的全虹、震旦行則在門市經營下工夫。」
由於手機市場龐大,如何搶得利基點,站穩市場,成為各通路商主要的目標。京華電通網基金經理人陳翠芝也認為,「通路商未來能做的是維修這個市場,因為單靠賣手機的收入並不大。」
震旦行手機銷售業務已占整體營收的七成以上,去年約一百一十億元,今年將可爭取到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億元的手機市場,震旦行更打算在台灣北、中、南分別耗資新台幣一千萬元以上,成立客服中心旗艦店,並計畫今年第三季完成全國一百家客服中心的建構。
另一個通訊通路大廠聯強,今年內將把快速維修站的數量擴增到四十家,而聯強快速維修中心將完全獨立於銷售體系外。
聯強預計到今年底,投資金額約新台幣一億兩千萬元,包括整體設備投資約六千萬到六千五百萬元,零件庫存備料約需五千多萬元,而一個月的營運費用支出,約在一千一百萬到一千兩百萬元之間。
隸屬於東元電機集團的東訊,今年仍將以行動電話代銷業務為營運主力,預計占營收五成以上。東訊今年將全力發展社區寬頻網路所使用的IDSL(整合服務數位網路數位用戶迴路)配合行政院「全民寬頻上網」計畫,預估在二年內,將IDSL的使用戶數推上四十萬戶,今年營收將可突破一百億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