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大力宣傳「政府幫你賺了一萬元」,指「勞動基金」在今年第一季的績效創下新高,整體收益率達5.55%、大賺2153.6億元,換算每位勞工賺一萬元。
但這一萬元其實不完全進入勞工口袋,因為勞動基金包含「勞保」和「勞退」兩種基金,其中只有勞退新制的部分會每一年將收益撥入勞工個人專屬的勞退專戶,其他只能說是帳面數字漂亮,沒領出來都不算。
況且,這一季報酬亮眼,下一季呢?其實,勞工在意的是,在準備退休、結算退休金的那一刻,到底能拿到多少錢。如果申退時,剛好遇上類似金融海嘯的重大事件,很可能一舉將累計的獲益全部虧光,雖說政府有保證最差都能拿到兩年定存利率的報酬,但現在利率連1.1%都不到,還不如靠自己比較快。
所以對於退休金自主投資、多元選擇的渴望,一直存在勞工大眾心中。
尤其去年第四季全球市場風雲變色,導致勞動基金2018年全年績效收黑,為-1.95%、虧損726億元,當時讓許多勞工跳腳,甚至興起「乾脆自己操盤」的想法。
偏偏可讓勞工挑選勞退金投資標的的「勞退自選投資平台」,在各部會間卡關多年、又被退回,現在連影子都沒有。
去年第四季,金管會乾脆要證基會、投信投顧公會、集保結算所來主辦、並由基富通網路基金銷售平台來執行,開始推動「全民退休自主投資實驗專案」,讓民眾以退休為投資目標,先熟悉如何操作相關投資商品,專案將在今年七月底正式上線。
其實,當年推動勞退自選平台之所以卡關,關鍵之一在於投資結果是否要「盈虧自負」。現行的勞退新制是,雇主每月(至少)提撥勞工薪水的6%,勞工也可以自提薪資(上限為6%),存入勞工名下的勞退金專戶中,然後交由勞動基金運用局來統籌管理、委託代操。
每個勞退金專戶的資產變動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是專戶中的資金規模、其二是投資績效。
目前的癥結點卡在,勞退自選投資方案,因為是勞工選擇投資標的,屆時虧掉本金,該由誰承擔?政府還要不要保障最低收益?現在的作法是,政府幫勞工承擔虧損,保障勞退帳戶的本金不受損,並擁有兩年期定存利率的利息收入。然而,政府官員以及立委都沒有人敢觸碰「盈虧自負」議題,就怕引爆民怨,才導致勞退自選方案胎死腹中。
相關人士觀察,這次金管會透過基富通平台來推動「全民退休自主投資實驗專案」,除了有教育推廣、教導大眾熟悉退休商品的意思;另方面,如果專案的整體投資績效好,就能拿數字去說服勞動部等相關部會,讓勞退自選機制立法上路。
令人感嘆的是,勞退自選機制已經談了快十年,八字還沒一撇。但私校教職員的「私校退撫儲金」卻創下多個全國紀錄、率先開辦退休金自主投資,在今日(5/7)歡慶十週年,成果豐碩。
故事始自2010年,當時每位私校成員都設立退撫儲金專戶,更在2013年開全國退休金創舉、啟動自主投資方案,成員可依自身的風險屬性,選擇將自己的退休金依各種比例配置於「積極型」「穩健型」「保守型」三種基金,若未做出自主選擇,則將退休金配置於預設的保守型方案中。
私校退撫儲金在2017年教師節,再開台灣先例、啟動第四種投資組合「人生週期型基金」(life cycle fund),讓私校教職員可依年齡,將資金自動配置於上述積極、穩健與保守等三種不同風險的投資組合之中,例如30歲以下成員全部配置於積極型,而後隨著年歲愈大、逐漸轉換到穩健型與保守型,到了56歲則全部轉至保守型。明年元旦,將把預設選項改為人生週期型基金。
在私校退撫儲金的遊戲規則中,只有保守型的投資組合可享有兩年定存利率的保證收益,穩健型、積極型的投組要自負盈虧,而人生週期基金配置在保守型的部分,也可擁有保證收益。
退休金要自負盈虧,教職員們很難接受嗎?「私校退撫儲金監理會」執行秘書賴俊男說,實施多年來很少見爭執,而且從投組的選擇上,可觀察出私校教職員逐漸具備自主投資的意願與能力。在2013年剛開始推投資方案時,投資於保守型(預設)的人約96%,如今降至七成左右。
「大家逐漸瞭解,即便是退休投資,也不能太保守、得積極一些,才能盡早達成退休金目標,」賴俊男指出,從2013年3月至今年4月30日,六年多來的累積報酬率是積極型39.08%、穩健型39.64%、保守型12.65%,積極、穩健與保守的年平均報酬率則分別為6.34%、6.43%與2.05%。可見積極型與穩健型的基金績效,顯著領先保守型。
今年四月下旬,基富通的「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推動諮詢小組已審定入選的安聯、國泰、群益三家投信基金產品提案,接下來各基金將展開審查程序,預計七月底將上架。
事實上,基富通全民退休投資專案中的兩大組合式基金:「目標風險類型」「目標日期型」,與私校退撫儲金的投組結構與概念大致雷同。
像基富通方案中的目標風險類型基金,也是分為「積極」「穩健」與「保守」三種類型。而「目標日期型」則依不同目標退休時間如10年、20年、30年來設計,例如預計20年後退休,就買目標日期為2039年的基金,其投資組合會隨著年齡而降低風險,逐漸從風險性資產(例如股票)轉換至固定收益商品(例如債券)。
集保結算所、基富通董事長林修銘表示,目標風險與目標日期的退休商品,可望讓民眾打造更客製化的退休投資組合,他建議以定期定額、紀律投資的方式來做退休準備。
4月11日,在林修銘鳴槍起跑「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之後的三週內,報名人數就突破五萬人,此專案是否能為勞退自選機制做好立法前的暖身,讓勞工放在勞退帳戶的資金有更多投資選擇,而不只是「一套衣服眾人穿」的單一操盤戰術,各界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