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軟體公司的創辦人,平均年齡二十五歲;資迅人的總經理賀元,二十三歲創業。
對於外界常嫌他「小孩子玩大車」或「太嫩」的批評,六十一年次的賀元不但大方接受,還認為這就是本錢。他笑著說:「我本來就是小孩子,實際上玩的也是大車,F1賽車的顛峰年齡是二十三歲,玩Internet(網際網路),太老,就不要跟我們拚。今天如果是老人來開大車,一定開輸我,Internet比速度、比規模,車子小就出局了。」
網路軟體公司資迅人,是賀元與六十年次、現任執行副總經理的薛曉嵐創辦的。四年前,他們分別是台大商研所、政大企管所的學生,兩人與一群志同道合,同樣熱愛資訊、電腦的朋友,憑著年輕、大膽的創意,共同打造夢想的軟體王國。
去年,他們做了一億元的生意,同年年底,英特爾看好資迅人的潛力,正式投資入股。原本英特爾只投資台灣的半導體,預計兩千年才投入軟體與網際網路的產業,但是資迅人成長的速度超過他們想像,英特爾認為這是一家投資值得的公司。究竟資迅人有什麼魅力?
「我們喜歡軟體,都是重度的Internet成癮者,我們一開始說要做軟體、網路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你們是頭殼壞去』,因為當時最流行半導體,很多交大電子的學生都進園區,尤其是台積電、聯電,似乎學電子的『正統』職業就是應該進園區,」交大電子系畢業的賀元說。
抓得住年輕人的脾胃
所以,做軟體有點像意外,也像賭注,當然一開始,他們並沒有想要賺錢,只是想把這些東西做出來,而他們的timing(時機點)很對,因為國外網際網路的風潮正要開始流行。
資迅人的第一個產品IQ網站搜尋家,得來意外而成功。他們本來只是要寫給自己用,因為一般的搜尋引擎檢索常要一個一個網站慢慢找,他們乾脆自己寫程式,可以一口氣把所有搜尋網站的東西找回來,並分類整理。寫完之後,他們發現滿好用的,就決定把它做成產品外賣。
目前為止,IQ搜尋家行銷三十多個國家,公司常會收到來自各地的回應。資迅人的行銷副理黃秀惠說,有一次,他們接從一封從非洲寄來的電子郵件,寄件人告訴他們,這個產品對他寫作論文非常有幫助。
此後,資迅人針對年輕的網路族群推出許多新鮮產品,都是台灣首見的創舉,例如首季收入突破四百萬元的即時競標網站「CoolBid酷!必得」,會員達四十五萬人次的即時通訊軟體「CICQ網路大哥大」等等,都搶得第一。另外,「Love Town一網情深」網站,已經促成八、九對新人。這些都是資迅人新世代工程師的傑作,抓得住年輕人的脾胃。
「快」與「怪」是資迅人產品的兩大特色,不過商品化的過程很困難。賀元認為,這是台灣廠商面臨的最大問題,以資迅人的經驗來看,除了要配合國際標準,還要有獨特的利基點;研發產品前,要市場分析,知道在區域市場中沒有同類型、同功能的軟體,他們不希望再做重複的東西。
再者,不斷申請國外獎項來支援產品,也是資迅人的策略之一。本來他們以為身處台灣,國外可能不會理他們,但後來發現,只要產品好,國外該給的獎絕對會給。例如IQ搜尋家曾獲得許多國外大獎,「在當時,我們只是覺得獎項是自我肯定,沒想到在行銷上也非常有用,這些都做了,商品化的過程會更完整,」賀元說。
另外,資迅人也堅持,好的設計要盡量簡單,要為使用者著想,最好是拿父母親或比較不會用電腦的人來測試,只要他們可以上手,甚至覺得很有成就感,產品就夠friendly(親切),普及率更高。
要專業,更要品質
選對了路,資迅人是怎麼看到商機的?賀元說,商機可遇不可求,不過可以看得到趨勢。早在一九九二年,他與同學黃志賢(資迅人的網路經理)就架起台灣第一個網路伺服器,到了一九九三年,愈來愈多人用www(全球資訊網),他才想到,其實玩了那麼久的Internet(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只是多了圖形、多媒體可以連接,比文字容易接受,將來會有更多人進入網路的世界。
他們看到這個趨勢的形成,不過沒有料到它這麼快就成為商機。黃志賢認為,網路非常有潛力,我們眼睛所見的事物,沒有什麼能像它發展那麼快。賀元也說:「別的產業可能需要十至十五年才能形成,網路卻在三至五年就完成了,真是非常可怕。」
網路傳播的效力之大,無遠弗屆,現在資迅人不擔心台灣的行銷問題,重要的還是如何以自有品牌行銷國際 。初期在較封閉的日本市場,他們採取與經銷商合作——共同品牌——的方式,爭取市場;至於美國,則以強大的代工製造能力和硬體廠商搭售,把試用產品盡量往外撒,建立品牌形象 。他們預期下半年,在美國、大陸會有比較大的斬獲。
賀元曾經和美國的媒體聊天,他們認為台灣只有半導體。賀元聽了覺得很火,就反駁說還有軟體工業。美國媒體問,除了資迅人之外,台灣還有沒有其他產品?逼得他有點汗顏,不過卻激起了他的使命感。賀元說:「老實講,我能講出來的產品真的不多,但是,我們對台灣的軟體工業有責任,希望將來能在世界舞台站穩,代表台灣打進美國市場。」
資迅人雖然相當年輕,但卻連一些資深的研發人員都有興趣,其中不乏從台灣微軟、IBM等大公司來的員工。例如專案經理湯發源就是從微軟來的,他的年資、工作經驗都比資迅人的「小」老闆久,但他卻很喜歡現在的工作環境。他說,以前在微軟,台灣就是跟著美國的腳步做,發揮的空間有限;在這裡,老闆也很能夠接受新觀念,理念很相近。
資迅人平均年齡二十七歲的工作團隊,憑藉的本錢就是年輕、專業及創意。賀元說:「資迅人要的人可以跋扈,但要專業,更要品質。」所以,如果用傳統的眼光來評價這家公司,那就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