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遊戲《還願》近期風靡全台,卻因美術團隊誤植敏感字眼,遭大量中國大陸玩家灌入負評,遊戲暫時下架。其實不只敏感詞彙,今年2月初,有1000多萬粉絲的中國網紅咪蒙,工作室發布的一篇文章也因「負能量太多」,在輿論壓力下刪文且關閉帳號,引起軒然大波。這篇文章到底寫了什麼?
2月25日晚上8點,全台有5萬多人同時在線,看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玩國產遊戲《還願》,讓不少網友大開眼界。
不只陳其邁,近期幾乎所有遊戲實況主都選擇這款遊戲遊玩,自2月19日元宵節發布以來,《還願》儼然成為台灣最夯的遊戲,在國內外屢獲好評,遊戲銷量也節節攀升。
可惜的是,因美術團隊誤植「小熊維尼」、「包子」等敏感字眼,被眼尖網友發現並po文後,在網路上引起兩極評論,尤其遭大量中國大陸網友灌入負評。遊戲公司「赤燭」在2月26日以「部分電腦出現無法開啟與遊玩時偶有閃退的現象」為由,暫時將遊戲下架。
從萬眾矚目到暫時下架,國產遊戲《還願》發布的旅程一波三折。但類似的狀況,其實早在2月初就曾於中國上演過,且更加戲劇化。
圖/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玩國產遊戲《還願》。圖片取自陳其邁臉書
滿滿負能量 毒雞湯成眾矢之的
1月29日,微信公眾號「才華有限青年」發布了一篇名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故事說得是一個家境清寒的天才少年,憑著優異成績進入名校,畢業後卻因正義耿直的個性,拚命老實賺錢,終究無法在重功利的社會中生存,最後因病過世。
文章發布後,各界褒貶不一,但從一天點閱超過十萬次的驚人數據,可以知道文章有多熱門。
可惜,樹大招風,陸續有網友比對文章內容,質疑有多處造假。作者楊樂多迅速發表聲明澄清,這是為保護當事人刻意做的模糊處理。
除了造假,更關鍵的爭議是「販賣焦慮」。不少媒體為文,直言這樣的文章是「搞成精神傳銷」,網路討論聲量接近沸騰。
對台灣人來說,看這樣的文章可能會覺得司空見慣,文中飽含的負能量與厭世感早已見怪不怪;但在中國,卻踩到「販賣焦慮」的紅線。勵志的文章被稱為「雞湯」,她辛辣厭世的文章被稱為「毒雞湯」。
圖/大陸許多新聞媒體批評咪蒙這篇文章「影響社會穩定」。圖取自網路
文章發布隔日,微信平台先是因「內容違規」將文章刪除;2月1日,公眾號持有者網紅「咪蒙」親上火線發布道歉信,將自己的微博永久關閉,內容全部刪除。
2月21日,咪蒙更進一步刪除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她所擁有的其他相關公眾號,連同「才華有限青年」也一併註銷。自此,咪蒙旗下的公眾號僅剩「李粒粒LiLiLi」留著,1000多萬粉絲瞬間蒸發。
自媒體女王 業配一篇文章80萬人民幣
一個作家能有千萬粉絲?你沒看錯,本名馬凌的咪蒙以其辛辣的文筆,直言許多男女關係的糾葛與職場醜陋,也曾在台出過《聖人請卸妝》《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初次愛你請多關照》這三本書。
她用字豪邁粗俗,如《女追男隔層紗?這種屁話你也信!》、《老子努力奮鬥,就是為了包養一個男人》等,標題讓人吊盡胃口,也當許多上班族一吐對職場與社會的怨氣。
這樣的犀利文風,讓她坐擁千萬粉絲,單篇平均閱讀量動輒突破百萬,打造屬於自己的創作帝國,寫一篇業配文可拿將近80萬人民幣(近369萬台幣)。
圖片取自百度百科
但也因為行文大膽潑辣,讓她的文章充滿爭議。在二月初的這場風波中,不少傳統媒體為文抨擊,認為她的文章為博取眼球,不斷在秀下限,新華網更直言「毀三觀,終毀了自己。再也不見,毒雞湯。」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網友為她叫屈,認為這是對自媒體的一次無理打壓。
這樣的文章該不該禁,看法兩極。但能確定的是,業者若要前進中國市場,必須注意的「地雷區」只會愈來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