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台大校友雙月刊,刊載台大前校長陳維昭的一篇文章,揭露去年六月六日陳維昭到總統官邸談台大校長案約一小時的具體過程,文中提到,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曾請王金平協助,看是否可以安排陳到與蔡總統見面,且談話過程中,陳維昭拒絕蔡英文「能否重啟遴選」的提問。此外,陳維昭某種程度希望總統以她的高度解決此案,但蔡總統說不介入行政院事務。
陳維昭於文章中表示,去年6月4日,王金平向他表示,陳菊請王協助,是否可以安排陳維昭到總統官邸與蔡總統見面,談談管案的問題,最後決定在6月6日下午在官邸見面。6月6日下午3時50分,王金平座車先到台大醫院大門口接陳維昭,然後一起前往總統官邸。
陳維昭寫到,他抵達總統官邸後,先由陳菊接待,接著蔡總統趕到。小方桌,他和蔡總統面對面,王金平在他左側。陳菊起頭說,因為總統希望了解管案,是否可以請陳維昭表示他的看法。
陳維昭跟蔡總統說,「我認為這完全是一個政治事件,這種事件發生在這個年代很不可思議」,而政府的操作手法又太粗糙,因而普遍引起反感,認為不應為管案讓社會包括台大,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應該想辦法儘快解決。」
陳維昭在文章中提到,他和蔡總統討論的幾個重點包括:蔡總統提到「是否可以再重啓遴選把事情根本解決?」陳維昭當時回,遴委會並無重啓遴選的法源依據。遴委會完全依法行事,卻遭到司法單位的約談,很多人都心存恐懼,更不可能在沒有法律依據下重啓遴選,自陷困境。
陳維昭當時還向蔡總統提到,當年行政院長游錫堃欲收回國立大學校外閒置土地及宿舍,引起不小風波,最後是由陳水扁總統出面協調把事情解決的例子給蔡總統做參考。陳維昭期待蔡總統,不管原來的壓力來自哪裡,蔡總統可以考慮以總統的高度出面協調解決。不過蔡總統當時的說法是她不能介入行政院的事務,而且兩件事的性質也不完全一樣。
圖/台大前校長陳維昭。
陳維昭在文章中表示,蔡總統似乎有點在意他說管案是政治事件,蔡試圖否定政治介入的問題。有關政治介入的問題,蔡總統在談話中表示,這或許不是政治壓力,而是社會觀感所帶來的壓力。不過、王院長和陳維昭本人都無法認同這樣的說法。陳維昭說對拔管引發的侵犯大學自主事件,社會上不認同教育部做法的明顯占大多數。
隨後進入法律問題的論辯,陳維昭說,蔡總統表示她是學法律的,要談談一些法律的相關問題。他們之間的辯論:包括遴委迴避的問題、獨董揭露的問題、遴委會選出後教育部監督審核的適法問題等等。但因牽涉問題太複雜,最後蔡總統要求不要再繼續辯論法律問題,談點別的。
此外,陳維昭在文章中說,蔡總統提出幾個問題包括:台大跟企業關係太密切是個問題,另外,台大遴委會中的企業遴委太多,學生代表一人太少,陳維昭認為這是遴選委員會組織法的問題,有其整體考量,當然、這是可以討論的,如果大家認為太少,可以修法。
另外,關於地檢署約談遴委的問題,蔡總統說她很關心這件事,在她主政之下不容許這種情況發生。不過據她去了解,地檢署只是以「證人」身分幫忙了解案情而已。不管以什麼身分被約談,一般人都會害怕,能免則免。王院長也説確實大部分人都會嚇壞。
陳維昭說,在他和蔡總統的談話中,陳菊在旁簡單記下要點。談了約一個小時,因陳菊預定外出而不得不結束。王院長表示:接下來的事就由陳菊秘書長去處理了。臨去時,蔡總統在門口送客,陳維昭表示他比較關心台大的發展,擔心台大一旦繼續掉下去,將來就很不容易爬上來。總統並沒有對此做回應。
全文如下:
六月六日、總統官邸談管案 陳維昭
2018年6月4日、星期一、下午約二點半左右,我接到生策會吳明發執行長來電,表示王金平院長在詢問我下午四時是否有空,可以到鎮江街立法院研究室討論一些事情。我表示沒有問題,我們就準時在王院長研究室見面。我心想大概是要討論「2018臺灣醫療科技展」的事。因王院長是展會創辦人,我是召集人。
到達時,只有王院長、吳明發和我。王院長表示總統府陳菊秘書長請他協助,看是否可以安排我到總統官邸與蔡英文總統見面,談談有關管案的問題。我表示可以,也很希望能為目前的僵局盡點心力。
其實,總統大選前,在生策會舉辦的論壇和當選後就職前的產業之旅第一站:生技醫藥(當時我是生策會會長),還有一些其他場合,我都接待過蔡英文總統,她還送我「英派」大作,並不陌生。
陳菊秘書長原安排6月6日中午在官邸一邊用餐一邊談,但王院長當天中午自己做主人已安排有餐會,經協調,最後決定在6月6日下午四點在官邸見面。
6月6日下午三時五十分,王院長座車先到台大醫院大門口接我,然後一起前往總統官邸。
抵達總統官邸、先由陳菊秘書長接待,接著蔡英文總統趕到。小方桌,我和蔡總統面對面,王院長在我左側,陳秘書長坐我右側。陳菊秘書長起頭說,王院長可能有大致跟我說明了,因為總統希望了解管案,是否可以請我表示我的看法。
圖/前總統府秘書長陳菊。
我説既然來了,我儘量就我所知表達我的看法:首先,讓我先就個人對這件事的看法簡單說幾句:
「我認為這完全是一個政治事件,這種事件發生在這個年代很不可思議,而政府的操作手法又太粗糙,因而普遍引起反感,我認為不應為管案讓社會包括臺大,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應該想辦法儘快解決。」
然後我把遴選過程從開始到後來的演變就我所知敍述一遍。
接著我們討論的幾個重點如下:
(1)蔡總統提:是否可以再重啓遴選把事情根本解決?(而這正是教育部一再給臺大回文的要旨,可見這是政府要的東西。)
我表示遴委會並無重啓遴選的法源依據。遴選委員會已經依照法律程序完成遴選,選出校長當選人並報部,並無所謂無法選出校長當選人或當選人因故無法上任的情況。
況且臺大校務會議也肯定遴委會的遴選過程及結果並否決重啓遴選,遴委會係受校務會議託付遴選校長,此刻更不可能與校務會議的決議背道而行。
遴選委員完全依法行事,卻遭到司法單位的約談,很多人都心存恐懼,更不可能在沒有法律依據之下去重啓遴選,自陷困境。
(2)總統是否應該介入行政院事務的問題:這是因為我舉當年行政院長游錫堃欲收回國立大學校外閒置土地及宿舍,引起不小的風波,最後是由陳水扁總統出面協調把事情解決的例子給蔡總統做參考。我把我請託陳前總統的過程,以及陳前總統如何把事情圓滿解決的大致情形做了扼要的報告,並把陳水扁總統給我的回函影印本一份交給陳菊秘書長。該回函刊載在《臺大校訊》718期(92年10月1日)。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