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張善政:台灣處處都美,但為何處處都有股怨氣?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8-11-03

瀏覽數 16,350+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今在臉書發文分享自己去新北市坪林品茶的見聞。圖取自張善政臉書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今在臉書發文分享自己去新北市坪林品茶的見聞。圖取自張善政臉書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1日在臉書發文分享去新北市坪林品茶的見聞,說茶農說常因整地等因素被罰款,他們覺得政府好像打算讓他們自生自滅。

張善政說,他應新北議員之邀去坪林品茶,他知道坪林是台灣茶葉的發源地,文山包種茶聞名海外,但現在才知道原來坪林也有紅茶,還有罕見的紫芽茶。紫芽茶是尚未變成深綠色老葉的紫色葉片,或是發酵,或是曬乾磨成茶粉,豐富的花青素對身體有益。幾位有機茶農不使用農藥,產量只有一般茶園的兩三成,但他們甘之如貽,覺得為了顧土地,值得。

張善政說,許多茶園土地早年政府開發翡翠水庫時,以賦稅減免為誘因,鼓勵茶農將土地由農地轉為林地。沒想到改為林地後使用受到許多限制,更常因為整地等因素被罰款。他們想要恢復成農地,卻因為已畫入水源保護區而不可得。

他說,茶農漸漸老去,現場沒看到任何年輕人。茶農說他們不能請外勞,所以茶農少一位,茶園就少一片,他說,難怪看到山坡上一些荒蕪的茶園被蔓草雜樹蓋過。

張善政轉述,茶農說他們被政府遺忘,不管是新北市府、台北市府(水庫管理與自來水事業單位)、林務局或農委會,因為每一個單位都無法完全解決問題。這是跨中央與地方的問題,也是跨機關的問題。所以茶農傷感的說,他們覺得政府好像打算讓他們自生自滅,他們特別強調知道要愛護土地與環境,因為他們有親人在台北就業,不會去汙染水源毒害親人。

張善政說,數月前去阿里山,聽到當地農民對政府也有不滿。當時也寫貼文,林務局也去關心瞭解,但是他說這需要跨部會協調的關鍵一直沒有被重視。在坪林,這樣的問題又重複出現。

他說,看著翠綠的坪林起伏山丘,吸著台北市區沒有的清涼新鮮空氣,覺得台灣處處都很美。可是為什麼處處都感到有股怨氣呢?

張善政表示,現在連老茶農的環保觀念都已經很先進,農業技術也非當年那般落伍,如果我們政府能有不一樣的思維與作為,農業生產與照顧環境一定有辦法雙贏的,不是嗎?

本文轉載自2018.11.1「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