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有時比官方記載的正史更符合史實。因為它深刻體察歷史人物的心路變化,可以用多種觀點重建歷史的現場。雖然,其中難免要摻雜一些荒誕不經的情節,刻意虛構一些人物來滿足作者的假設、推理,但是經過這種人為的加工,反而更能再現歷史的真貌。
二月河的確是位善於布局的高手。他的小說,大概都是先從一些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開始寫起,然後才帶出故事主角。他頗能揣摩深不可測的帝王之術,以及人在權力遊戲中的身不由己。參照正史可以發現,有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他都沒有提,好像是在為這些帝王「隱惡揚善」,替他們申冤。
二月河的小說,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會不斷重複。像[雍正大帝]的前兩冊《九王奪摘》就和[康熙大帝]最後兩本《禍起蕭牆》,不論在情節、文字上,都有極大的重疊。
(台南市.盧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