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橘色旋風,人人幫你即時送貨

Lalamove》共享經濟

吳思旻
user

吳思旻

2016-07-31

瀏覽數 12,050+

橘色旋風,人人幫你即時送貨
 

Lalamove 啦啦快送,像是「快遞版的Uber」,看準台灣的機車密度為世界第一,全台約有1500萬輛機車,但隨著大眾交通的便利性增加,有大量閒置機車與人力時間,因此將多餘承載空間,轉變成司機收入來源。

今年29歲的陳少勤,是Lalamove共同創辦人暨台灣區執行長,像是都市遊俠。他曾擔任餐飲外送平台foodpanda台灣區業務總監,目前帶領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Lalamove物流團隊,在城市掀起橘色旋風。

陳少勤身上橘色LOGO代表的商業4.0關鍵字是—「群眾物流」。

電子商務蓬勃及數位通訊mobile即時商機,具備較高彈性、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創新群眾物流模式,在全球不斷被開展。來自香港的Lalamove,是全亞洲最大的即時快遞平台,2014年進軍台北,強調雙北市區一小時快遞服務。

腦筋靈活的陳少勤創造的物流商業4.0,一輛車+智慧型手機即可加入配送團隊,拜訪客戶還能兼差賺外快,這就是全新的移動物流商機。

你可能完全想不到,原本準備去拜訪客戶,此時手機響起,有一單快遞需求媒合通知,剛好要送到客戶辦公室附近,趕緊搶單。「一指快遞服務」,用戶在手機上快速下單,司機迅速搶單媒合,打著即時、快速招牌,24小時滿足用戶立即性的快遞需求。

陳少勤,大學時在加拿大主修互動藝術科技,說起話來條理分明,很早就有創業夢,一畢業就決定要投入網路相關領域,從開拓商業市場,累積業務經歷做起。

2012年他加入foodpanda後,從基層業務、經理,一路攀升至台灣區業務總監,27歲便帶領30人業務團隊。2014年底,因具備電商、餐飲、物流、業務等豐富經驗,而被Lalamove邀請,開拓台灣市場。為什麼選擇從電子商務平台,轉至提供物流媒合平台?

完全是看準繁忙都市人O2O的新商機。陳少勤擁有市場敏銳嗅覺,獅子座的他,確立目標後,便堅定往前,每一步都走在趨勢的前緣。

在商業4.0時代,顧客做不到、無法被滿足的,就是機會。不論是矽谷的Deliv,徵求大量司機、家庭主婦及學生,為消費者提供網路及實體通路當日送達與服務。另外Instacart,主打1小時將生鮮食品送到家,提供快速代購服務。

以機車為運輸主力,Lalamove概念起於「共享經濟」這個全球最熱的新商業模式。

陳少勤說:「接下來,所有產業都需要快速專件服務,而共享經濟是現階段我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

市場》缺口就是我的機會

走在時代潮流上,陳少勤如何帶領團隊,打造穿梭大街小巷,24小時全年無休的專件快遞服務?

陳少勤在加拿大讀書時,非常喜歡叫外送,後來到foodpanda工作,逐漸累積了電商、物流的相關經驗,這些經歷所孕育的養分,一路支持著陳少勤的Lalamove創業夢。

在foodpanda時,公司有一組物流團隊,然而餐飲的尖峰時段是午、晚餐各兩小時區間,中間大量物流人員的閒置,反而增加foodpanda物流配送的成本。外送成本比收入還高,後期陳少勤花了許多時間和快遞業者談合作,卻屢屢不見成效。

台灣物流發展完善,市場競爭激烈,為了打價格戰必須減少成本,通常必須定點累積一定業務量,再進行配送;沒人願意用高成本做即時市場,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很難提供快速又便宜的客製化專件服務。

「沒人做,那就自己做!」別人看見問題,陳少勤看見機會。

陳少勤說,「接下來,消費者要的是『價值』競爭,關鍵在於需求是否被滿足,」而這也是共享經濟可以盛行的關鍵。

隔天準備出差,晚上11點,你卻突然想到手邊有份重要文件明天要請同事協助處理,怎麼辦?

自己送?太麻煩!黑貓、超商宅急便,這麼晚了也不能送件!Lalamove的出現,就是為了補足這塊「即時性」的市場缺口。

Lalamove每筆訂單媒合完成,1分鐘內司機會主動聯繫用戶,30分鐘內取貨,透過訂單即時配對,每筆快遞都有專屬司機。還能利用GPS定位,何時抵達?還有多遠?消費者隨時掌握進度。

商業4.0的去中心化,可以減少中間集貨流程,價格也較傳統快遞專件配送便宜。市場需求立即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被滿足,也讓有空閒的機車族,接單送貨,擁有更多賺錢機會選擇,更能提高配送流程的彈性。

相信》關關難過,關關過

遇到問題你是咬著牙過,還是轉頭逃避?

陳少勤大學時,因為失戀,頹喪了近乎一年,到了學期末,才發現自己11堂課都被當,幾乎是要被退學的危機,一般人會更唉聲嘆氣,抱怨沒有幸運之神眷顧,甚至就讓自己接受被退學的命運。

但陳少勤低下頭,厚著臉皮,一個個親自去拜訪教授,請老師再給一次機會,用報告、專案、考試等,重新彌補自己缺課,後來順利度過那個學期。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這件事情更讓陳少勤明白,「很多事情都有方法,不到最後一刻我不會放

棄。」他形容,業務學習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要很樂觀,樂觀到像神經病。」

共享經濟在法規、產業面目前都不成熟,但陳少勤習慣沒有標準答案,因為那才是最早的機會點。

共享經濟是讓有時間的人善用自己的時間,自主性接單,但對於Lalamove而言,無法有效掌控人力,是陳少勤認為最困難的地方。

為了衝司機量,前1年Lalamove完全沒抽成,所有收入全都回饋給司機,目的是要在最短時間內吃下市場,達到市占率。

目前Lalamove認證的司機約有5千名,每月活躍司機約700位,快遞媒合仍無法達到100%。關關難過關關過,每天都充滿挑戰,陳少勤和團隊必須反覆構思新的司機獎勵方案,不斷增加司機接案誘因。

機會》共享經濟新機會在哪?

Lalamove自2013年成立,目前在全球服務據點包含香港、新加坡、曼谷、台灣、中國等20個城市中,共擁有超過 5 萬位司機夥伴,總用戶已成長至51 萬 5 千人。

台灣區成立一年半以來,維持每個月15%-30%的訂單成長速度,凸顯出「共享經濟」、新電子商務的商機潛力。

共享經濟不斷增溫,5年前美國《時代週刊》就把「共享經濟」列入「10大將改變世界的主意」

之一。

共享經濟先驅Airbnb,目前預估市值已超過255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旅館集團;提供叫車服務媒合的Uber,市值已高達680億美元。

年輕人投入共享經濟,是好機會?如何選擇?

愈來愈多實體通路業績下滑,市場競爭轉向網路發展,但現行法律或市場制度,仍難以規範共

享經濟中的各個產業。但共享經濟也為全球創業家及中小企業帶來新商機,未來將會有更多新創

的內容承載著這個潮流誕生。

陳少勤當初選擇foodpanda及Lalamove,看起來誤打誤撞,其實他一開始就確立自己職涯目標,選擇讓自己擁有多元訓練、考驗的地方,並且在工作中累積實力,找到價值。

不怕事情太難,陳少勤怕的是事情太簡單、日子過得太安逸,他說:「創新本來就應該是年輕人來做,」即使一路上會伴隨大量挑戰,但面對挑戰,不斷失敗再不斷優化,會更有參與感和成就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