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講到「商業4.0」,就讓我分享一個自己最近正在忙的案例吧:
故事起源於兩年多前。某天老婆在計程車上聽到新聞,說暑假過後許多小孩視力變差;一來是因為大量使用3C,二來是因為戴了劣質墨鏡。報導提出,許多太陽眼鏡雖是深色,但沒有抗UV效果,戴著會讓孩子瞳孔放大,吸收更多有害紫外線。當晚回家,老婆立刻把孩子太陽眼鏡拿出來檢查。我們就發現,在兒童市場中,兼顧造型和功能,讓家長放心給孩子戴的墨鏡不多。現在許多孩子從小與3C為伍,要在室內外都有保護功能的眼鏡,真是少之又少。
我們當時就想:如果能自己設計一副眼鏡,該有多好?
這故事,若再往回推五、六年,大概只能把這顆種子留在心裡。因為按照傳統商業模式,每樣產品都要考慮開發、行銷、通路、庫存等環節。這些門檻對想跨領域、用業餘時間創業的人來說,實在高不可攀。
故事真正展開,在我用臉書聯絡朋友,試探性想問相關資訊時,一位在眼鏡產業許久的朋友Johnny直接介紹我認識一家台灣廠商,他們有超過30年製造經驗,擁有多項專利與成熟技術。巧的是,他們不久前才開發名叫Change的新產品系列,特點是材質安全,適合兒童配戴,還有專利抗UV墨鏡前掛,讓眼鏡兼具室內外機能,完全對應我們的需求。
這個夢想有了一線曙光!但光有人生產還不夠,沒有媒體宣傳、零售通路,產品再好也很難賣得動。除了花錢宣傳,店開張前也得先燒老本,還得面對滯銷風險和庫存壓力。這些問題在傳統商業模式中,又是令人卻步的難關。
小蝦米如何做大鯨魚的夢?
但過去幾年,我們看到另一種商業模式興起。創業家在網路平台公開宣布計畫,由群眾以小額捐款或「預購價」贊助產品。這種「群眾募資」模式除了提供創業者一開始的頭款資金,也能藉網民反應評估產品成功機率。
群眾集資市場近年來飛速成長,像Kickstarter、FlyingV、嘖嘖等平台用戶已經多到具有自媒體效應,明星專案還不時被主流媒體報導。
我之前認識一個專攻群眾集資的團隊,叫「貝殼放大」,看這群年輕人在兩年內,從原本6人公司成長到60人,如今業務量占全年度台灣群眾集資總額比率的60%。他們曾扶持推出的成功案例包括「金萱體」、女性用品「月亮杯」、《灣生回家》紀錄片⋯⋯每個都顛覆傳統市場邏輯,獲得廣大支持。誰能相信一個電腦專用中文字體,竟能獲得2500萬群眾贊助?積小成大,小蝦米也能實現大鯨魚夢想!
於是我們的夢想計畫起步了!我和老婆負責眼鏡樣式和品牌經營,Change Eyewear負責生產和出貨,貝殼放大負責行銷跟金流。三方用各種通訊平台:FB、Dropbox、Paper、Google Docs、LINE等來溝通,分享數據和意見。經過將近一年努力,「XLTt濾藍光時尚機能眼鏡」專案終於在7月公開問世。我們沒店面,只在網路預售,達到最小起訂量才跟工廠下單,解決庫存問題,減少浪費,節省成本,也讓消費者得到最低價格,實在是「多贏」局面!
市場反應如何?我很高興說,XLTt不到一星期內就達標,不僅台灣,星馬、港澳地區網友也相當支持,意外讓XLTt成了國際商品。更令我感動的是,許多家長寫信說自己最近在煩惱藍光問題,看到我們的訊息,也提醒要更注意全家視力。我覺得無論賣多少,能傳遞幫助人的訊息,也算是一點功德!
懂得整合資源,就是未來人才
10幾年前,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公司。當時要拍好一支廣告,預算是百萬起跳;想讓人看見你的廣告,一樣是百萬起跳。但現在拍一支廣告10萬有找,上傳YouTube和FB免費,也可精準對族群投廣告預算。以前開店要找地方付租金,花錢做裝潢。現在連基本電子商城都可免費DIY。你只需要好點子,懂得兜攏資源、善用平台,就能積小成大、以小搏大,用業餘時間,把興趣發展成一番事業。
經過這次業餘創業實驗,我相信在未來商業4.0環境,最需要是能整合、管理、募集資源的人才。而最有發展潛力的,就是能媒合資源及需求兩方的平台,無論資源指的是知識、金錢或人群。我們雖無法預知未來,但可以學著見微知著,至少能肯定的是:未來世界將更瞬息萬變。所以下次當你腦袋亮起電燈泡,別讓它只停留於夢想。最起碼可以做一件事,就是上網搜尋關鍵字,看看外面有什麼。誰知道新世界大門是否就此敞開?也許你就是獨具慧眼,開發下個萬人迷商品的創業家!
PS.歡迎看看我的業餘創業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