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東西職場腦袋大不同

該謙遜還是該表現?》

李抱一
user

李抱一

2016-05-06

瀏覽數 6,800+

東西職場腦袋大不同
 

面試是媒合公司與應徵者的關鍵,在面試時,應徵者透過自我推銷來博得青睞。此外,各類型的面試,包含電話和視訊面試等,主導整個徵才的結果,其影響程度,即便是多采多姿的履歷,或者文情並茂的求職信也相形見絀。再者,一場面試不僅僅是應徵者展現個人特質跟專業的舞台,也同時讓他們得以從中悉知工作場所的氛圍、公司組織運作的方式與職員互動的情形。

許多應徵者多有過在求職時兩輪面試的經驗,為什麼是兩輪呢?第一回合的面試能協助企業主剔除不投緣的應徵者;第二回合則是傾向挖掘人才並讓之適得其所,而非純粹汰其糟粕者。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台上1 分鐘,台下10 年功」,再多的準備都不為過!應徵者最好自身攜帶履歷表跟求職信,趁著面試開始前,多多進行沙盤推演,針對求職內容自問自答。對了,了解該公司的經營理念、核心價值等背景資訊也很重要!

當東方遇上西方

在正式面談中,最忌諱在表達時詞不達意或大放厥詞,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或滔滔不絕的闡述自己的豐功偉業。懂得國際商務面談禮儀,絕對只是進入國際企業的基本入門門檻。台灣人不輸在專業、不輸在技術、不輸在能力,多數人缺少的是與全球人才平等溝通的思維與自信!工業科技的發達,縮短了各國兩地之間的距離;通訊技術的創新,縮短了全球時間的距離;而文化之間的隔閡,則需靠國際觀來拉近不同人種的距離。

東方文化講求的是起、承、轉、合,在文字鋪陳編排上的要求較為精細,並且會花較多時間琢磨。論述從緣起、轉折、到結論,講求鉅細靡遺,整體時間上會較為冗長。意見或論述表達內容樣式多為情感敘事,往往不容易讓人清楚理解所要表達的重點。

西方文化在表達上則會先直接表明目的跟重點訴求。以國外電影的CF 宣傳短片為例,他們通常都把內容重點精華濃縮呈現。先將最精彩的片段剪輯呈現,吸引目光引起觀眾的高度興趣後,誘發觀眾想更進一步了解的動機。所以當東方遇上西方時,切記要先直接說明目的,為什麼要做,然後如何去做,最後才是做了什麼。而不是只說做了什麼,跟如何去做,卻忽略了要讓聽眾明白做這件事情的意義。

如果想站上國際舞台,在跨文化職場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先弄清楚不同文化間的差異,然後再做深入的了解。一般而言,在自己國家的面試時,通常知道該說什麼及該做什麼;但是如果在國外面試時,文化的差異使得人們很難成功,因為通常被問到問題時,會不知道該說什麼跟如何接話。

謙遜等待伯樂,你只會失去機會

東方人從小養成謙遜的美德,也養成多做少說的習慣,但到了歐美的工作環境,卻因此吃了悶虧。西方社會是一個表現的社會,你不舉手發表,沒人知道你懂。或許東方的求職者等待著有位英明的主管,發掘自己這塊璞玉,但卻因為謙遜禮讓,少掉了多少次表現的機會、失去了許多該是屬於你的舞台。或許有一天會碰到提拔你的「伯樂」,但是,當年跟你一同打拼的同儕,卻早已扶搖直上青天了。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因為當東方的你說「這個我好像知道」的時候,老闆卻早已把任務交代給你西方的同事,只因為他說了句「交給我,別擔心」;面試時,就算你有100分,但你卻輸給只有80 分的競爭者,因為面試官只認為你有80 分,而競爭者卻表現出120 分的自信。表達謙遜或表現自信沒有對與錯,只是文化與價值觀的不同,在不同的環境下,產生了不同的結果。

因此,腦袋調整跟適應跨文化的速度,將會決定你在國際上的高度。國際企業面試力不僅止於語言及口條,更重要的是要有國際觀的思維邏輯和態度。若要進入跨國企業一展長才,就需要站在全球視野的高度,精準自信的表達自己的價值跟主張。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