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一葉知樹,山林裡的綠手指

2014全國中等學校農業類科技藝競賽森林職種金手獎劉彥伯》

林玲瑩
user

林玲瑩

2016-03-01

瀏覽數 3,450+

一葉知樹,山林裡的綠手指
 

摘下一片葉子,在手心揉捻,聞聞香味、感受葉片觸感,古人一葉知秋,森林科系學生則要能夠「一葉知樹」。

從樹型、葉片生長方式、葉形、葉脈紋路等開始觀察,利用所得資訊判斷,這是認樹的基本步驟。一般人欣賞植物四時之美,但森林科系的學生可不止這麼浪漫,他們得忙著和植物打交道。

樹木識別不是一門簡單功夫,考驗細心、耐心、觀察力和記憶力。如果問10 個森林科學生,9 個會說:「認樹是一場噩夢!」但剛從興大附農森林科畢業的劉彥伯,就是那個例外。「樹木就像我的朋友,認識愈多種植物,就像交到愈多新朋友一樣。」平時說話溫和沉穩,一談起樹木,劉彥伯語調飛揚、眼神散發熱情。

愛樹成癡,源自於劉彥伯小時候和森林的親密接觸。他來自南投鹿谷鄉,從小在山林長大,當都市小孩抱著3C 產品流連網上,劉彥伯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跟著家人上山挖竹筍,在森林間奔跑、嬉戲,養成他對大自然的憧憬,並選擇就讀興大附農。

台灣野生動物專家林青峰是他的啟蒙導師;劉彥伯回憶,小時候看到電視節目《台灣生態筆記》,主持人正是林青峰老師。節目中他以自己對野生動物豐富的知識與熱忱,解說深入淺出,讓當時年紀尚小的劉彥伯心生嚮往,他在心裡立定志向,要努力學習植物生態學知識,學有所長,未來成為苗木繁殖農場的主人。

森林科的訓練,不止認樹木「拈花惹草」,從學術到應用,還要學習「木材加工」、「植物染」等實用又有趣的課程。劉彥伯也學得津津有味,不同植物可以做成怎麼樣的染劑,調配好染劑就要學染布,也要會做木工。他舉例,興大附農有個不成文規定,每人必須自己做一把木頭「狀元椅」,考完統測、成功上榜後才可以領回家。

而森林科最繁重的「育林實習」就是要學種樹,學生從做畦、種植苗木、修枝做起。劉彥伯也提醒想念森林或農業科系的人,首先要有一顆熱愛自然的心,自動自發動手做,不怕手腳沾滿泥土才適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