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愈救助愈悲苦

夏傳位
user

夏傳位

1998-09-05

瀏覽數 15,000+

愈救助愈悲苦
 

本文出自 1998 / 9月號雜誌 第147期遠見雜誌

慈善,慈善,多少窮人因汝之名更加不幸。近幾個月來,中視的綜藝節目「紅白勝利」因被指責利用民眾對窮苦家庭的同情心,以行善之名刺激收視率,引來爭議。這不是單一的例子,許多因高尚動機驅使的慈善行為造成同樣的負面效果,以下便是一例。

西爾法是巴西貧民窟的十二歲幼童,營養不良加上嚴重哮喘,本應在這個上帝都遺棄的地方逐漸腐爛,沒想到偶然的機遇卻使他聲聞國際。

高登帕克,美國六0年代最重要的報導攝影家,改變了西爾法的一生。他第一眼看見西爾法時,小男孩正在喝水。高登帕克描述:「水汩汩地流過嶙峋的肩膀,死亡籠罩著他,在他的胸腔中咻咻作響。然後他在路旁痙攣得像一具機械玩具兵,朝我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令我永生難忘。」

西爾法的故事在美國戰後最權威的雜誌《生活》(Life)中披露,透過高登帕克的鏡頭,這幅笑容擄獲大部分美國人的心。《生活》雜誌很快便募集三萬美元,決定將西爾法接到美國做最好的治療,同時在巴西里約的工人區購置一幢住宅,讓他的家庭永遠脫離貧民窟。

一個月後,西爾法再度上了《生活》雜誌封面,這次他躺在舒適潔白的醫院病床上,手中抱著狗布偶。這是戰後美國雜誌史上最有名的封面,也是《生活》雜誌最值得紀念的封面;西爾法得救了,《生活》雜誌是英雄。如果時間能凝止在這一刻上,一切將十分美好,可惜不論命運多幽暗崎嶇,任何人都無法拒絕走下去。

在美國的兩年康復期間,西爾法變成道地的美國小孩。他學會英語、打棒球(在足球瘋狂的巴西,他從未聽過這種運動),在寄養家庭歡度週末?然後,他被送回巴西的里約。

美國人以為他是巴西最幸運的男孩,他卻自覺被剝奪了生命中最珍貴的一切。「我無法與過去的朋友交談.在那個年紀,你必定十分混淆,幾乎是一無所有。」因為他生硬的葡萄牙語,所有里約的學校都不接受他,迫使他住在離家三百哩的聖保羅,最後在十五歲時輟學工作。

之後西爾法的命運一路向下。美國是回不去的了,巴西卻因為他的「品種不純」而排斥他;西爾法成了飄盪在兩個世界之間的孤魂野鬼。三十五年後,他貧病交加,在饋贈的房屋後方搭個簡陋小棚苟活。至此,命運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西爾法事件具體說明了,為德不卒是多麼容易,一時的善念要能功德圓滿又是多麼困難。除非能周延設想被援助人的處境及感受,並且負起責任,否則還是別濫施愛心較好。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